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中媛 尹夏楠
本文以2015—2019年我國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為研究對象,基于描述性統計,初步檢驗和回歸分析等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研究,系統地研究了資源分配、研發投入和企業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對于我國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來說,企業傾向于輕資產化資源配置會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影響;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與企業生產經營績效呈現“U”型關系,這意味著在前期,研發投入會抑制企業績效,而在后期企業在研發活動上的投入會對企業績效產生顯著的積極作用。
在此基礎上,本文將樣本整理后進行實證檢驗,進一步研究企業資源配置、研發投入和企業績效三個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最后根據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希望能夠為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比例提供一定參考。
學者們對資源配置、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進行了豐富的研究,但由于選取樣本或選取指標等存在差異的原因,研究結果并沒有達成共識。如果把不同行業的數據放到一起研究可能很難得到統一的結果,所以按照不同行業對資源配置、研發投入和企業績效進行研究可能會更加合理。戰略性新興企業能夠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可以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減少資源浪費和產能過剩的現象,同時還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革命性力量。發展戰略型新興企業已然成為應對金融危機、成功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的必要選擇。學者們所研究的時代背景和經濟環境與如今已經不盡相同,雖然可以確認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都會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但是這二者的聯合影響還是有待研究。因此本文將對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的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進行系統分析,以期得出對企業績效影響的研究結果。
資源配置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企業各項資源之所以會有合理配置的需求,首先是為了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其次也是為了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為企業謀求更優秀的收益,獲得更好的盈利能力。企業績效的取得是通過企業所擁有的資產及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所決定的,僅獲得了資源并不足以使企業具備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和良好的績效表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才是重要的一環,基礎資源的合理配置能為企業奠定良好的績效基礎,重要資源的合理配置是企業獲利的關鍵,但是因為企業擁有的重要資源不止一種,比如人力資源、財務資源、無形資產等等,不同類型的資源配置模式、分配方式以及分配水平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強度和角度都存在差異。因此,企業對所有能夠影響績效的資源配置全部付出相同的關注度對企業成本來說是投入巨大的。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假設:H1:輕資產化資源配置對企業績效有積極影響。
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研發投入作為提升企業績效、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產品在市場上與其他產品的差異化和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從而能讓公司在市場上和行業內獲得顯著的競爭優勢,最終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研發活動其實并不會為企業帶來產出的增加,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提升主要是來自企業將研發活動轉換為研發成果后所帶來的績效的增加,由于研發活動自身存在的不確定性和耗時性,在研發活動初期不會很快地將研發活動轉化為成功地研發成果,因此研發投入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積累才能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影響。根據以上分析,提出假設:H2: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呈現U型關系。
資源配置、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企業利用輕資產化運營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應對來自產品市場和經營環境發生的變化,從而幫助企業經營風險下降,有利于企業績效的提升。同時,研發投入積累到一定程度后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也有利于企業績效的提升。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是否能夠聯合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呢?根據以上分析,提出假設:H3:輕資產化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有積極影響。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能夠代表一些重大前沿科技和最新的創新結果,在此基礎上,戰略性新興行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未來科技發展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體現我國經濟發展走向。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2015—2019年公布的相關研發和財務數據,歸納形成相關有效材料數據,并按照以下原則對樣本進行篩選整理:
1.剔除ST、PT等公司經營狀況波動較大,財務數據異常的特殊樣本。
2.剔除樣本期間數據不具有完整性、連續性,重要解釋變量缺失的樣本。最后得到137家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的面板數據。本文相關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通過stata15.1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模型設定
根據上文的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構建以下實證模型:

本文通過stata15.1對各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公式1顯示的是主要的解釋變量輕資產化程度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各主要控制變量與企業成長性之間的關系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
從回歸結果來看,輕資產化的資源配置與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的企業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回歸結果支持本文提出的假設H1。公式2的結果表現出企業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產生了明顯的抑制作用,說明了研發投入對我國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經過驗證U型關系后發現,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之間呈現U型關系,即研發投入在投入初期會對企業績效產生抑制作用,在后期一定范圍內研發投入能對企業績效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回歸結果支持本文提出的假設H2。
公式3在公式1和2的基礎上同時用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進行回歸分析,回歸結果表明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的交互項對企業績效具有明顯的積極影響,說明對于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來說,輕資產化資源配置和研發投入會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說明企業的資源配置越傾向于輕資產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越明顯,企業的研發投入越多,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越大,因此可以說明方程3的回歸結果支持本文提出的假設H3。
(北京聯合大學)
參考文獻:
[1]朱秀梅,李明芳.創業網絡特征對資源獲取的動態影響——基于中國轉型經濟的證據[J].管理世界,2011 (6) : 105-115.
[2]吳沁子,朱輝.企業R&D活動、高管特征與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J].中國商論,2020(03):145-148.
[3]張敏,童麗靜,許浩然.社會網絡與企業風險承擔——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5 (11) : 161-175.
[4]邵文武,楊進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對R&D投入的影響分析——基于門限效應模型[J].科技和產業 . 2020 , 20(02):1-5+69.
[5]ZHANG Y, LI H. Innovation search of new ventures in a technology cluster: the role of ties with service intermediar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31(1): 88 - 109.
[6]姚錚,胡夢婕,葉敏. 社會網絡增進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作用機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4): 13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