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霞
【摘? ? 要】幼兒園的角色扮演是基于幼兒自主探索與高效模仿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在角色游戲中有效開展STEM活動,以項目架構工程支持幼兒深入探索與學習,既體現了游戲的自主探究特點,又能追隨幼兒的探究興趣,提升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項目架構工程? 深度學習? 角色游戲? 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21
幼兒多元的興趣可以通過自主性游戲來滿足,使幼兒獲得全方位綜合的體驗。但目前幼兒園角色游戲還存在指導缺乏啟發性、材料缺乏探究性、游戲缺乏目的性等問題,使角色游戲無法拓展更高的教育價值。筆者致力于STEM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借助有效的STEM情境,以項目架構工程促進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開展STEM活動,讓幼兒類似科學家那樣思考與創造,培養其創新意識。
一、開放的空間布置與材料支持
(一)開放與整合游戲場地、材料和時間
第一,游戲場地整合。將角色游戲場地拓寬到戶外(操場、滑梯、小山坡、沙水池等),幼兒可以根據不同的游戲主題自由規劃場地,相互商議、協調,也可以根據需要整合室內外場地,教師深入觀察與協助。第二,游戲材料整合。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戶外各種運動器械(如滑梯、平衡木、各種長木板、各種塑料棍、木棍,各種木梯子、鉆圈、泡沫墊、交通錐、輪胎等),自然物(如大樹、樹枝、樹葉、花瓣、山坡、水池、磚頭、小石頭等),也可以選擇構建、表演游戲、室內區域、自選區材料以及幼兒收集來的各種開放性、低結構材料。第三,游戲時間靈活。幼兒游戲時間靈活機動,依據幼兒的需要延長或縮短游戲時間,充分滿足幼兒真正的游戲需求。當一個游戲主題吸引幼兒的高度興趣需要延續開展時,幼兒可以將角色游戲時間與區域活動或其他自主游戲時間整合,延長單次游戲時間長度,或增加游戲次數,如果一個游戲主題需要短時間內延續,那么就可以在一周內開展多次游戲探究。
(二)營造開放STEM情境,鷹架游戲項目工程
1.角色游戲主題的生成。在游戲前期,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同時預期游戲可持續探究的生長點以及幼兒探究的興趣點,引發幼兒強烈探究動機的線索,從而支持幼兒深度探究與學習。如游戲前,通過前期調查了解與誘發幼兒自主生成多個游戲主題,接著通過投票、篩選,梳理最終選擇多數幼兒感興趣且具有教育價值和探究性較強的主題。
2.共同創設STEM情境的游戲場景。參與游戲主題小組人員由幼兒自由組合選定,討論產生游戲小組長,負責人員分工以及分配工作,共同布置引發探究的游戲STEM情境。如展板展示親子收集的相關游戲主題圖片,有關主題游戲建筑設計圖,幼兒提出的主題游戲問題與解決途徑、措施圖片,宣傳海報等。教師協助創設幼兒設計所需的游戲建筑材料角以及工程建筑的各種工具、使用注意事項的游戲工具角,呈現引發探索的情境,挑起幼兒游戲與探究興趣。如“海洋酒店”游戲中,幼兒向爸爸媽媽發出材料收集邀請函,邀請家長們共同參與收集有關幼兒住酒店的信息資料、圖片、宣傳海報等,共同繪制海洋酒店設計圖,討論、投票、甄選合適的酒店設計圖。
3.啟發性問題鷹架游戲“工程”。在“海洋酒店”游戲中,幼兒搬來許多彩色塑料樁和長棍子,準備在酒店里建一個游泳池,教師鷹架問題思考:“操場上哪個位置適合建游泳池,用什么材料?”“操場上有個魚池,能否利用起來?”“如何將魚池里的水自動引流到酒店的游泳池里?”接著思考,“游泳池里的水臟了怎么更換?”“游泳池里的臟水可以再利用嗎?如何再利用?”用啟發性問題引發幼兒游戲后續探索“工程”:渠道引水,連接魚池搭蓋游泳池,探索利用水管、水泵、抽水機等方法更換池水,同時感受南水北調、虹吸現象的神奇,誘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游戲項目工程改造與探索,提升幼兒游戲及探索興趣。
二、問題解決驅動和行動導向支撐的游戲項目支持
(一)問題的碰撞與解決驅動游戲項目深入開展
在開展“影樓”游戲中,幼兒小組討論并分工、合作。有的繪制建筑設計圖,有的自主尋找建筑材料如:平衡木、鉆圈、泡沫墊、交通錐、長棍、桌椅等,有的開始空間布置,如搭建“攝影棚”“工作室”“衣帽間”“辦公室”等。經過幾次游戲后,幼兒產生了搭建沖洗照片的“暗房”工程。第一次使用鉆圈和平衡木搭建的“暗房”太亮了,幼兒提出質疑。第二次幼兒選擇了泡沫墊(不透光)搭建圍墻,通過觀察、比較,幼兒發現厚的比薄的泡沫墊站立得更穩,于是都選擇厚泡沫墊搭建圍墻,圍墻搭好了,可是由于沒有屋頂屋內還是太亮了,于是幼兒又將薄的泡沫墊加蓋在圍墻上,暗房真的變暗了。當幼兒再次游戲時,當天刮風了,風一吹泡沫墊就四散倒下,“如何讓泡沫墊不會倒”成為幼兒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三次游戲前,幼兒圍繞問題“如何讓圍墻不會倒”展開激烈討論并繪制出解決方法:有的設計用椅子、輪胎、長平衡木擋,有的用長棍子頂,還有的用大沙袋、裝水的大油桶擋。幼兒根據討論結果修改設計圖,最后將輪胎疊放,把泡沫墊(墻)夾中間,穩住“圍墻”。后來幼兒又用長棍頂住“圍墻”,另一邊頂在大花盆邊解決了問題??墒俏蓓斢帽〉呐菽瓑|容易彎下來怎么辦?幼兒討論后,決定用多根長的棍子架住薄的泡沫墊,同時用大膠布固定。第四次游戲,幼兒將暗房分割成3小間,一間洗照片,一間曬照片,一間小廚房,同時還設計了一條長通道,暗房越來越大,如迷宮一般,吸引了更多顧客前來照相、洗照片,幼兒在暗房門口設置參觀門卡,進入者需要加收門票。
在“影樓”的游戲情境中,幼兒在開放的場景和創造性的游戲過程中產生多種問題,教師協助幼兒將有價值問題進行“立項”,以類似工程師那樣確立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開展層層深入研究、討論與實踐,最終解決了各個問題。幼兒始終積極參與,主動解決游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同時又不斷拓展游戲情節,激發探究興趣,發展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
(二)行動導向支持的游戲項目“工程”
角色游戲源于幼兒生活,精彩于幼兒實踐,開放的角色游戲能夠激發幼兒高度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借助幼兒對角色游戲的高興趣度,以行動導向法支持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深入開展游戲項目“工程”。
行動導向法,即在行動之前要把計劃做好,按照計劃進行即可。在角色游戲中,幼兒是游戲的“總導演”,導演游戲全過程。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讓幼兒親歷游戲全過程,游戲前小組完成游戲計劃。1.繪制游戲建構圖。2.自主、自發產生游戲的主題內容。3.規劃主題場地、環境布置、收集游戲材料等。4.分配小組成員任務。5.游戲開展過程,需要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協助完成游戲主題建構。同時游戲各主題可以通過一個個綜合性的STEM活動圍繞著科學探究展開:引發幼兒發現并提出問題——進行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科學家一樣的方式進行推論,以工程設計為目的,驅動幼兒萌發強烈的創新意識。
開展“快樂超市”游戲時,超市里常常需要拉貨,有的貨物很重,如一箱箱的礦泉水、飲料等,有的幼兒用泡沫墊同時拉多個輪胎,都因為太重而放棄,這些重物需要運輸工具,什么樣的運輸工具適合呢?幼兒迫切需要解決如何制作拉重物的運輸工具。他們通過多次觀察、思考、收集信息,一名幼兒到在工地工作的爸爸那里玩,發現施工叔叔用拉板車拉磚頭、石頭,有的幼兒和家長在超市購物時發現超市里有手推車、拉板車,一次可以拉好多貨物,于是他們決定一起制作拉板車。對此,幼兒開展小組討論,繪制拉板車的設計圖,收集有關材料:木板、長木塊、釘子、繩子、輪子、滾軸等,第一次制作,幼兒用牙膏盒當軸承,一箱礦泉水一放上去,牙膏盒承受不了重物被壓扁,沒有成功。第二次幼兒使用PVC管當軸承,沒有被壓扁,但軸承太長頂住輪子,拉板車拉不動。第三次幼兒改變軸承長度,與穿輪子的滾軸比較長度后,以適宜的長度將軸承、滾軸、輪子連接并加固,輪子滾動起來,最終小小拉板車制作成功,幼兒在游戲時,用小組制作的小小拉板車拉貨物,特別開心。
以行動導向支持的項目活動吸引幼兒發現問題,并嘗試收集多種有利信息,以各種有效的手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幼兒始終樂意融合科學、數學、技術、工程主動解決問題,不妥協于一次次的失敗,反而以更積極的態度去嘗試解決問題,發展持之以恒的探究品質。
三、以融合的探究性角色游戲STEM項目課程支持
(一)捕捉與生成具有STEM元素的探究性角色游戲課程
在探究性角色游戲中,幼兒游戲積極性特別高,產生的游戲設想特別多,常常不經意間就會迸發一些探究性的游戲火花。教師需深入幼兒的游戲,準確觀察,及時發掘和捕捉幼兒有趣、有價值的游戲主題生長點,生成可持續探究、具有教育價值、科學融合的角色游戲課程。那么教師如何順應幼兒游戲的興趣,生成可持續探究的角色游戲主題呢?
1.在“沖突”中生成游戲課程。在探究性角色游戲中,幼兒始終是游戲的主人,開放的游戲場驅使他們無限發展,促動擴散思維與有效行動力,讓他們常常沉浸于游戲情節中。介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以及年齡特點,幼兒沉浸式的游戲常發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產生游戲“沖突”。借此幼兒通過以“工程”為核心的設計、制作活動,自然融合科學、數學、技術、工程,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如幼兒角色游戲中產生的“沖突”:如何讓圍墻不會倒?由《夢幻影樓》衍生出施工中的“杜拉攝影棚”“小黑暗房”“泡泡櫥窗藝術”“不倒的墻”“光影俱樂部”等系列項目“工程”,生成探究性角色游戲課程。
2.在“話題”中生成游戲課程。游戲中,幼兒之間經?;?,教師需要敏銳地洞察幼兒時常樂此不疲談論的話題,從而生成游戲項目課程。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談論的電視節目、旅行途中的見聞等,都可以成為角色游戲主題課程。如“廈門地鐵站”衍生:“人字梁”站臺、自動售票臺、旋轉安檢門、多功能暖心房等。
3.在“偶發事件”中生成游戲課程。在幼兒持續的角色游戲中常常會有偶發性的事件吸引他們圍繞這個探究點進行持續游戲,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探究熱度及游戲的核心探究價值對“事件”進行判斷、審視、取舍,從而生成角色游戲項目課程。如“海洋酒店”衍生出“米奇游泳池”“觀影廣場”“歡樂超市”“海洋景觀”“貝殼海底世界”等,成為幼兒持續探究的角色游戲課程。
4.適宜的家園互動,有利的社會資源(本地資源、社會時事、事件等)都可以生成探究性角色游戲項目課程。只要幼兒高度興趣,樂于沉浸其中,獲得有益體驗的游戲探究活動,都可能生成為有趣的探究性角色游戲STEM項目工程。
(二)開發與生成融合性的探究性角色游戲課程
融合的角色游戲課程不是游戲與課程的簡單融合,而是將幼兒游戲的“無意性”與教師教學課程的“有意性”有機融合一體。教師要保證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以開放性的游戲材料為中介,創設探究性的游戲環境,嘗試將教育目標、內容融入游戲過程中,以實現游戲與STEM教育課程整合。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游戲課程設計模式強調在各個領域的基礎上既突出游戲主題中的核心概念,也強調主概念下跨領域技能的應用,如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的整合。為此,教師應當具有問題意識,及時發現幼兒在現實生活中的興趣點,通過具有STEM特征的問題引發幼兒深入探究,生成具有STEM特征的融合性的角色游戲主題課程,發展幼兒的相關素養。
我們在基于幼兒生活、興趣點及周圍事物生發游戲大主題,在幼兒游戲中通過解決問題生成游戲次主題,并在各主題中預設或生成富有探究性的STEM特征的次主題游戲活動。如游戲主題“寵物醫院”,次主題游戲可能包括:寵物醫院、會移動的寵物籠,寵物洗澡堂,醫生與病患、醫護行為(寵物醫治),病因與防治(寵物保?。⒓膊≌兆o與關懷,人與動物關系,流浪動物收容所等。游戲主題“夢幻影樓”,次主題游戲可能包括:影棚間、暗房、影樓裝修、婚紗禮服展、櫥窗藝術、燈光與色彩等。游戲主題“廈門地鐵站”,次主題游戲可能包括:地鐵規劃、設計圖、人字梁出入口、自動安檢門、衛生消毒區、地鐵小姐與安保員、暖心房(緊急疾病處理、行李寄放處)等。游戲主題“廈門郵輪”,次主題游戲可能包括:郵輪設計圖與規劃(內艙房——無窗、外艙房——有窗和陽臺房)、餐廳(自助餐廳和點餐餐廳)、旋轉酒吧、光影劇場、自動循環泳池(解決水流如何注入池里的問題)、游戲廳、升降健身房、籃球場、圖書館、Spa等等。游戲主題“廈門橋梁博物館”,次主題游戲可能包括:海滄大橋展示館(海報展示大橋設計、施工、科研、景觀等)、橋梁展示館(中國橋的發展史、世界上奇特的橋、橋的種類等)、橋梁指揮中心(運用建筑材料建橋)、橋梁解說、導游廣播、旅游導圖等。
角色游戲中的STEM活動更加重視問題解決能力的生成游戲。教師始終關注幼兒真正的游戲興趣,傾聽幼兒真正的游戲對話,收集幼兒真實的游戲探究問題,創設STEM游戲探究情境,借助項目架構工程支持幼兒深度探究與學習,從而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研究過程中,幼兒角色游戲中的STEM評價體系將是我們今后需要持續關注的重要方向?!颈疚南抵袊逃茖W研究院“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課題“問題驅動下的幼兒園STEM項目化學習活動的實踐探究”(課題立項批準號:2020STEMK066)的成果之一?!?/p>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96.
[2]周淑惠,面向21世紀的幼兒教育:探究取向主題課程,北京:心理出版社,2017:11.
[3]馮曉霞,幼兒園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