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強娟
摘 要:幼兒園學前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授幼兒知識時過早地利用教材,會導致教學工作向小學化發展,而游戲教學這種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鮮少使用。幼兒正處在學齡前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精力旺盛,但專注力較弱。課本的過早介入,與他們的心智發展不符。因此,教師應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將相關的教學內容與游戲有機結合,與教材教學相比,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兒的知識接受程度。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學前教育
為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應將素質教育適當地融入其中。幼兒群體處在學齡前階段,喜歡玩耍是他們的特點,因此,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幼兒培養質量的重點。對幼兒來講,相比于課本教學,游戲教學更容易接受。但結合實際,我們發現,為了滿足應試教育的需求,幼兒園學前教育呈現小學化趨勢,這與幼兒身心發展需求不符,幼兒難以理解復雜的文化知識,長此以往,易導致他們喪失學習興趣。基于此,就要擴展游戲教學在幼兒園學前教學中的范圍,促使幼兒在游戲中領會知識,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一、設置趣味性的游戲活動
幼兒正處在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他們的精力旺盛,但在做事情時缺乏專注度,因此,只有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才能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身各類游戲教學活動中。游戲的趣味性強,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在游戲中吸取知識,有效杜絕幼兒在游戲教學活動中喪失興趣的現象,避免他們對游戲教學活動產生厭煩心理。如果在游戲教學中應用的游戲趣味性差,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幼兒難免失去將游戲進行下去的興趣,游戲中所蘊含的知識也就無法被幼兒很好地吸收,游戲教學應具備的功能以及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作用就不會發揮出來。
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借鑒以下幾種類型的游戲,設計一些趣味性強的游戲:(1)動手類游戲。這類游戲需要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實踐,通過真正的動手,幼兒可以切實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如運用積木搭建筑等;(2)猜測類游戲。這類游戲的優勢在于,通過猜測的方式,可以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促使他們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產生濃烈的好奇心,幼兒的專注度就會相應的增強,蒙眼摸一摸游戲就屬于一種猜測類游戲;(3)競爭類游戲。幼兒階段的孩子擁有較強的勝負欲,利用競爭類游戲,可以激發幼兒的競爭心理,幫助幼兒增加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在游戲中更容易對知識進行理解。
二、利用游戲加強幼兒創新能力培養
在將游戲教學的方式融入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注重為幼兒打造一個自由發揮的平臺,保障幼兒本身的創造能力有發揮的空間。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將自身的想法和創意與游戲有機結合,開創出一些游戲的新玩法。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在豐富幼兒游戲體驗的基礎上,達到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目標。與此同時,在設計游戲時,幼兒教師要將游戲的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體驗相契合,幼兒在進行游戲時,對一些內容理解起來就會更加容易,也培養了他們的記憶力。除此之外,幼兒教師要注重對幼兒進行游戲本質的講解,讓幼兒在參與游戲時能融入其中,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
三、保障游戲的科學性與嚴謹性
在幼兒園中,與幼兒接觸最密切的就是教師,可以說,教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而作為游戲教學的主要設計者和實施者,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游戲中融入一些創新的元素,要與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以及情感體驗能力相契合,保證設計出的游戲在應用過程中體現其科學性與嚴謹性,這也能更好地吸引幼兒融入游戲中,幫助他們更好地領悟知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身邊常見的一些事物作為幼兒畫畫的參考對象,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并且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
四、游戲的設置要注重幼兒的身心發展
幼兒園中的孩子還處在學齡前階段,他們的精力旺盛,而學前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科學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在設計游戲時,也要以這個目標為核心思想。幼兒教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要把開發幼兒的智力水平和培養幼兒身體協調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例如,在游戲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強又可以鍛煉幼兒腦力的游戲,“老鷹捉小雞”就是典型的可以鍛煉幼兒身體協調能力的一種復雜程度相對較低的游戲。
綜上所述,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幼兒是對其進行思想啟蒙的黃金時期,將游戲教學應用到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這是與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但專注力弱的幼兒身心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多姿多彩的游戲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通過將相關知識融入游戲中的方法,可以幫助幼兒獲取知識,這對提升幼兒園學前教育的質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宋愛玲.游戲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學周刊,2021(6):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