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栩
摘 要:繪本閱讀是以繪本為載體的教學活動,注重引領幼兒了解繪本故事內容、感受繪本中所傳遞的思想情感和知識經驗,從而達到提高幼兒閱讀興趣、增長幼兒知識的目的。繪本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領域的表層,而應深挖出繪本在健康領域、科學領域、社會領域和藝術領域中的不同價值,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繪本閱讀;拓展延伸;游戲教學
所謂繪本閱讀游戲化拓展,是指以繪本為載體,從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切入點、不同的構思、不同的領域,從繪本閱讀向科學探究活動、美術活動、表演活動、社會活動等空間進行豐富的延展,以游戲活動的形式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讓繪本學習不再局限于語言領域,而是向多領域發散。
一、向科學活動拓展,提高探究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其探究欲望,培養探究能力。”科學的世界是神秘的、是奇幻的,同時也是多姿多彩的,走近科學就好像經歷了一場奇妙之旅。科學領域中包含數學和科學兩個方面,繪本閱讀可以讓科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教師應善于發現蘊含在繪本中的科學問題和教育價值,讓幼兒在看繪本、聽故事的游戲活動中走近科學,并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從而使幼兒喜歡科學、應用科學。
以大班繪本《小種子》閱讀教學為例,這篇繪本講述了許多小種子從離開果莢到落地生根和開花的自然現象,其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生命的過程。“讓自然繪本遇見真實的自然”,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將繪本閱讀向科學領域拓展,帶領孩子們走入大自然中,尋找承載生命的小種子,當孩子們將小種子捧在手心認真觀察后才能發現小小的種子中藏著太多的秘密。生命就是一場奇幻的旅程,通過繪本的自然延伸活動,讓他們發現了自然的奧秘和神奇,知道了種子的傳播方式,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繪本的含義。
二、向社會活動拓展,提高適應能力
幼兒正處于人際交往和適應社會的關鍵時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讓幼兒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理解并尊重社會行為準則,并能學會與人交際,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運用繪本教學,不僅能滿足幼兒的語言學習需求,同時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幼兒的社會性交往。
與社會領域相聯系的繪本有很多可供老師選擇,需要教師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征精心選擇,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讓幼兒習得繪本中的道理。以大班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為例,這是一個充滿幸福與愛的繪本故事,大兔子和小兔子用各種方式表達了對彼此的愛。在愛的比較中,讓孩子們明白了原來大兔子的愛比小兔子的愛更深、更高、更遠。學習繪本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學會愛及表達愛。因此,我們開展了“‘猜猜我有多愛你親子告白活動”,借由《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內容的討論引出活動主題,營造活動的氣氛。首先,讓孩子們與媽媽相互介紹對方,讓孩子們想一想媽媽對自己的愛,同時也讓媽媽在這么多人的場面下表揚孩子,給彼此一個愛的表達機會,然后通過親子手工、互動游戲,促進家庭親子關系,讓孩子們學會了表達對媽媽的愛。
三、向藝術活動拓展,提高審美能力
藝術的天堂涵蓋了語言、美術和音樂,繪本與美術的結合,可以讓幼兒通過豐富多彩的美術游戲活動,感受繪本中畫面色彩的冷暖變化、線條粗細變化及構圖規律,學會欣賞美、感受美,這樣既不會讓幼兒覺得枯燥無聊,又可以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繪本與音樂的結合,可以孕育出美妙的音樂游戲活動,讓孩子們隨時等待著與音樂共舞。
繪本以圖畫為主,這充分說明了繪本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將繪本閱讀拓展到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美術創作,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以大班繪本《落葉跳舞》閱讀為例,這本書的文字極富詩意,短短的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書中的插圖,各種各樣的落葉真漂亮,有五角星的、有圓圓的、有扁扁的,這些美麗又可愛的落葉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小精靈,有貓頭鷹、小雪人、板栗子、云山雀等,所以,可以將繪本閱讀向美術活動拓展,在課前帶領孩子們在幼兒園內搜集各種不同形狀的落葉,在孩子們的筆下和創意結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動物,變成了水里游來游去的小魚兒,食物來了,它們扎堆兒地集合在一起,搶奪著食物;變成了可愛的小鳥、小青蛙等。
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應以繪本為載體,以五大領域教學資源為重點,創造出整合式繪本教學,從傳統單一的語言領域向其他領域拓展延伸,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從而為領域整合的深入推進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后志梅.通過游戲化活動開展幼兒繪本閱讀[J].山西教育(幼教),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