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慶·王貞虎

大腦神經系統的傳遞,靠的是神經遞質的刺激。神經遞質是整個大腦和身體溝通信息的化學物質,被稱為“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神經遞質的能力,取決于在血液中循環的各種營養素的數量,科學家一直都在探索營養素影響大腦的機理。
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大部分藥物無法穿透進入大腦發揮作用。以往研究人員認為食品也不可能直接影響某一種神經遞質。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一旦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單一的營養素進入血液,當循環至大腦時,一些營養素滲入腦細胞,影響神經遞質的生成。這意味著大腦并非不受食物的影響,各種營養素經由血液循環系統,不斷提供給大腦,使其代謝恒定。
維護大腦的健康,就得適量的攝取各種各類食物。科學家強調了所有的營養素對于腦神經細胞的生長和發展都發揮著作用,重點是適量的攝取“各種各樣食物”。
要特別重視早餐。清晨身體在休息數小時后,腦部開始指揮一天中所有的生理和心理活動。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取決于大腦功能,而大腦功能與早餐的質量成正比。
水也是大腦非常重要的養分。大腦含有75%的水分,飲水不足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一旦有脫水現象發生時,大腦就會立即發出警示,如頭痛、頭暈、甚至心跳加快等癥狀。
此外,運動、空氣和睡眠也是影響大腦健康的另外三個要素。
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將所需要的營養素及氧氣運送到腦部,保持大腦功能,充足的氧氣會維持大腦的高速運轉。
空氣污染目前已被證實會損傷大腦。一份空氣污染與臨床失智癥診斷的關聯研究顯示,長期處于PM10和臭氧超標環境的人,較其他人失智癥風險增加約四倍。研究認為,當人體吸入PM10或臭氧,可能經嗅覺神經進入腦神經,破壞血腦屏障,使懸浮微粒或表面附帶的毒物進入腦部,長期累積易致腦部發炎,影響認知功能,促使失智癥發生。臭氧來自汽車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及室內影印機的廢氣、植物產生的揮發物等。
此外,發生睡眠障礙時,腦部會產生NSE及S-100β,腦部遭撞擊時也會產生這兩種毒素。所以,睡眠不足也容易增加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癥等的腦神經傳遞異常疾病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