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虎 盧威威 余勇平
摘 ?要:風險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隨處可見,在體育運動中以屢見不鮮,風險規避理論是研究社會學的一種理論方法,運動風險規避是指人在活動訓練中,將發生危險的概率降低。該文將風險規避理論與青少年拳擊運動相結合,運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邏輯分析法對青少年參與拳擊運動的場地、訓練、實戰、競賽中所發生的傷害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發生事故的原由。運用風險預防、風險轉移等風險規避方法,合理地降低、避免了青少年群體在拳擊運動訓練中的傷害。
關鍵詞:青少年 ?拳擊運動 ?風險規避 ?策略措施
中圖分類號:G88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3(a)-0181-04
A Study of Youth Boxing Risk Aversion Strategy
ZHAI Yuhu1 ?LU Weiwei2 ? Yu Yongping 2
(1.Xinjiang Boxing Administration Center, Urumqi, Xinjiang Uyh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2 ?China; 2.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Uyh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54 ?China)
Abstract: Risk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people's life and work, and it is common in sports. Risk aversion theory is a theoretical method to study sociology. Sports risk aversion refers to the reduction of risk probability in activity train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risk aversion theory with juvenile boxing, and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injuries occurred in the field, training, actual combat and competition of juvenile boxing so as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accidents. By means of risk prevention, risk transfer and other risk aversion methods, the injuries of teenagers in boxing training are reasonably reduced and avoided.
Key Words: Teenagers; Boxing; Risk aversion; Policy measures
拳擊運動是由級別相同的2名運動員,帶著特質的海綿手套、頭盔、護齒等防護器材,在特定的場地和規則內,運用雙拳進行你來我往的智斗。其中包含了速度、力量、協調、靈敏及心理的多種運動素質,因此訓練內容包含較多,是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青少年拳擊運動員身體正處于發育階段、技術動作都不成熟,運動訓練正處于起步階段,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較弱,因此是拳擊運動訓練發生風險的高發群體。在參與拳擊運動之前必須佩戴護具,采取種種措施來減少訓練所帶來的風險。有活動就有風險,在了解風險后通過有效的干預,能大大減小或消除風險存在的概率。
1 ?青少年拳擊運動風險特征
1.1 青少年拳擊運動特征
現代拳擊運動屬于格斗對抗類運動項目,是一種體能消耗大且身體綜合素質要求強的體育運動?,F代拳擊運動以靈敏的走位、準確的擊打、快速的出拳軌跡為主流技術,被譽為格斗中的芭蕾。青少年屬于人類生長發育的一個階段,根據中國《青少年拳擊訓練大綱》要求,我國將青少年拳擊運動員的年齡定義為13~18周歲之間。這個階段的身體體質特征是好動、易疲勞、恢復快,因此拳擊運動迎合青少年群體活潑、好動、愛打鬧的孩子天性,讓孩子在有保護、有規則下釋放天性,學會在規則內獲得勝利。讓青少年群體在釋放天性中學會遵守規章制度,學會運用技能獲得成就,以及吃苦耐勞的品質。根據青少年體質發育規律,這一階段的青少年拳擊訓練分別以靈敏、協調、柔韌、自重力量、專項技術訓練為主,運動技術特點以力量小、體能好、恢復快為主。拳擊運動選材與其他運動項目選材相比較晚,因此運動員對訓練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加上運動護具、器材的保護,相對運動中大損傷的風險較低。
1.2 青少年拳擊運動員損傷特征
拳擊運動要求訓練者身體綜合素質較高,因此對正在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群體,身體素質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幫助。青少年在從事拳擊項目活動的同時,一定還會承擔相應的風險,但這種風險的受益程度是要大于風險后果的,并且拳擊運動中風險的存在具有可預判性和可控性因素較大。青少年拳擊運動員群體的風險,主要存在于身體的損傷和心理損害兩大因素。對身體的損傷以急性的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為主,在急性損傷中開放性軟組織破裂是較為常見,例如流鼻血、口腔黏膜破裂等。在急性損傷中閉合性軟組織、關節損傷較為常見,例如肌肉拉傷、脫臼等。對心理損害主要以心理恐懼、心理挫折為主,心理損害主要發生在實戰對抗和競賽當中,青少年運動員還沒有完全做好應對實戰的思想準備或對手實力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圍,在實戰中由于受到自身極限的擊打,從而給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運動員造成心理負擔過重。青少年運動員運動時間較短、運動負荷較小,因此慢性損傷以及勞損較少。
2 ?青少年拳擊運動所存在的風險因素
2.1 運動場地器械所存在的風險
在調查專業的拳擊訓練館后,了解到青少年拳擊運動訓練器械較為簡單,一般可分為訓練館、沙袋、拳臺、跑道、基礎杠鈴器械,將訓練場地可分為場館訓練和戶外訓練。場館訓練以沙袋訓練、技術對練、力量訓練為主,拳擊運動體能消耗大、易流汗,因此拳擊訓練館要便于通風保證空氣清晰。場館訓練中的沙袋在經過長期擊打后,沙袋內部填充物會沉積在一起,擊打的手感會很硬,會給運動員腕部造成一定的損傷風險。拳擊訓練對地面沒有過多要求,不澀、不打滑即可,因此要保證地面平整衛生。對拳臺、力量器械在進行使用前要檢查使用后維護,防止組裝連接點松動造成意外受傷風險。拳擊戶外場地訓練較為隨意,戶外訓練一般以跑道的心肺功能訓練為主。主要以加強體能訓練為主,戶外訓練運動員根據不同天氣注意著裝,防止感冒或中暑,避免在人群、車流較密的地段進行運動訓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事故。
2.2 拳擊運動訓練中存在的風險
青少年拳擊訓練主要以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靈敏性,以及對技術動作的認知能力為主。拳擊訓練主要分為基礎專項力量訓練、專項基礎技術訓練、沙袋訓練、手靶訓練以及專項體能基礎訓練。拳擊訓練中主要風險是訓練中運動員身體受傷,在長期的觀察和教練員探討中,青少年運動練受傷是難以避免的,拳擊運動相比與橄欖球、籃球、體操和極限運動的受傷概率要低很多。青少年拳擊運動員在訓練中的風險主要會出現崴腳、窩腕等軟組織挫傷;突然地發力、運動姿勢錯誤導致的韌帶、肌肉拉傷;少部分會出現關節脫位、骨折嚴重的運動損傷。青少年訓練中的風險主要以急性閉合性損傷為主,造成這些受傷風險的原因是運動員訓練注意力不夠集中,運動前熱身準備不夠充分,訓練計劃制定沒有細化到運動員自身狀態中,訓練中管理控制不夠嚴格等多方面安全意識因素。
2.3 拳擊運動實戰中存在的風險
實戰對抗是拳擊技術訓練的一種基礎練習階段,是將平時所練習的技術動作,從分化、泛化到最后實戰中的自動化,逐漸形成在賽場上所看到身手矯健的進攻、防守、反擊。青少年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拳擊基礎訓練后,進行對抗競賽前一定要進行周密的體檢,提前告知教練員是否有先天性疾病,對具有心臟病、高、低血壓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最好不參與拳擊對抗中提前對抗訓練,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帶來一定的運動風險。拳擊對抗訓練主要還是運動損傷風險,對抗中運動員會發生由于體能透支使技術變形;注意力分散不夠集中;基礎技術不扎實導致技術動作不規范等,運動員自身因素都會給運動員受傷帶來風險。還有是在對抗訓練中,運動員相互的對面部擊打較多,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進攻欲望較大,會以面部為主要擊打部位,因此在實戰對抗中常會出現鼻部毛細血管破裂和口腔粘膜破裂導致的局部出血。對這類急性開放性損傷,主要還是缺乏相對的實戰對抗經驗造成。
2.4 拳擊競賽中存在的風險
首先,拳擊為開放式運動,比賽中對手情況、現場環境、運動員心理調控等都是不確定因素,這種不確定因素也會給青少年運動員帶來一定的競賽風險。是比賽就會有輸有贏,因此青少年比賽對抗中的風險就是運動員輸掉比賽后的心理挫折,很多青少年運動員在第一次比賽后與對手的實力懸殊過大,造成心理上對拳擊運動的恐懼,對日后孩子在參與拳擊運動會有一定的心理困難。其次,在不確定因素較多的比賽中受傷的風險也會加大,比賽中較為常見的受傷主要有流鼻血、肌肉拉傷等急性損傷,急性損傷處理不當也給日后形成勞損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比賽中裁判員對比賽勝負的判定,錯判誤判會給比賽運動員帶來一定的比賽成績風險。裁判員對整場比賽的掌控能力也會對運動產生風險影響,如運動員在受到重擊后“讀八”是否準確,能否及時終止實力懸殊的比賽,等等,因此裁判員的業務能力,對運動員比賽中受傷的風險具有一定的影響。
3 ?青少年拳擊運動風險規避策略
3.1 運動器材及場地的風險預防
訓練器材和場地是幫助運動員提高運動技術,保護運動員訓練降低受傷概率的重要條件,是運動員默默無聞的“朋友”,因此在日常訓練中運動員要愛護訓練器材及場地,這種做法即是一種美德也是對自身安全的防護。對運動員貼身防護的運動器材要經常進行日常保養,拳套、頭盔、繃帶在每次使用后都要進行清潔、通風晾曬,避免因個人衛生問題引起身體疾病。沙袋、拳臺、杠鈴器械等要進行定期維護,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器材要及時維修跟換。訓練場地在訓練前后要進行清潔,保證空氣無異味,地面無塵土,訓練場館內容易發生危險的區域要設置警示語,提醒訓練者注意使用方法及安全提示。定期維護保養訓練器材及場地,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器械問題帶來的風險。
3.2 加強拳擊運動相關人員專業能力
主要參與青少年拳擊運動員訓練的群體有教練員和裁判員,運動員為拳擊運動訓練的主體,教練員為主導,裁判員為拳擊規則的實施者。教練員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僅要在專業技術上過硬,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能力,能對受傷運動員第一時間得到簡單治療或防護,降低了運動員受到二次損害的概率。教練員對不同階段的青少年運動員要區別對待,科學制定訓練計劃,注意觀察訓練中的運動員。在高強度的器械力量及體能訓練時,要緊盯運動員身體形態變化,防止器械對運動員造成身體傷害。在對抗訓練時及時糾正錯誤技術動作,防止錯誤技術造成運動員自身以及隊友的損傷??傊叹殕T要懂得提前預判,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做到“提前預知,防范未然”。
裁判員是拳擊競賽中的執法者,裁判的職責不僅是判定勝負,同時也要保證運動員的安全,裁判員職責重大,必須要熟知競賽規則,具有一定的制裁經驗,在日常中裁判員要時常溫習業務,學習積累執裁經驗。只有保證對規則掌握的熟練,才能盡量避免賽場上的誤判。拳擊比賽動作速度快,臺上裁判員對運動員的進攻效果要有準確的預判,對實力差距較大的比賽要及時終止,避免運動員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傷害。
3.3 加強運動員安全意識,采用保險分擔風險
任何運動都具有一定的風險,關鍵在于對運動風險的防控,提前預判運動風險的存在,對風險的發生概率進行提前防控。青少年運動員安全意識較為淡薄,有必要定期給運動員安排關于安全思想意識的課程,提高運動員運動中防護思想意識,在器械力量訓練以及實戰對抗中都不能馬虎大意,學會自我總結訓練、實戰經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系統長期的教育能加強運動員的安全意識,減少運動中自身危險。
不管怎樣的防護措施,青少年運動員長期的訓練,都會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受傷風險,運動員在訓練中受傷較為常見,家長不能單單指責教練或責怪學校、訓練館管理不當。在參與訓練前可采用風險分擔的方法,運動員根據自身訓練狀況選擇購買保險種類,全年參與拳擊運動訓練的運動員,可以選擇整年購買保險。業余訓練群體可以選擇比賽期間購買,在發生較為嚴重的意外事故造成經濟損失,就會有保險公司共同承擔風險。
4 ?結語
隨著現代拳擊運動發展的多樣化,面向社會大眾的普及程度越來越廣泛,目前,拳擊運動的發展可分為拳擊操、拳擊健身避險、拳擊競技這三大類,可謂婦孺皆宜。拳擊的訓練方式內容豐富,承擔的訓練風險要根據訓練的專業程度來分析,訓練專業程度越高,防護越全面承擔的風險越小。在訓練中運動員自身要多總結訓練可能帶來的風險,教練員也要提前進行預判降低運動損傷帶來的傷害。在日常訓練中只要把握住拳擊運動規律,緊抓訓練中的可控因素,提前防范不可控因素,對于存在的運動風險可以及時地規避,降低發生概率減小承擔的風險。加大對青少年拳擊運動中的風險管控,讓青少年群體科學正確地認識學習拳擊運動。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325.
[2] 劉明亮,王牧晨.格斗類賽事運動員人身傷害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J].中華武術(研究),2017,6(8):33-35.
[3] 門會新.青少年大眾跆拳道運動員運動風險與規避[D].聊城大學,2018.
[4] 趙坤宇.綜合格斗運動員運動損傷風險評估及應對策略[D].北京體育大學,2018.
[5] 中國拳擊協會.青少年拳擊教學訓練大綱[Z].北京:國家體育總局,2016:12.
[6] 盧威威,翟玉虎,子孟·甫拉提,等.拳擊假動作及其訓練方法[J].中國體育教練員,2020,28(1):56-58.
[7] 劉迪,張冰雨.乒乓球訓練中常見運動損傷的致因分析與預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9):6,8.
[8] 劉洋.青少年拳擊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