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
隨著社會網絡進程的不斷加快,傳統的教學模式被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沖擊,與當前的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微課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學生的思維,實現個性化的學習,還進一步提高了教學
效率。
一、運用微課視頻引領學生課前導入
小學生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在思維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重視課前導入工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會根據教學方案進行備課,但受教材和教學目標的限制,所設計的方案千篇一律,不僅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對學生的思維發散具有阻礙的作用。而微課的應用,使教師利用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特點,在進行教學時,提前利用課件匯總教學知識,利用微課視頻將課前內容以圖片、視頻的形式進行導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動性,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與此同時,運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材的生動性,打破了傳統數學教學的枯燥感,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提升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長方形面積”“正方形面積”時,由于圖形比較抽象,為學生學習帶來較大難度,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軟件,提前將長方形、正方形的相關知識上傳到軟件中,并結合生活案例,將粉筆盒、黑板以及魔方等比較常見的物品融入視頻中,通過旋轉、平移等動態操作,吸引學生的興趣,展開導入教學環節,以此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提高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并且在展示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進行討論,以此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
二、利用微課特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運用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結合學生的實際況進行設置,以此保證視頻的完善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微課的獨有優勢,不僅可以讓學生迅速地掌握學習中的重難點,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還對學生情感體驗有了深層次的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在展開微課教學時,必須重視微課的特點,對視頻的時間、結構的完整度進行嚴格控制,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對學生的情感變化進行重點研究,確保其發揮最大的價值,在學生觀看視頻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100以內加減法”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計算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將人民幣1元、5元、10元、20元面值的錢幣圖片以及超市中的物品價格圖片上傳到微課視頻中,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我問學生:“給你50元錢,一個蘋果3元錢,買5個蘋果幾元錢?還剩多少錢?”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學生更易學會加減計算,還可以協助學生聯想到自己的生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拉近學生與數學課程之間的距離,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借助微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阻礙作用,不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還會出現厭學的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微課教學與小學課堂進行結合時,以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借助微課的先進特點和優勢功能,利用視頻、圖片等方式,將原本靜態、枯燥的數學知識呈現得更加多樣性、具體化,使教學活動逐漸向多元化的方向遞進,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還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微課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搜集趣味性的影像資料以及動畫視頻,使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發散學生的思維,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制約,改善課堂枯燥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時,教師通過微課,利用學生喜愛看動畫的特點,提前在軟件中下載關于圖形的動畫,以動畫的形式開展教學,在學生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問:“動畫里共出現幾種圖形?都是什么顏色?”等問題,并鼓勵學生勇于回答,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圖形的認知,還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微課教學模式與小學數學課堂的優化組合順應了教改的發展趨勢,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還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必須對其高度重視,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推動數學教學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王宏亮.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實踐探索及對策[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