蔣玥
【關鍵詞】核酸檢測;血液安全;質量管理;獻血者
對核酸擴增檢測技術進行分析,此技術還可以將其稱為NAT,此措施的敏感性較高,對實驗室的環境以及檢測操作中的每個環節都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此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和應用價值會受到NAT質量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為在我國血站中此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對NAT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建立并不斷完善,可以讓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得以有效保證,而且還可以讓臨床中的用血安全得以保證。
一檢測系統和檢測模式的合理選擇
應用新的檢測策略實際上就是將NAT檢測展開,對于實驗室來說,首先,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檢測模式和檢測系統的選擇。現階段,對獻血者的血液進行檢測時,我國可用的NAT主要包含TMA和PCR兩種,原理的檢測技術。這兩種技術都可以同時檢測HBV、HIV以及HCV病毒。
對于PCR原理的系統進行分析,屬于一種混合樣本的檢測模式,而TMA檢測系統,一般為單份樣本的檢測模式。前者一般對經ELISA檢測結果陰性樣本實施多份的混合檢測,通過這種措施讓拆分檢測數量得以減少,通過這種模式,可以讓檢測系統的效率以及通量顯著提高,而且還可以使檢測的成本降低。而后者,一般把樣本進行逐一檢測,此措施與ELISA檢測可以同時展開,而且檢測的周期一般較短,供血緊張等情況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因為血液檢測的目的主要將陽性血液排除,所以在性能方面一般比較重視HBV、HIV以及HCV病毒核酸的檢出能力。在實驗室中,不管選擇哪種檢測模式和檢測系統,都需對陽性樣本的檢出進行保證,并從獻血人群流行情況和檢測成本以及檢測通量等方面實施綜合分析。
二保證標本質量可以滿足核酸檢測的相關要求
為了得到正確的結果,并對血液安全進行保證,首先需保證標本符合質量要求。如果標本沒有達到質量要求,此時對其進行檢測,會導致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的結果。對標本質量進行保證時,一般需對以下幾點加大關注:①采集標本時,需利用無菌操作技術展開靜脈穿刺,真空采血管的衛生和清潔需進行保證,避免進針處使用手觸碰,防止出現交叉污染等情況。②進行標識時,每次只能對同一獻血者的標本管和血袋以及獻血記錄標識,讓血液和標本的同源性得以保證。③標本采集后,需保證無嚴重脂血、溶血、凝血和黃疸以及稀釋等情況,避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受到影響。④采集完標本后,需在4小時內根據說明書上的相關操作做好離心操作,并將血細胞和血漿分開,避免因為某些物質從血細胞中釋放后對核酸的降解以及試驗產生干擾。⑤從采集開始,到72小時完成檢測,整個過程中標本需保持在2~8℃的范圍中,避免因為溫度的上升而使病毒核酸的降解加快。
三污染科學有效地進行控制
①交叉污染的防止。評估檢測系統時,此過程中需對核酸純化、加樣和樣本匯集以及開蓋等環節進行風險評估。進行實驗時,避免手套觸及耗材開口部位和標本管口,同時避免手在耗材和已經開蓋的標本上空移動,當手套被污染或陽性樣本被接觸后,需將手套及時更換,甚至在必要時還需應用和儀器相配套的帶濾芯吸頭。②單向工作流制度。實驗室相關物品和人員的工作流向,需從清潔區逐漸到污染區,按照此方向進行流動,此過程中需注意不能出現逆向流動。③分區制度嚴格執行[1]。
相關區域通過特定的操作展開,此過程中不能進行其他的工作。④物品采用專區專用的制度。在各個區域中的儀器、試劑、設備和相關物品,包含標記筆和實驗記錄等,都只能在此區域使用,不能出現交叉使用的情況。⑤實驗室的清潔。在污染控制中,實驗后清潔在其中也屬于十分重要的環節。完成實驗后,需及時清潔其中應用的設備和儀器,尤其一些應用過的消耗品和廢液需及時根據相應的規定在實驗室清離,避免擴增后實驗室受到各種產物的污染。展開去污染措施時,需和各種不同的方式相互結合,以此讓最佳的效果得以實現。通過無紡布和一次性紙巾對設備進行清潔,其中的清潔也可以使用75%乙醇和含氯的消毒液。完成試驗后,實驗室以及相關物品使用紫外進行照射,實驗室空間使用酒精噴霧,并保證好通風條件。另外,此基礎上還需將室內質量控制工作做好,讓整個監測檢測過程更加穩定,同時使檢測結果更加科學可靠。
四結語
上述內容都同為獻血者血液進行HBV、HIV以及HCV病毒核酸檢測質量管理方面的初探,希望可以為我國此檢測措施的落實進行促進,將其自身價值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