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環環
【關鍵詞】舒芬太尼;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術
剖宮產手術麻醉屬于麻醉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于接受手術的產婦的身份較為特殊,必須同時供給胎兒充足的氧氣和血液等,如果采取過量的麻醉藥物或者不適當的麻醉方式,均有可能不利于剖宮產手術的順利進行,甚至會危及母嬰的生命,因而對剖宮產麻醉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舒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在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中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行剖宮產術的102例產婦,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1例,年齡19歲~40歲,平均年齡(27.45±1.36)歲,體重55kg~109kg,平均體重(69.34±4.75)kg。對照組51例,年齡19歲~40歲,平均年齡(27.36±1.52)歲,體重55kg~109kg,平均體重(68.72±5.13)kg。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產婦在剖宮產術前均不給藥,入手術室后常規每分鐘吸氧2升~3升,監測無創血壓、心率、心電圖和血氧的變化。產婦采取左側臥位,在產婦的L3~L4間隙采取腰硬聯合包給予穿刺,再經產婦的硬膜外針置入腰穿針,進入到機體的蛛網膜下腔,當回抽出現腦脊液后,對照組產婦使用腦脊液將1.1毫升的1%羅哌卡因稀釋為2.2毫升的等比重液,在15秒鐘內注入。觀察組產婦使用腦脊液將5微克的舒芬太尼+1.0毫升的1%羅哌卡因稀釋為2毫升的等比重液,在15秒鐘內注入。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的麻醉起效時間、新生兒Apgar評分、手術時間、術后疼痛評分和鎮痛維持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和手術時間經比較,數據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以對照組為參照,觀察組產婦的麻醉起效時間明顯更短(P<0.05),術后疼痛評分明顯更低(P<0.05),鎮痛維持時間明顯更長(P<0.05),見表1。
3討論
剖宮產手術麻醉的要求是肌肉松弛效果滿意,手術中鎮痛完善;對胎兒的抑制最小;確保產婦的安全;臨床上謹慎采用能有對子宮收縮產生影響的藥物[2]。腰硬聯合麻醉的肌松效果好,鎮痛較為完善,這種麻醉不收時間的影響,使用較少是局麻藥物,操作較為方便,將麻醉藥物對患者造成的影響明顯減輕[3]。羅哌卡因屬于一種長效的酰胺類局麻藥物,其可以對集體神經細胞內部的鈉離子通道產生比較強的抑制效果,從而可以有效實現對神經傳導功能和興奮功能的阻斷[4]。當羅哌卡因的濃度僅為0.2%時,就可以產生比較好的感覺神經阻滯作用,但是幾乎不會對機體的運動神經產生阻滯作用;當羅哌卡因的濃度為0.5%時,就可以對集體的運動神經產生有效的阻滯作用[5]。從安全角度而言,羅哌卡因對心血管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比較低,在剖宮產術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本研究結果發現,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和手術時間經比較,數據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以對照組為參照,觀察組產婦的麻醉起效時間明顯更短(P<0.05),術后疼痛評分明顯更低(P<0.05),鎮痛維持時間明顯更長(P<0.05)。表明舒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能明顯將麻醉起效時間縮短,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延長鎮痛維持時間。
綜上所述,舒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在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中有顯著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