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丹


摘 要: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應積極促進小學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與聯系,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得到提升。而單元整體設計是英語學科的主要教學模式之一。以深圳一年級滬教版《牛津英語》教學為例,在進行單元整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跨學科融合的實例研究。
關鍵詞:小學低段英語;跨學科;單元整體教學;實例研究
鐘啟泉教授指出:“‘核心素養—課程標準(學科素養/跨學科素養)—單元設計—課時計劃是環環相扣的教師教育活動的基本環節,其中,單元設計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心所在和永恒的主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設計是撬動課堂轉型的一個支點。”單元整體設計逐漸成為英語學科的主要教學模式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打破學科的界限,以核心素養為目標,著眼于學生各年齡段的整體發展目標,融合其他學科內容,不僅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一舉兩得。跨學科教學是指以一個學科為中心,在這個學科中選擇一個中心題目,圍繞中心題目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展開對所指向的共同題目進行加工和設計教學。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應該緊緊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征,創新課堂教學,將所學的學科知識進行串聯,實現知識之間的交叉滲透,將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的經驗完美結合,真正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深圳所使用的滬教版《牛津英語》是單元整體設計的典型。該教材編寫的理念是“模塊建筑式體系”,即教材各模塊之間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確保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螺旋式上升。同一模塊主題在不同年級循環出現,但是角度不同,各有側重,確保教學內容復現和循環,同時又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提升。筆者以滬教版牛津英語的《英語口語交際 一年級上冊》中Module 3 Unit 7 Lets count為例進行分析。
一、研讀教材、目標分析
《英語口語交際 一年級上冊》一共分為4個模塊,分別是“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you”“Module 2 My family, my friends and me”“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Module 4 The world around us”,本課的內容是Module 3第三模塊中的第一個單元,前3個單元分別從認識自我——認識家庭朋友——地域活動幾個方向出發,引導學生從自我到他我到社會活動的認識,逐級遞進,Unit 7 Lets count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將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信息相聯系。
二、研究學生、分析學情
學生剛進入一年級,需要適應課堂,一節英語課中變換多種形式的活動,才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劃分中的前運算階段。
筆者對該階段的其他學科學習情況進行了一定研究。語文方面,學生對中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有一定的了解;數學方面,一年級學生已經能較熟練地數出在20以內的物體個數,會比較簡單的加減法;音樂方面,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音律節奏感,了解簡單的歌曲創編的方法;美術方面,學生會進行涂色、繪畫和描繪簡單的思維導圖;體育方面,學生具備較好的肌肉力量,明白隊列要求和報號;這對進行學科融合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下面筆者就通過九宮格的方式明確整體單元設計。(見上頁表)
以上的跨學科單元整體設計都圍繞著主題Lets count來進行文本重構。重構文本中引入中國傳統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并根據本模塊和單元的語言功能要求對跨學科內容進行交叉融合。一方面可以激發低年段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系統地、循序漸進地學習新的詞匯和核心句型;另一方面可以喚起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經驗和背景,利用頭腦中的已有圖式來促進新知識的學習。
三、單元設計整體思路和依據(見圖1)
四、單元教學安排(課時、內容)(見圖2)
五、具體課堂實施
語文與英語的融合——在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再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體會人類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敢于挑戰的精神。
數學和英語的融合——數學是一門思維課程,在與工具性的人文課程相結合的過程中激發學生使用英語思維去解決數學問題。而數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將數字聯系生活,可以讓學生明白語言的實用性,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用英語表達的習慣。
體育和英語的融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課堂上的注意時間不會太持久,把體育中的游戲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體育鍛煉。
音樂和英語的融合——學生對音樂有種天然的親切感。神經生理學者在研究中發現,聽唱歌曲不僅可以舒緩學生的學習情緒,甚至還能在刺激中激活右腦神經細胞,進而產生高度興奮,帶來顯著的學習快感與享受。
美術與英語的融合——美的享受,思維的發展。學生通過手筆的描繪數字的思維導圖,促進右腦的發展,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信息技術和英語的融合——在英語學科學習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眼、耳,通過豐富的圖片、視頻、課件等信息技術資源刺激學生的感官,全方位開展學習。
六、課程評價
本單元的跨學科單元整體設計考慮了英語學科的單元整體目標,從學科的單元整體目標出發,結合學生已有的學科經驗和生活經驗,對文本進行了再構整合,融合了多學科的學科知識和內容,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七、結束語
跨學科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對英語學科的教師提出了考驗和挑戰,全球化背景下的學習不再是單一的學習,而是多維度、多方向的學習,學科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對各學科資源、教學方式、教學媒介等進行有效借鑒和利用,充分發揮和挖掘各學科的價值,不再簡單地進行學科之間的相加,而是將它們有機地整合為一個整體,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單元設計:撬動課堂轉型的一個支點[J].教育發展研究,2015(24).
[2]顧園園.“學科整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0(06).
[3]朱浦,祁承輝.小學英語:落實教學基本要求——優化單元整體設計,關注單課有效實施[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7(06).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