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奮強
教師都非常關注導入這個環節,原因是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新課的教學效率。初中化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在導入環節給學生傳遞一定的信息,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才能使其在課堂學習中始終保持探究的心理,為有效教學創造條件。
一堂有質量的課,任何環節都非常重要,如備課、導入、課堂教學過程等。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在課前要精心設計,把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用問題或故事、設問的形式拋給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讓學生進行思考。這樣不但能更快地把學生帶入內容,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也能使課堂教學過程更加順利、有效。筆者以為,作為新時代的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掌握新課導入的策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一、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學習,能獲得什么
很多教師會把“為什么要學習”這個終極問題,放在序言課或者班會上來問學生,希望引起學生反思。這當然沒有錯,對一些目標意識很強的學生來說,無疑會達到醍醐灌頂的作用,也能讓一些還在迷茫中的學生反省自己。但是我們忽略了這句話的貫穿性,尤其是忽視了它在導入環節的作用,所以這個環節,很少有教師問學生這個問題,或者讓學生明白這個問題。而筆者在教學中觀察到,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白他們一生的學習是為了什么這個大的方向和目的,更要讓學生明白他們為什么學習這一節課的內容,將要收獲些什么等,這不但對學生有效學習有所幫助,對課堂教學同樣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導入“燃料與滅火”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這一節內容嗎?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然后再給學生講解,因為有些學生不能科學運用燃料而發生了火災,還有因為不懂滅火原理,而造成的一些嚴重后果等。有了“為什么”做鋪墊,學生肯定會在這堂課上力求把知識點都掌握,提高化學成績和生活能力。
二、用故事做導入,強化內容的重要性
用故事導入是大多數教師都會用到的一個方法,不同的是,有些教師在新課導入時運用的故事,大多都會用到大家、名家或者語文課文中的背景故事、數學家的故事等,卻很少運用社會性事件故事。為了讓高大上的知識落入凡塵,走進生活,讓它們生活化,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入一些社會新聞事件或者故事進行導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強化知識的重要性、實用性。還是以“燃料與滅火”來舉例,教師如果能找一則由于不會科學用燃料或者不會科學滅火而造成嚴重后果的故事,給學生把事件始末都呈現出來,自然就會拉近學生與課本知識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保證課堂教與學的效率。
三、復盤式導入,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復盤式導入,其實就是復習前一節課的知識點。在導入環節,很多教師都會用到這一方式,但是筆者覺得,有些教師在運用時還是沒有抓住其核心,只是把上一節課的知識梳理了一遍,學生的印象不深。當然,這樣回顧和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課打基礎、做準備也沒錯。問題是,筆者發現好多教師忽視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如何總結或者復盤才更有效?首先,我覺得教師應該先問學生,上一節課有什么不懂的,然后抓住重點,有針對性地復盤,學生已經熟悉的知識帶過,不熟悉的需要點撥一二,不要以為講過的課再講會浪費課堂時間;其次,用學生上一節課練習或者作業中的錯題來進行復盤式導入,這樣既能教會學生解題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自己錯在哪里,還能鞏固學生的知識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更能增強學生接下來上好新課的信心。所以說,復盤式導入,不是不可用,是要靈活運用,要抓重點,這樣才能讓復盤式導入更有意義,也才能保證新課的教學效率。
四、結語
化學是初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比較抽象、深奧,很難讓學生一下子感興趣,并融入其中,教師要進行探索式、體驗式的學習。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利用好導入這個環節,激活學生對化學未知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從而保證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提升其化學成績。
參考文獻:
秦明華.初探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新課的導入技巧[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