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傳播真理: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的主體性與功能性建構

2021-07-27 00:30:41沈正賦
編輯之友 2021年6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沈正賦

【摘要】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無數仁人志士和報刊政論家、活動家懷揣著思想啟蒙和新聞救國的偉大理想,積極投身辦報辦刊事業,熱情擁抱和謳歌民主與科學,深刻闡釋和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不斷凝練出自己的辦報主張和新聞思想。從主體性建構與功能性建構兩方面來看,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對真理的傳播,主要是基于馬克思主義黨報黨刊思想以及這些報刊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方位。文章對其在傳播真理上的主體性與功能性作用進行梳理和探討,為進一步辦好新形勢下黨報黨刊工作帶來啟示、提供參照。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報刊 真理傳播 主體性 功能性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1)6-100-09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6.011

傳統哲學觀念認為,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是在特定社會語境中以特定的認知方式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外部世界進行體認和干預。一般來說,主體性所關注的是主體和客體在認知世界過程中建立的各種關系,其在主體—客體之間的關系中形成。隨著主體性原則在哲學界成為第一原則,啟蒙運動促使人的主體性開始覺醒,反過來,主體性也構成了啟蒙運動的重要內涵。[1]在中國共產黨成立早期,一大批思想和理念超前的政論家、報刊活動家,以先進思想為先導,以革命理論為旗幟,通過興辦各種政治性報刊,廣泛傳播真理,發揮了新聞媒體在輿論傳播和思想動員上的獨特功能和優勢,逐漸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思想啟蒙、新聞救國道路,為黨的成立和發展,在思想建設上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組織建設上積聚了力量,儲備了人才,打下了扎實的群眾基礎,為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做好了準備。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堅持以真理為依托,以指導革命實踐為旨歸,把追求真理、傳播真理、實踐真理作為建黨的必由之路,從而開辟了探索真理的社會新境界。其中,傳播真理是中國共產黨賦予黨報黨刊的神圣職責與歷史使命。在傳播真理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發揮了主體性與功能性建構的積極作用。

一、何以可能:黨報黨刊的傳播功能和中共早期報刊的歷史方位

任何一個政黨的建立都需擁有自己的建黨思想和政治綱領,而這些建黨思想和政治綱領又需通過一定的載體和形式宣傳出去,使其成為凝聚共識、協調行動、擴大力量的理論陣地和實踐指南。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組織的中國共產黨,在建黨早期就創辦了一系列進步報刊,遵循馬克思主義黨報黨刊思想,確立了這些報刊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方位,利用其廣泛傳播真理,發揮其在理論建構和思想引領上的功能,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發展做好了思想輿論上的準備。

1. 馬克思、恩格斯對黨報黨刊的功能定位

作為無產階級理論家和報刊活動家,馬克思、恩格斯曾于1848年共同創辦過世界上第一張無產階級黨報《新萊茵報》。他們不僅在新聞傳播的實踐中運用黨報黨刊傳播真理,還對無產階級的報刊活動進行理論上的總結和闡述,結合他們對新聞傳播規律的理解,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的黨報黨刊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歷來對新聞報刊工作高度重視。1849年2月,馬克思在《〈新萊茵報〉審判案》的辯護詞中鮮明指出:報紙按其使命來說,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熱情維護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萬喚的喉舌”。[2]同年12月,馬克思在《〈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出版啟事》中又重申:“報紙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預運動,能夠成為運動的喉舌,能夠反映豐富多彩的每日事件,能夠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發生不斷的、生動活潑的聯系。”[3]這就是馬克思、恩格斯著名的報刊喉舌論。馬克思在這里雖不是專門論述黨報黨刊,卻是就包括黨報黨刊在內的所有報刊而言的,因此同樣適用于黨報黨刊。

馬克思、恩格斯對黨與新聞報刊間的密切關系進行過充分論述。一個黨要宣傳自己的綱領和主張,要開展同階級敵人的斗爭,要戰勝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思潮,要保持同黨內外群眾的聯系,要發展和壯大自己的組織,都離不開機關報刊這個極其重要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陣地。[4]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把黨報黨刊視為“在報刊方面能夠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敵人作斗爭的第一個陣地”,[5]還將其視為黨存在和發展的標志物。不僅在黨報黨刊的理論建設上,在黨報黨刊的傳播實踐中也要表達和捍衛無產階級的利益,堅持無產階級的革命原則,嚴守無產階級的階級立場,高舉黨的旗幟前進,忠誠地為黨服務等。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報黨刊思想博大精深,內涵十分豐富,廣泛而全面,本文即就他們關于黨報黨刊的功能定位展開分析和闡述。

2. 列寧提出黨報黨刊的黨性原則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列寧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黨報黨刊思想的基礎建設上,第一個提出出版物黨性概念,并對黨報黨刊的黨性原則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1905年11月,列寧在《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一文中指出:“出版物應當成為黨的出版物”,“報紙應當成為各個黨組織的機關報”。[6]他把所有包括報紙在內的出版物都納入黨的統一領導之下。

列寧還就黨報黨刊的作用和功能進行了新的拓展和形象性闡述:“報紙的作用并不只限于傳播思想、進行政治教育和爭取政治上的同盟者。報紙不僅是集體的宣傳員和鼓動員,而且是集體的組織者。就后一點來說,報紙可被比作腳手架,它搭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周圍,顯示出建筑物的輪廓,便于各建筑工人間進行聯絡,幫助他們分配工作和觀察有組織的勞動所獲得的總成績。”[7]列寧把報刊比作腳手架,認為它既扮演行動的組織者角色,又扮演思想的組織者角色。1920年7月,共產國際二大通過列寧親自起草的《加入共產國際的條件》,其中有關黨報黨刊原則的規定有三點:一是黨的“日常的宣傳和鼓動必須具有真正的共產主義性質”,“應該很好地宣傳無產階級專政”;二是“黨掌握的各種機關報刊,都必須由確實忠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可靠的共產黨人來主持”;三是“不管整個黨目前是合法的或是非法的,一切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報刊、一切出版機構都應該完全服從黨中央委員會的領導,出版機構不得濫用職權,執行不徹底的黨的政策”。[8](315-318)這一規范性要求,成為此后所有國家或組織申請加入共產國際的必備條件。這些是列寧為馬克思主義黨報黨刊思想所做的理論貢獻。

3. 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的歷史方位和傳播使命

早在近代,我國一些有識之士就已認識到報刊的社會價值與作用。林則徐、魏源在廣東開展譯報活動;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倡導設置新聞館并發揮其“上下情通”的功能;鄭觀應倡議廣泛設立日報讓“民隱悉通”“民情悉達”;康有為在上書中論及“設報達聰”“開設報館”以便“民隱咸達,官匿皆知”。[9]尤其是報刊活動家、政論家梁啟超在前人對報刊功能認知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報刊“耳目喉舌”的社會功用。中共早期領導人在汲取這些近代中外民主進步的新聞理念,傳承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黨報黨刊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當時中國社會的國情和自身的新聞傳播實踐經驗,確立了黨領導下的黨報黨刊的功能定位,明確了其傳播使命與宣傳任務。

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就對黨報黨刊的性質與作用做出界定,認為黨報黨刊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黨性,須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新聞宣傳工作。《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中規定:“一切書籍、日報、標語和傳單的出版工作,均應受中央執行委員會或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不論中央的或地方出版的一切出版物,其出版工作均應受黨員的領導”,“任何出版物,無論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違背黨的原則、政策和決議的文章”。[10]黨的二大決定正式加入共產國際,承認《加入共產國際的條件》,其中包括有關黨報黨刊的黨性原則。正是在馬克思主義黨報黨刊思想的指導下,中共中央先后創辦了一批自己的機關報刊。

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理論家、活動家們認為,黨報黨刊開展新聞宣傳的根本任務在于為革命、為民眾利益服務。惲代英多次就黨報黨刊的任務和作用進行闡述:“宣傳一切民眾,使之為自己利益奮斗;組織一切民眾,使之能為自己利益奮斗。”他把黨報黨刊比作照耀黑暗夜空的光明:“我們恨不能化身千萬到一切黑暗地方中去,設法使全中國都革命化!”“急切盼望全中國無論什么黑暗地方的群眾都能接受革命的宣傳”。[11]瞿秋白為《新青年》季刊設置的宣傳定位是:“要予中國勞動平民以智識的武器”,“助受壓迫被剝削的平民實際運動之進行”。[12]毛澤東創辦《政治周報》的目的是“為了革命……為了要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上的幸福”。[13]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給黨報黨刊確立的宣傳任務和傳播使命是:正確宣傳和貫徹黨的反帝反軍閥的民主革命綱領和策略,反映社會和民眾的實際需要,報道評論國內外時事真相,廓清反動勢力的欺騙宣傳,傳播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和先進文化思想,批評各種錯誤思想主張。[14](29)

二、誰在傳播與傳播什么:中共早期報刊傳播真理的主體性建構

中國共產黨早期創辦的一系列報刊,肩負著黨賦予的傳播任務與使命,其中民主與科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人的辦報主張和新聞思想等,是黨報黨刊傳播的主要思想和重點內容。這些思想和內容都是真理在近代中國的具體表征與化身,都是以真理的名義通過黨報黨刊在中國大地廣為傳播,并逐漸深入人心,進而變成人們的精神信仰和自覺行動的指南。

1. 高揚民主與科學兩面旗幟

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一批先進中國知識分子在對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進行深刻反思時認為:“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容心,其結果也,不過黨派之勝負,于國民根本之進步,必無與焉。”[15]1915年9月,以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為發端,由此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目的和初衷就是通過發動一場新的啟蒙運動,廓清蒙昧,啟發理智,使人們從封建思想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新文化運動初期的口號就是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提倡“民主”和“科學”。與“民主”相對應的是“獨裁專制”,與“科學”相對應的是“迷信盲從”。陳獨秀認為:“真理與俗見,往往不能并立。”《新青年》反對封建舊道德和舊文化,目的是“別是非,明真偽”,“以發現真理為第一義”。他以科學進化論思想為武器,公開向迷信和盲從宣戰:“除了牽強、附會、迷信,世界上定沒有萬世師表的圣人、推諸萬世而皆準的制度和包治百病的學說這三件東西。”[16]顯示了追求民主和科學的精神,于是,以《新青年》為宣傳陣地和思想平臺,其明確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經濟民主、社會民主、倫理民主、科學與人權并重的主張,把斗爭的矛頭直接指向以維護封建專制為中心的“孔教”和“孔學”,向陳腐衰敗的封建禮教發起了猛烈進攻,使當時尚處于迷茫狀態中的人們,尤其是廣大青年人得到了一次徹底的思想洗禮。

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新舊思想間的大碰撞往往會在文學領域首先表現出來。作為一個思想進步的刊物,《新青年》把民主和科學的精神種子植入文學變革的肥沃土壤中,通過開展一場文學革命促進人們的思想覺悟和意識覺醒。從1918年開始,《新青年》相繼推出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等鴻文巨著,在沉寂已久的社會激起了思想上的陣陣漣漪和朵朵浪花。尤其是魯迅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等白話小說和幾十篇被譽為“投槍”“匕首”的雜文,將這場文學革命引向深入,推向高潮,為思想解放運動的全面展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概言之,《新青年》以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對迷信提倡科學為己任,以其“鮮明的革命色彩開創了中國文化思想發展的新階段,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內在品質和精神走向”。[17]

1918年12月,李大釗和陳獨秀等在北京創辦《每周評論》,與《新青年》協同作戰,相互補充,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在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封建文化道德的宣傳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陳獨秀通過“創辦主編《新青年》和《每周評論》,高擎‘民主和‘科學的大旗,掀起反封建思想啟蒙的新文化運動,震醒一代青年,成為眾望所歸的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18]毛澤東曾在《湘江評論》上撰文對陳獨秀給予高度評價:“沖決一切現象之網羅,發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書,以真理所在,毫不旁顧。前之譚嗣同,今之陳獨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誠非今日俗學所可比擬。”[19]

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和其后的《新湖南》,也明確宣告以傳播、研究、實行民主與科學及俄國十月革命新思潮為職志,以“批評社會,改造思想,介紹學術,討論問題”為宗旨,代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正確方向,高舉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鼓動工作。在反封建斗爭中除對孔教進行抨擊外,《湘江評論》將主要矛頭對準北洋軍閥政府,成為當時學生報刊中思想最深刻、水平最高的一份報刊。

無論是《新青年》《每周評論》,還是《湘江評論》《新湖南》,均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兩面大旗,在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領導下,成為“五四”前后進步思想的宣傳陣地與傳播媒介。

2. 闡釋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五四新文化運動雖具有彪炳史冊的意義與價值,但其歷史局限性在所難免。實際上,陳獨秀所倡導的民主指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他所領導的新文化運動雖為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清除了思想上的障礙,但他所稱道的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并不是一條真正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李大釗在1916年5月就表達過這樣的疑慮:“代議政治雖今猶在實驗之中,其良其否,難以確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測。”毛澤東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錦煕的信中也闡述和表達過類似觀點:“西方思想亦未必盡是,幾多之部分,亦應與東方思想同時改造。”[20](15)這些論斷表明,當時的先進分子中已有人對中國選擇走資產階級民主道路持懷疑態度。正是這些懷疑推動了他們探索挽救國家危亡的新路徑,為他們之后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提供了思想空間和現實可能。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宣告建立。中國共產黨早期杰出的政治家、新聞事業的締造者李大釗,經過深入觀察和縝密思考,以辦報著論的方式深度參與到這場深刻的社會主義革命中,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報刊宣傳活動家。1918年7月,李大釗在《言治》季刊第3號發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中指出:“俄羅斯之革命是20世紀初期之革命,建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是社會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21]從此,我國報刊政論在思想上發生了質的改變。李大釗以《新青年》為宣傳陣地,相繼發表了一系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論文。除在1918年11月出版的《新青年》五卷五號上發表《庶民的勝利》《Bolshevism的勝利》外,還發表了《物質變動與道德變動》《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文章。1919年9月、11月,李大釗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六號上連續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上、下)一文,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即政治經濟學、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強調“階級競爭說恰如一條金線,把這三大原理從根本上聯絡起來”,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被權威觀點評價為:“和以往一些人對馬克思學說所做的片段的、不確切的表述不同,李大釗的這篇文章,對馬克思主義學說已經做了相當完整的介紹和比較確切的闡釋。”[20](21)李大釗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向社會傳播馬克思主義。他在輪值編輯《新青年》時,特意將第六卷第五號作為“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幫助北京《晨報》副刊開辟馬克思研究專欄;利用馬克思誕辰、十月革命紀念日等時機,撰寫文章介紹馬克思主義和蘇聯人民革命的成就,介紹列寧、國際工人運動以及巴黎公社歷史等。

陳獨秀不僅倡導學習馬克思主義,且帶頭在《新青年》《向導》《前鋒》等黨報黨刊上發表了不少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920年5月,陳獨秀把《新青年》第七卷第六號編成特大號“勞動節紀念號”,“成為《新青年》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第一個里程碑”。[14](6)同年9月,中共最早組織上海發起組將《新青年》改組成自己的機關刊物。從此,“該刊作為黨中央的機關刊物,成為中國第一個從民主主義報刊發展成為無產階級性質的報刊”,[22](143)一如既往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直至終刊。

正是在《新青年》的影響下,全國各地進步報刊紛紛跟進,掀起了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新思潮,一批新型報刊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據統計,五四運動后的一年中,這類新出版物多達400余種。”[14](6)1920年11月,上海黨組織創辦半公開的《共產黨》月刊,介紹共產黨的基本知識以及共產國際、各國共產黨的情況等。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還利用公開發行的報刊,如上海的《民國日報》副刊《覺悟》、湖北的《武漢星期評論》、濟南的《勵新》半月刊、廣東的《群報》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為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其階級覺悟,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了一批通俗的專門供工人閱讀的刊物,如上海的《勞動界》、北京的《勞動音》《工人周刊》、廣州的《勞動者》、濟南的《濟南勞動月刊》等。

不僅如此,在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傳播中,一些留學日本的進步青年也紛紛加入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隊伍中。如留日歸來的楊匏安在廣東《中華新報》發表文章,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經濟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留日學生李達翻譯出版《唯物史觀解說》《社會問題總覽》《馬克思經濟學說》等著作并撰寫相關理論文章。[20](21-34)不僅壯大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的力量和陣營,且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3. 凝練出鮮明的辦報主張和新聞思想

中國共產黨創建早期,一些報刊活動家興辦各類政治報刊不只源于對報刊業務的酷愛,更是出于對新聞傳播事業的理想追求。由于彼時的新聞傳播事業又是與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覺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以至追求思想進步的報刊活動家們無不懷揣著強烈的政治愿景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投身于新聞傳播事業。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凝練出一系列具有鮮明革命色彩的辦報主張和新聞思想。這些辦報主張和新聞思想是真理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具體表征與呈現。

(1)重視報刊輿論的先導作用。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中,毛澤東和陳獨秀尤為重視報刊輿論的先導作用。毛澤東在從事新聞傳播工作之時便深知報紙的作用,認為報紙不僅應代表輿論,更要善于“立在社會之前,創造正當之輿論,而納人事于軌物”,[23]倡導組織報紙和廣大讀者“傍著活事件來討論”。在領導湖南自治運動時,毛澤東在肯定輿論先導作用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出理論的宣傳鼓動“應繼之以實際的行動”,否則“仍舊只在報紙上好看,或在口中好聽,終究不能實現出來”,[24]即報紙輿論要與實際改造結合起來,不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地步。陳獨秀較早接受了西方民主輿論思想的影響,他曾在《國民日報》的發刊詞中寫道:“將圖國民之事業,不可不圖國民之輿論。”可見,他對輿論的認知是較為超前和深刻的。然而,當社會普遍認為制造輿論是報刊的重要功能和職責時,其又在《新青年》上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新觀點:“本志宗旨,重在反抗輿論。”[25]只不過他所反抗的輿論是指那些不合理的輿論。他認為,合理的輿論固然造成過事功,但不合理的輿論卻造成過許多罪惡,因此“反抗輿論比造成輿論更重要卻更難”。言下之意,要對輿論進行合理的甄別與引導,切不可聽之任之,隨波逐流。這說明在陳獨秀的思想中,發揮輿論先導作用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2)遵循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都大力倡導報刊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其中捍衛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原則是其思想共識。1922年12月12日,李大釗在北大新聞記者同志會成立大會的演講中指出:“新聞是現在新的、活的社會狀況的寫真。”[26]認為新聞就要“把日日新發生的事件”迅捷地報告出來。其中,“寫真”是運用唯物論的反映論觀點,“新”“活”“寫真”體現出新聞的時效性、可讀性、真實性三大特點。這一定義代表了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人對新聞認知的新水平。毛澤東歷來主張報紙“要根據事實說話,不可專談空洞的大道理”。[27]他在《〈政治周報〉發刊理由》中充分論述了革命報刊要用事實粉碎謊言的思想。在揭露國民黨右派制造謠言誣蔑廣州國民政府時,他在《政治周報》發刊詞中嚴正宣稱,要“向反革命派宣傳反攻”,“我們反攻敵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辯論,只是忠實地報告我們革命工作的事實”,并強調“《政治周報》的體裁,十分之九是實際事實之敘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對于反革命派宣傳的辯論”。[13]他在主持《政治周報》期間,用“劃然開一新時代”的有力事實的報道,擊破了一個個反革命宣傳的謊言,這就是毛澤東用事實說話的新聞思想。周恩來將“考以真實”視為新聞的第一原則,同時也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在辦報過程中強調新聞的實地采訪活動。他的54篇旅歐通訊就是其“求其真相”“據實直書”新聞思想的結晶。

(3)強調報刊的喉舌功能。李大釗、周恩來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中率先強調報刊具有喉舌作用的報刊活動家。1913年,李大釗在《文豪》一文中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實和狀況的不滿:“中土不造,民德淪喪,天理人紀,蕩然無存,憤世者已極厭世之懷”,應“大聲疾呼,以喚醒眾生于罪惡迷夢之中”。1916年,當被邀去北京辦報時,李大釗就把這份報紙取名為“晨鐘”,意為“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此舉標志著李大釗關于報紙具有救人救世喉舌作用觀念的初步形成。為發揮報刊在教育青年、引導青年中的積極作用,李大釗把《晨鐘》定位為“青年之舌”,并要求該報扮演“高撞自由之鐘,以助其行進之勇氣”的角色,擔當起“青春中華之創造”的歷史使命。[28]周恩來在主編天津南開大學《校風》時,認為報刊是“木鐸所司,千人喉舌”。當國家尚處于災難之中,他把報刊視為表達言論的工具,“不得不言,不忍不言,心所理危,不敢不告,言之以資諸君警醒耳”。[22](165)在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時,周恩來認為報刊是“集世界的大事,作有系統的記載,引著國人注重世界大局的潮流,打破狹隘的國家范圍……選錄翻譯各種有關世界新潮流的討論同主張,供給現在正求解放的中國”。[29]這正是他1920年11月為尋求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毅然赴法勤工儉學時,擔任《益世報》特約記者,且采寫了大量旅歐通訊的緣故和出發點。

(4)明確報刊的戰斗精神與報格。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早期,作為思想啟蒙和精神引領的旗幟,以《新青年》為代表的一批黨報黨刊始終行走在追求真理、捍衛真理、傳播真理的前沿地帶,表現出大無畏的戰斗精神和無私的革命品格。《新青年》創辦過程中,無論是遭到軍閥政府的威脅迫害,還是受到頑固勢力的謾罵攻訐,或遇到自己營壘的冷槍暗箭,以陳獨秀、李大釗等為代表的報刊活動家、理論家皆義無反顧,為傳播真理而不懈斗爭。“他們認定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是一件極偉大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30]為表示擁護民主與科學,陳獨秀堅定地寫道:“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要“舉世非之而不顧地把真理說出來”。[31]面對當時社會的種種非議和責難,陳獨秀堅稱:“雖冒毀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惜。”李大釗辦報著論,以“百折不撓、獨立不倚之勇氣,以與艱難、誘惑相抗戰”,[26]從不畏懼權勢,只認得真理的權威。毛澤東主張報刊應有戰斗風格,他在主編《湘江評論》時稱:“我們的信條是什么都可以犧牲,唯宗旨絕對不能犧牲!”在兩報被反動軍閥相繼查封后,他堅持在報刊上撰寫評論,繼續倡導反帝反封建的“六不怕”(即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軍閥不要怕、資本家不要怕)的戰斗風格,極力推崇陳獨秀等創辦的《共產黨》月刊,稱之為“頗不愧‘旗幟鮮明四字”。[32]無論是他撰寫發表的《致〈大公報〉記者盾書》,規勸《大公報》記者改變旁觀者立場,還是冒著嚴寒徒步700多里走訪農村和農民,揮筆寫就的那篇厚重扎實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些思想和行動均成為黨報黨刊工作者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我國現代新聞史上杰出的記者、編輯鄒韜奮,在為《生活》周刊被封閉提前準備的文章中所寫的“寧為保全人格報格而決不為不義屈”,[33]就是這些中共報刊活動家英雄氣節的真實寫照。

三、如何傳播: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傳播真理的功能性建構及其觀照

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在宣傳民主與科學、傳播馬克思主義、提出鮮明的辦報主張和新聞思想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及其實施路徑,已成為黨報黨刊百年發展史上一筆寶貴的經驗和精神財富。對它們在傳播真理上的功能性進行梳理和探討,可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黨報黨刊工作帶來啟示,提供參照。

1. 時代化:黨報黨刊要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引領時代新潮流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傳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陳獨秀、李大釗等為代表的初具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雖立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但已分明聆聽和感受到共產主義運動的鏗鏘足音。他們在近代報刊思想家康有為、梁啟超所辦的維新派報刊影響下,“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學術,粲然可觀,茅塞頓開,覺昨非而今是”,[34]開始興辦民主革命報刊,從此揭開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宣傳馬克思主義新的一頁。1915年9月,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號發刊詞中敬告青年:“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35]這一宣言書無異于洪鐘大呂,振聾發聵,給國人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新青年》對民主和科學的宣傳,驚醒了無數尚處于蒙昧狀態中的中國青年。覺醒后的讀者禮贊勇立時代發展潮頭的《新青年》在“公理消沉,邪說橫行”之時,能夠“獨排眾議,力挽狂瀾”,是社會進入一個新時期的“黑室明燈”“空谷足音”,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共產黨早期上海黨組織改組后的《新青年》,作為黨的理論刊物,更是名正言順地成為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輿論陣地。共產國際駐華代表馬林曾這樣高度評價《新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陳獨秀辦的《新青年》“曾是中國的思想中心”,“開創了一個以翻譯我們的文獻為主進行共產主義宣傳的時期”。[8](452)1918年11月,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陳獨秀在《每周評論》上撰文指出:“歐洲各國社會主義的學說,已經大大地流行了,俄德和匈牙利,成了共產黨的世界。這種風氣,恐怕馬上就要來到東方。”[36]由此可見這些報刊活動家的遠見卓識。

《向導》周報是中共成立后的第一份政治機關報,它的創辦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已從一個宣傳主義的團體成長為領導中國革命的獨立政治力量,正式登上中國的政治歷史舞臺。《向導》的貢獻在于:一是在國人中宣傳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幫助國人認清了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二是站在輿論指導的地位上,與反動思想進行斗爭,抵制了其對國人的影響與侵襲,從思想上為民主革命的發展掃清道路。因此,被譽為中國黑暗時期的“一線曙光”,是民眾生活的“寒暑表”“中華民族的福音”,是“兩千年來歷史破天荒的榮譽作業”,[22](179)其影響和地位由此可見一斑。總之,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活動家的時代化思想體現在他們對新時代的前瞻性和把握性上。

2. 中國化:黨報黨刊要堅持把真理傳播與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相結合

在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報刊宣傳中,曾一度出現過脫離中國國情的“童子師式”宣傳、分析和研究的錯誤傾向,既沒有真正分析中國實際狀況而宣傳主義的主觀愿望,更缺乏主動創造怎樣中國化地宣傳主義于一般群眾中的做法。[37]瞿秋白最早主張馬克思主義宣傳要中國化:“革命的理論必須和革命的實踐密切聯結起來,否則理論便成空談。”[14](31)于是,對這些現象和做法,他一針見血地提出批評并及時予以糾正,避免在黨內宣傳中發生更大的宣傳偏差。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活動家,大多意識到真理傳播必須與解決中國的社會現實問題相結合這一問題的重要性,紛紛把西方理念的中國化、本土化移植和改造放到宣傳工作的首位。《共產黨》月刊在創刊詞中就明確了自己的三條宣傳方針:一是宣傳有關中國共產黨建設的情況;二是著重論述探討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三是向工農兵大眾灌輸馬克思主義,報道國內工人運動的發展。[14](8)此方針體現出真理傳播與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結合。惲代英認為,革命報刊是黨“團結民眾的手段”,通過新聞宣傳“一同改造世界”。瞿秋白作為《晨報》《時事新報》的特派記者赴蘇俄采訪,目的就是“求一個‘中國問題的相當解決,略盡一份引導中國社會新生路的責任”。[38](8)他在《〈新青年〉之新宣言》中提出,要以馬列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研究宣傳中國現實的政治經濟狀況,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為改造社會而求真理”。歷史一再表明,如果這些理論不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徒有光鮮的外表,就無異于空中樓閣,不著邊際,不接地氣,無所依傍,最終也不會有任何生命力。

3. 青年化:黨報黨刊要具有前瞻意識,善于動員社會未來力量

誰擁有青年,誰就擁有未來。青年一代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有生力量,黨報黨刊把青年一代知識分子作為自己的宣傳和教育對象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此舉體現出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活動家高瞻遠矚、洞察未來的開闊胸襟和戰略眼光。1915年9月,在《新青年》創刊號上,陳獨秀就把刊物定位為“改造青年思想,輔導青年修養”,旨在喚醒青年人的思想覺悟,發揮報刊的思想啟蒙教育作用。他在主編《新青年》時敬告青年讀者:“政治問題往往關系國家民族根本的存亡”,青年學生對此應有“徹底的覺悟,急謀改革”。他認為,“若夫博學而不能致用,漠視實際生活之涼血動物,乃中國舊式之書生,非二十世紀之新青年也”,[14](48)鼓勵青年學生做新青年。李大釗在主編《晨鐘》時,以“青年之友”“青年之舌”為職志,激勵青年為再造青春中華而奮斗。他希望《晨鐘》能夠“厚青年之修養,暢青年之精神,壯青年之意志,礪青年之氣節,鼓舞青春中華之運動,培植青春中華之根基”。[28]瞿秋白在《〈新青年〉之新宣言》中要求《新青年》要由淺入深,有系統、有規劃地向革命青年及勞動平民提供“社會科學的根本知識”。[38](10)惲代英將《中國青年》定位為“為中國一般青年服務”,是供給青年人的“忠實的友誼的刊物”,致力于引導青年走向“活動的”“強健的”“切實的”道路。他認為青年工人是革命的先鋒隊,呼喚知識青年“到民間去”。當然,在主編、創辦這些革命刊物時,這些報刊活動家本身也是青年人。如1919年毛澤東在長沙主編湖南學生聯合會機關刊物《湘江評論》和其后主編原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生會的《新湖南》周刊時,1914年周恩來在天津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機關刊物《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和1919年在南開大學主編學生刊物《校風》時,也都是革命青年,他們以實際行動感化和帶動周圍的青年人。

4. 大眾化:黨報黨刊要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拜人民為師

作為大眾化傳播媒介的黨報黨刊,以及從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新聞工作者,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辦報辦刊,“躲進小樓成一統”終究會被社會和受眾所拋棄。一方面要深入社會一線,親身感受社會的變化和發展,老百姓的冷暖與訴求;另一方面要力求文字通俗易懂,使用曉暢明白的語言進行宣傳和傳播,讓群眾容易接受和理解。實際上,黨報黨刊大眾化、群眾化這一優良傳統在建黨早期就已初步形成了。1904年,陳獨秀在創辦《安徽俗話報》時曾說,“我們做報的人就算是給大家打聽消息的人”,要使大家“得點實在的信息”“懂得點學問”“通達些時事”“免得大家躲在鼓里,外面事情一件都不知道”。他還提倡報刊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各項深淺的學問,用通行的俗語講出來,好教我們安徽無錢多讀書的人,看了這種俗話報,也可以長點見識”。[39]毛澤東在領導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工作時曾批評說:“偏于市民,缺于通民;偏于文字,缺于圖畫”是當時報刊的一大通病。他主張黨報評論的文字要“容易為群眾所了解,而非專為少數人所閱覽”。[40]中國共產黨黨報史上第一份日報《熱血日報》是一張通俗的政治性、鼓動性很強的小型報紙,由瞿秋白主編,其副刊《呼聲》刊載的評論、通訊和文藝作品等具有通俗化、群眾性特色。瞿秋白倡導黨報文章要盡可能通俗化,使群眾喜歡看,看得懂。“他號召報刊工作者放下架子,虛心地向群眾學習,時刻不可忘記無產階級報刊是給廣大的工人、農民看的。”[41]只有這樣,黨報黨刊才能真正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把黨的意志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正因如此,瞿秋白經常深入工人中調查研究,許多群眾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推銷該報,不少人還自動捐款支持其出版發行。蔡和森主編的中共中央政治機關報《向導》,在發刊伊始就注意繼承和發揚黨聯系群眾的作風,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開辟“讀者之聲”專欄,刊登大量讀者來信來稿,體現出強烈的讀者意識、群眾觀念,在黨的新聞事業史上開創了民主辦報的先河。

結語

從主體性建構與功能性建構兩方面看,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是在中國的政治、思想、文化尚處于令人窒息的黑暗與沉悶的狀態中不斷孕育、成長和壯大起來的。無數仁人志士和報刊政論家、活動家懷揣思想啟蒙和新聞救國的偉大理想,積極投身于辦報辦刊的事業之中,熱情擁抱、謳歌民主和科學,深刻闡釋和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不斷凝練出自己的辦報主張和新聞思想,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尤其是厚植中國共產黨的黨報黨刊思想,開創了中國新聞傳播事業的新局面。作為黨報黨刊新聞傳播事業的開篇之作,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對真理的傳播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新聞史上充分發揮了主體性建構與功能性建構的積極作用,成為新時代黨媒發展的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遺產。

參考文獻:

[1] 趙永峰. 法蘭克福學派論爭:從阿多諾主體性到哈貝馬斯主體間性——以哈貝馬斯普遍語用學為例[J]. 重慶社會科學,2020(7):121-130.

[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5.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15.

[4] 本書編寫組. 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

[5]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36.

[6]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列寧全集:第1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3-94.

[7]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列寧全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8]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第一研究部. 共產國際、聯(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17—1925)[G].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9] 丁柏銓,雙傳學.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與實踐[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87-88.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上(1921—1949)[G]. 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21.

[11] 惲代英. 惲代英文集:下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41-744.

[12] 瞿秋白. 新青年之新宣言[J]. 新青年,1923(1):1.

[13] 毛澤東. 《政治周報》發刊理由[N]. 政治周報,1925-12-05(001).

[14] 鄭保衛. 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史[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5] 陳獨秀. 一九一六[J]. 青年雜志,1916(1):4.

[16] 任建樹,張流模,吳信忠. 陳獨秀著作選:第二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06.

[17] 戴元光. 中國傳播思想史:現當代卷[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86.

[18] 王樹棣,楊淑娟,張重華,等. 陳獨秀評論選編:上冊[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463.

[19] 張家康. 毛澤東與陳獨秀[J]. 黨史天地,2007(5):12-15,26.

[20]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M].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

[21] 李大釗. 法俄革命之比較觀[J]. 言治,1918(3):1.

[22] 馬藝. 中國新聞傳播史論[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

[23] 松本君平,休曼,徐寶璜,等. 新聞文存[M]. 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7:286.

[2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 毛澤東早期文稿[M]. 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517.

[25] 陳獨秀. 陳獨秀文章選編(上)[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127.

[26] 李大釗. 在北大新聞記者同志會成立會上的演講[N]. 晨報,1922-02-14(003).

[2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64.

[28] 李大釗. 晨鐘之使命[N]. 晨鐘,1916-08-15(001).

[29] 周恩來. 本報繼續出版的布告[N]. 天津學生聯合會報,1919-10-07(001).

[30] 方漢奇,張之華. 中國新聞事業簡史[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31] 陳獨秀. 陳獨秀文章選編(下)[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614.

[32] 毛澤東. 毛澤東書信選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5.

[33] 鄒韜奮. 與讀者諸君告別[N]. 生活周刊,1933-12-16(001).

[34] 陳獨秀. 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J]. 新青年,1916(2):1.

[35] 陳獨秀. 敬告青年[J]. 青年雜志,1915(1):6.

[36] 陳獨秀. 綱常名教[N]. 每周評論,1919-04-06(001).

[37] 中共中央書記處. 六大以前——黨的歷史材料[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24-725.

[38] 瞿秋白. 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一卷[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39] 任建樹,張流模,吳信忠. 陳獨秀著作選:第一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3.

[40] 關于黨報決議案[N]. 政治周報,1926-04-10(001).

[41] 胡正強. 中國現代報刊活動家思想評傳[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153.

Dissemination of? Truth: The Subjectivity and Functiona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in the Early Years

SHEN Zheng-fu(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China)

Abstract: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 there were numerous great figures with lofty ideals especially the political commentators and revolutionaries, who had the desire of enlightening people's minds and the great ideal of saving the nation by journalism. They actively devoted to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publishing business. They enthusiastically praised and promoted democracy and science. They also profoundly interpreted and widely spread Marxism. In the meanwhile, they gradually formed their own ideas of newspaper publishing and journalism of the CP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ity and functionality construc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PC, the dissemination of truth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was mainly based on the ideas of Marxist Party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nd thei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orting through and exploring their methodology in disseminating truth will enlighten us and provide us with suggestions to move forward and improve the CPC's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publication practice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dissemination of truth; subjectivity; functionality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va| 成人午夜天|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在线91|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a毛片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亚洲精品777|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她的性爱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青青久久91| 国产精品页|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91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亚洲精品另类|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欧美性精品| 天天爽免费视频| 国产毛片网站|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98超碰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成人在线天堂| 在线色国产| 欧美性久久久久| 无码免费视频| 午夜福利网址|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永久视频|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97国产在线视频|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ⅴ天堂|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欧美区一区|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尤物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不卡|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