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碑 馬紅霞
對于處在幼兒園階段的幼兒來說,游戲是有效培養和提高幼兒學習能力和生活習慣的主要教育形式。讓幼兒在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感受到游戲精神,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還能夠對鍛煉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對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精神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能夠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借鑒的經驗。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的特點
(一)體驗性
游戲活動能夠對幼兒產生極大的吸引力,這主要是因為幼兒本身尚未形成完整的價值觀念,對許多事物的認知仍停留在想象上,因而對各種未知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感知各種新鮮的事物,不僅能夠有效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還能夠對提高游戲活動的教學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良好的體驗性,能夠讓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更好地感知外界事物,對培養和健全幼兒的情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獨立性
教師在制訂教學活動時,需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從當前我國教育教學體系改革發展的狀況來看,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調動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向幼兒講解各種未知事物,加強對幼兒活動的積極引導,讓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完成游戲,讓幼兒能夠在參與游戲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以此來達到培養和鍛煉幼兒能力的目的。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精神培養的具體分析
幼兒園是幼兒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階段,從當前我國教育教學活動的發展狀況來看,在幼兒園階段幫助幼兒達到學習的基礎,能夠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對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精神培養的措施進行分析時,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將幼兒活動的開展重心放在幼兒這一主體上,需要充分結合當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積極采納幼兒的觀點和建議,進而設計符合幼兒要求的教學活動,讓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想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實現游戲精神的培養,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幼兒的主體地位,減少對幼兒行為的約束和規范,讓其能夠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回歸到幼兒的天性和最初狀態,讓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發揮自身的潛力,以此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游戲精神。
(二)應用原生態的教育方式
從當前大部分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現狀來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更注重對幼兒知識性的傳授,這種教學活動形式不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規律。游戲本身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是符合幼兒這一階段特點的主要活動,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將游戲與教育教學工作充分結合,讓幼兒能夠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游戲的樂趣,以此來提高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現相關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幼兒的天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每一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進而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三)合理應用激勵機制
良好的激勵機制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還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對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思想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不完善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合理應用激勵機制,能夠幫助幼兒形成科學的判斷標準,為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應用激勵機制時,教師不僅需要對表現優秀的幼兒采取獎勵措施,也要對違反規則的幼兒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培養幼兒游戲精神的目的。
(四)對現有的游戲教學資源進行整合
要想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游戲精神,教師還需要從教學環境入手,對幼兒園現有的教學資源、教學場地以及教學設備等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健全的、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實現對幼兒游戲精神的培養。從現代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趨勢來看,對游戲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能夠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價值觀念,在培養幼兒游戲精神的同時,也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貫徹游戲精神,能夠對提高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想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貫徹游戲精神,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體驗,還需要從教學環境的角度入手,通過對教育方式、激勵機制以及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