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華 劉冬
【摘? ? 要】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與繼承者。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重視未成年人的教育與培養,努力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與品質培養,是關乎大多數家庭幸福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建設內容。因此,增加學校與家庭之間溝通,加強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培養教育,是保障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的重要渠道。本文從當下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現狀入手,解析對未成年人加強愛國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家校共育、共同培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策略方法,供各位教師參考。
【關鍵詞】家校攜手?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35
未成年學生世界觀大多處于身體、心理加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學生會逐漸養成自己的性格、品德,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教育溝通,增加家校共育的合作機會,是實現青少年學生培養、提高其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形式。現階段的未成年學生大多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家庭的重要支撐,因此,家長要緊跟時代進步,將智力教育的精力從重視成績進步的角度改變成為關注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建設。將思想道德品質培養作為學生教育重點,促進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教育溝通,提高教育共識,把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和怎樣做事當作根本教育內容,家校共育,實現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良好建設。
一、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現狀
加強未成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要且十分緊迫的教育任務,未成年人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培養建設直接影響到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品德素質建設。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進一步實施,未成年人對世界的了解進一步擴大,未成年人可以通過網絡增加知識、開闊視野,但在信息獲取更加便捷的同時,網絡上一些道德低下、暴力、誠信缺失、假冒偽劣的信息蜂擁而至,對未成年人產生了十分惡劣的影響,一些青少年發生了價值扭曲、享樂主義、暴力行為等現象,導致當前未成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
(一)學校教育:重教書、輕育人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各學校在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更加看重學生的成績和分數,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建設,大多數學校教育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在現階段的青少年品德教學中,大部分對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是流于表面,停在理論學習中,只要成績好,其他都可以,只要掌握了學科知識,不用學習做人,這樣片面的教學觀念,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生的核心素養難以提升,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更加難以立足社會。
(二)家庭教育:重言教,輕身教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孩家庭,孩子都為獨生子女,家中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只要孩子提出來的就沒有滿足不了的。家庭中所有的重擔都是由家長背負,總害怕孩子吃苦,養成了很多獨生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日常教育中經常包庇孩子,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缺點,放縱孩子的不良習慣,讓孩子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貪圖享樂。對于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也只是口頭教育,其實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大部分家長遇到事情都是只會講大道理,教育孩子要講文明、懂禮貌、遵守社會秩序、學會與鄰里和睦相處,要重視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成為有素質的文明人。可實際情況是家長卻沒有以更加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公共場合亂扔垃圾,不孝順自己的父母,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這樣的實際行為對孩子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不利于家長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培養。
(三)教育途徑單一,且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乏溝通
對于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與培養,教育途徑太過單一,談到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很多家長都說,我們家長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學生根本不聽,還是要交到學校讓老師進行管教。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學校教師一方面做出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家庭與學校教育一旦發生脫節,造成教育不同步,很容易影響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當前對于未成年學生的教育,很多家長會和教師溝通學生在文化知識方面的學習情況與進步,很少有談到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只有學生在學校出現情況,教師找到家長,才有機會進行這方面的溝通,并且一旦學生出現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很多家長會不管實際情況,運用粗暴簡單的方式對學生大聲斥責甚至打罵,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久而久之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
二、家校共育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未成年學生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離不開學校教師的培養,但是家長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提高自我認知、提升道德素養的重要渠道。重視學校與家庭對學生的共同培養,增加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共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升、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觀念的關鍵。
(一)有利于明確教育的一致性
對于未成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念,什么是正確的處事方法,對待他人要保持怎樣的原則,在社會中應肩負怎樣的責任等。家庭與學校在未成年學生的思想成長過程中是影響學生思想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因此,只有真正實現家校共育,家長和教師有渠道進行及時溝通,才可以保持教育觀念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培養,保證學生充實的精神文明建設,將良好的教育觀念落實到日常的學生教育中,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家長和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
家校共育的教育培養形式可以為家長和教師增加溝通渠道,在定期組織的溝通中,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思想情感變化,教師可以更多地了解學生在家庭環境中的道德品質成長,增加對學生的全面了解。家長與教師有效的高頻率溝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情況,對于學生在學校出現的問題,家長可以在家針對學生遇到的情況進行疏導;當學生跟家長發生一些沖突,教師可以在其中扮演開導的角色,幫助學生和家長建立良好溝通。
(三)有利于學生養成正確價值觀
未成年時期是學生養成良好性格、樹立正確人生觀念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思想道德培養建設是學生一生的性格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家校共育對學生來講不光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學習,更是進行道德品質培養的方式。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加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但是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質水平明顯落后。現階段網絡科技飛速發展,未成年人作為網絡時代的引領者,在對網絡的運用中不免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導致學生打架斗毆、辱罵師長、頂撞父母的現象屢見不鮮,很多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脾氣性格執拗,思想道德建設培養的教育任務并不容易完成。因此,加強學校與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共同培育責任,讓學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都可以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此加強思想道德培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念。
三、家校共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教育途徑
(一)重視思想教育,發揮學校教育主導作用
未成年人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接受教育,對于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的階段,教師對學生是非觀念的教育培養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最重要形式。未成年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處在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導時,穿插思想道德培養是最高效的道德品質提升形式。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指導地位,有計劃地將思想道德培養與知識教學相結合,系統地開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校“道德與法制”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培養,根據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延伸出各種社會現象,讓學生進行判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成長。教師充分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情境的教學設計,以更加生動趣味的形式提高學生對課本的認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認識,改變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枯燥認識,讓學生更愿意加入到思想道德品質的學習實踐中,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目標。
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不斷優化教育形式,根據未成年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性格特征,進行教學形式的創新,以更加豐富的形式、更加趣味的載體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熱情,還可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建設,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為學生搭建多種教學展示,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關于思想道德建設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更直觀、更透徹地理解思想道德的相關知識點。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難以理解的思想道德建設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的方法,將抽象復雜的知識轉化成直觀的畫面和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二)重視言傳身教,發揮家庭教育基礎作用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啟蒙是學生未來學習生活的基礎,是學生智力開發、品德成長的重要基礎。孩子從出生就受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很多看待事物的眼光、處理問題的思路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當學生邁進學校的大門,并不意味著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已經結束,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家庭是學校教育的延伸與補充,尤其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培養,家庭更是有著重要的責任。因此,家長應該與教師攜起手來,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共同承擔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成長的重要任務。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更多是一種無意識的教育,是自己的言傳身教,這樣的形式往往對學生更有影響。因此,家長要重視自身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只有家長自身的素質提高,才可以為學生做出良好的行為榜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家校攜手,構建溝通橋梁
1.建立便捷的網絡交流平臺。家校共育的教學基礎是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機會,學校可以利用方便的網絡渠道建立QQ群、微信群、校訊通等,方便家長與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溝通。教師可以定期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通過網絡平臺發給各位家長,不僅可以將成績發給家長,還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情況傳達給家長,多與家長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溝通交流。還可以讓家長與家長之間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溝通交流,提高對自己孩子思想道德水平的認知,學習優秀家長的教育培養經驗。家長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教師提出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以幫助教師教育培養工作順利開展。
通過便捷的網絡平臺,家長可以及時向教師傳達學生在家的一些表現,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成長,家長的教育疑惑也可以隨時對教師進行咨詢。未成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并不是家長或教師一方面的責任,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才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思想道德品質建設,良好的家校溝通渠道是共同培養的基礎。
2.開展親子活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與成年人道德素質培養方式并不相同,未成年人年齡較小,社會生活經驗不足,一味進行理論道德教育并不利于未成年人認可與接受。游玩是青少年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思想品德,在玩耍中提高道德建設才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更高效的方式。
學校可以組織家長參加學校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學生進行情境扮演,學習思想道德知識,提高思想道德認知。例如,讓家長扮演老太太,在路上走著走著摔倒了,學生扮演路過的行人,在看到這一情形時,應該怎么辦。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充分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講講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之后讓學生自己做出判斷,在路上遇到有人摔倒管不管,怎么管。在學生做出反應之后,教師或家長可以給學生講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可能遇到類似情況,同學們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怎樣才是具有道德品質的行為。在路上遇到有人摔倒,我們肯定是應該管的,因為這是道德的要求,這么做是善良、樂于助人的品德體現,一定是正確的。但是由于社會復雜,有一些碰瓷的現象發生,導致在路上碰到有人摔倒,管不管成為爭議話題,所以,我們青少年在道德要求下應該去管,但是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可以在路邊尋求大人的幫助,也可以進行錄像或者找路人一起互相作證幫助老人。這樣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學生不僅有更多交流機會,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建設。
四、結束語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關系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學校教育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做一個擁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社會發展進步、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互聯網背景下鄉村小學家校共育的研究》(課題編號:202124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郭德禧.抓住六個方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8):61-62.
[2]鄧曉東.固本強基創新創優推進新時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J].寧波通訊,2021(03):69-70.
[3]閻蘊英.論和諧校園構建中的中職學生道德品質培養[J].職業,2015(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