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觀生

編者按:他,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1年來,一直以勤勉的工作表現、優異的教學水平贏得師生和家長的擁戴。他,虛心、善學、多思、創新,積極參加新課程改革,刻苦鉆研教學業務,多次在各級教學觀摩會上作示范教學,反應熱烈、好評無數、獲獎無數。他,便是扎根山區、在清遠市初中物理教學界有較高知名度的廣東省特級教師——鄧德堅。
鄧德堅,廣東省特級教師,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南粵十佳優秀科技教師,清遠市山村優秀教師,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初中物理名教師培養對象,廣東省名師工作室顧問,韶關學院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兼職教師,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專家成員,廣東省科技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理事,清遠市教育科研指導專家,中國教育學會物理專業委員會會員。
一、虛心求學,創生智慧
剛從大學畢業的新教師,滿懷憧憬。然而,其中不乏沒有做好當教師的心理準備就踏上了講臺,對教師職業的認識還很模糊就進了校園的例子。新教師面對不理想的待遇、現實的人際關系而導致專業思想不穩固的現象較普遍。鄧德堅老師認為,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必須堅定職業操守和教育信仰,不能簡單地把教師當成謀生的職業,否則,專業成長的生命力將缺乏持續的動力,并很快產生職業倦怠。這既是對學生的傷害,也是對自己專業成長的不負責任。
在教學期間,鄧德堅老師主要進行現代班集體建設研究、物理學法指導研究。當時,鄧德堅老師采取的成長方式主要是:多讀書,注意模仿和借鑒他人所長。為此,鄧德堅老師每年自費訂閱十多種教育以及物理教學期刊,通過書信與一些物理教育專家建立了聯系。鄧德堅老師第一次開展的課題研究是“新課程下物理如何進行跨學科教學”。為了加強學生的常規管理,強化學生的養成教育,結合初中生的特點,加強班級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在此期間,鄧德堅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從教31年,堅守“立德樹人”的信念,在民族山區學校工作31年,育得桃李芬芳。走向三尺講臺,就是走向了平凡,走向了對教育的無限熱愛。31年來,既是當教師的31年,又是當學生的31年。鄧德堅老師虛心請教,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認真總結教育教學規律。他常說,教師的勞動是創造,不可墨守成規,必須在改革中闖出一條新路,形成自己的特色。對他而言,沒有上下班的概念,更多的是充分利用時間,鉆研教材,解讀新課程標準,確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深邃的自我反思,創生教育智慧,形成了“簡約、張揚個性”的教學風格。在鄧德堅老師的物理課堂上,經常看到學生沉浸在美的畫面、詩的意境和愛的懷抱之中,學生在扎實有效地學習語言,體驗著誠信的品質、創新的精神,改變以能力訓練代替心靈感受的僵化模式。
自參加工作以來,鄧德堅老師多次放棄珠三角的高薪報酬,在山區家鄉精心培養每一位學生、每一位老師。他創設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實驗教學情境,“教”與“學”相互促進,課堂氣氛活躍,教研氣氛濃厚,獲得了學生和老師的普遍認可與好評。“回歸科學建構和諧陽光學習共同體,努力朝著教育理想不斷前進”。他長期堅持磨煉自己的教育教學內功,認真進行課題研究,不斷提升教學技藝。為充分發揮“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和省市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他在省、市、縣、校的教研觀摩活動中展示公開課和專題講座50多場次,如《機械功》《電磁鐵與自動控制》《物理跨學科滲透題》《電學中考專題復習課》《鄉村教師的專業成長策略》《體驗式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名師工作室的建設與思考》等示范課和專題講座,以獨特的教學見解、新穎的教學角度、張弛有度的教學結構和靈活扎實的教學風格贏得師生的好評,為其他教師做出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示范。鄧德堅老師用任教時光的點點滴滴,在大山教育界里留下詩和遠方。
二、境界高遠,師長風范
在民族中學22年,鄧德堅老師幾乎年年擔任畢業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就算是最近幾年,擔任了教導處主任,也沒有離開過所深愛著的物理教學課堂,依然是畢業班的物理把關教師。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不能脫離講臺,否則就是徒有虛名。于是,鄧德堅老師勤懇、不缺課,辛勤地耕耘,還以獨到的眼光,發掘、扶持、培育出一個個后起之秀。擔任教導處主任一職時,抓中心、務正業,深入教學第一線,抓第一手材料,把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放在首位,以優化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作為工作重點。為此,鄧德堅老師經常親臨課堂,聽課、調研,對教師的課堂狀態進行全面的了解,對學校的教學工作作出及時而比較準確的定位,在教學實踐中,指導老師提高教學水平和參賽水平,加強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讓教師最大限度地得到自我實現,同時也為校爭光。鄧德堅老師多年以來,默默奉獻,用愛心改變每一個學生,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同事。
三、春華秋實,碩果累累
2010年開始,鄧德堅老師擔任中國教育學會物理專業委員會會員,致力于通過搭建平臺,培養青年教師,建設專業和諧的教研團隊。2013年,鄧德堅老師被評為清遠市第二批教師工作室主持人,2015年—2020年又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從教育的前臺走向幕后,“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優秀”成為創建教研團隊時最深的感受。“打鐵還需自身硬。”省市工作室主持人是領頭羊,不但功底要好,研究能力也要強。鄧德堅老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閱讀大量的教育書籍,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他在2006年主持申報的《新課程下初中物理如何進行跨學科滲透教學》縣級課題成功結題。在2008年1月申報的《民族地區初中物理“學困生”轉化的策略》的課題獲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育專業委員會通過立項。2010年12月申報廣東省級課題獲得立項。他把課題研究工作與日常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鄧德堅老師認真撰寫研究的中期報告和結題報告,2010年12月,《民族地區初中物理“學困生”轉化的策略》課題順利通過驗收,并于2011年4月獲優秀課題成果一等獎和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所取得的成果對提高民族地區物理教學水平具有廣泛的應用與推廣價值。
鄧德堅老師從教31年,共撰寫教育教學論文70多篇,在物理教育國家核心刊物《中學物理》發表《讓學科競賽回歸課堂教學》《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高潮的創設》《初中學生物理計算題解題困難的分析與對策》等教學論文10篇。在《中學物理》《中學物理教學參考》《中小學教材教法》《當代教育參考》《湖南中學物理》《清遠教育》《連山教研》發表論文10多篇。撰寫的論文8次獲國家級、省級、市級優秀論文獎。《物理教學必須加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獲2007年全國第14屆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民族地區初中物理學困生厭學的原因》一文獲全國優秀論文二等獎;《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STS》一文獲全國優秀論文三等獎;《物理新課程教學的新對策》《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方法》分別獲2007年、2009年廣東省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獨行快,眾行遠。”一個專業和諧的團隊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孵化場,作為一名學校教研組組長、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一線教師的引領者,鄧德堅老師和學員一起開展了跟崗學習和外出學習送教下鄉等活動,從新課程理論的學習,到實驗實踐操作,從磨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教學活動,到寫論文、做課題的指導,經驗的分享,思想的碰撞,及時地給予年輕老師前沿教育資訊和具體指導,更是把專家學者的理論轉化成日常教學行為,在日常的教學研討中多次指導老師以科研促教研,使教研活動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年輕老師能夠在自主、和諧、持續的發展平臺上不斷地學習成長。鄧德堅老師始終把關心、幫助青年教師成長當作工作的目標,學員們的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培養了一批中學物理的青年教學能手和省市級骨干教師,同時也帶動和影響著周圍鄉村學校的教育。
鄧德堅老師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所教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縣前茅,在山區同類學校中脫穎而出,合格率、平均分、優秀率都超出縣平均成績的20個百分點以上。2009—2020年中考物理成績創歷史新高,連續多年物理中考單科狀元是他任教的學生。同時,他非常重視學困生的轉化,為了不讓一名學生流失,積極主動與學困生交流,鼓勵學困生好好學習,讓一大批學困生的物理成績快速提高。
近年來,鄧德堅老師在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應用物理知識競賽中,朱澄洋、陸華文同學獲市一等獎,10多人獲市二、三等獎。此外,還有100多人獲得縣級、校級一、二、三等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鄧德堅老師在2005年、2009年被評為清遠市優秀指導教師,2002年獲連山縣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物理科二等獎,2007年被評為清遠市優秀學科組長,2016年所帶領的物理科組評為廣東省優秀示范教研組。工作以來,被授予清遠市山村優秀教師、縣先進教師、先進班主任、南粵“十佳優秀科技教師”、育苗工程“園丁獎”、縣優秀指導教師等稱號。2008年、2010年均獲連山縣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連山縣“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2011年和2017年獲清遠市教育教學成果獎、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2012年評為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初中物理名教師培養對象。2018年評為廣東省特級教師和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
在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首批理科名教師培養對象和廣東省中小學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通過7年的培訓和學習,收獲頗豐。鄧德堅老師深深體會到: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應該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過程,這是教師自省和反思而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態度上的個人成長或自我實現;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這是學校或其他部門開展的各種提升專業的學習活動或培訓活動,以期促使教師達到教師專業標準,促進教師專業成熟。
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取向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物理學科專業知識、教育知識的廣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練程度;二是基于物理教育教學實踐的反思、認識和提高,是建立在對教師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逐漸積累而成的富有個性的教育實踐的見解與創意;三是物理教師專業發展不僅要通過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為重要的是,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發展文化與模式。物理新課程中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標志是:確立了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教學信念;構建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教學風格;形成了駕馭新課程教學的有效經驗、教育智慧;具備了校本課程開發的知識和能力;產生了很多個性化的教學故事和案例。
鄧德堅老師認為,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應當知道,所教的書不僅僅是物理,其中有著比物理知識更加完善、更加寶貴的東西,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和方法。教師要不斷挖掘物理教材中的這些內容,并把它滲透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逐步養成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自然科學學習的良好習慣,使認識思維方式同時得到升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成熟。這樣,就能提升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我將繼續扎根山區,上學生喜歡的課,奉獻教育,做一名幸福的教師。”鄧德堅老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