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瑩
近年來,大數據與應急管理相結合的應用已具有極高的覆蓋率,分析大數據視野下應急管理的研究現狀,不僅能探知過去的應用情況,也能為大數據時代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本文根據當前研究的基本概況進行篩選、整合、總結,對該領域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大數據與應急管理應用研究的四個方面的結論,包括研究質量、影響因素、研究趨勢以及現存問題,并認為未來的研究內容將更加全面、新穎且細化。
大數據為國家治理帶來了便捷性,應急管理是維護總體國家安全的重要途徑,大數據于應急管理中的應用將有利于轉變政府應急管理的方式、打造高效服務型政府、扭轉政府傳統思維、調整政府預警預測能力。近年來,將大數據和應急管理結合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因此,探清大數據時代下應急管理領域的研究脈絡趨勢不僅能把握大數據視野下應急管理的研究動態,也能為今后的研究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使得研究與應用齊頭并進、科學發展。
對于大數據和應急管理發展的研究均有質的提升
首先,大數據的發展迅速且極具突破性。自21世紀互聯網信息化正式走進人們的視野開始,大數據時代就伴隨著信息爆炸式的增長而來,并且發展勢頭不可抵擋,迅速應用于各大領域的研究和實踐。人們用大數據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并且將這種技術的發展與創新進行開發再利用,使之為人類發展服務。隨著大數據浪潮的涌現,關于它本身以及它在各個領域應用的研究就引起了無數學者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數據的研究主要是將其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或一種發現新知識的工具,而不是把數據本身當成研究目標。
其次,應急管理的發展逐漸走向制度化和完備化。2003年SARS事件、2008年汶川大地震、應急管理部成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幾個歷史節點一并開啟了我國應急管理研究的新紀元。我國應急管理工作理念也發生重大變革,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應對,從專項應對到綜合應對,從應急救援到風險管理。“一案三制”建設的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頒布、應急管理部的成立以及應急體制、機制、法制建設框架的形成,都體現了我國對于應急管理建設的重視。吸引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應急管理研究,使得我國應急管理的基礎性研究、體制機制研究、模型研究以及應用性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最后,二者的融合趨勢漸強。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以及信息化應用的普及,為充分應對各種應急管理事件提供一種有效的管理路徑,大數據在應急管理的不斷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應急管理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向之一。近年來,由于信息智慧化的發展、公共突發事件的頻發以及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使得其應用框架以技術和思維為主,為應急管理事前階段提供海量的數據處理應用,為應急管理事中階段進行管理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監管,為應急管理事后階段提供善后手段且進行整合分析與下一階段的預測,從而達到應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體制機制完善的目標。
大數據與應急管理領域的研究受環境背景影響較大
首先,大數據的發展為研究提供機遇和應用前提。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會經濟各方面、大眾日常生活的滲透。以大數據為起始點映射出來的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和思維等都是隨著大數據的產生而出現的衍生領域,催生了無數可供應急管理應用的實體模型,針對應急管理事前階段的數據收集、事中階段的信息處理和事后階段的監測評估等不同的需求提供特定的技術支持,使得大數據在應急管理領域中的應用更加全面且廣泛,為學者的研究提供基礎性借鑒,根據該領域的大環境背景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探索。
其次,突發性公共事件頻發導致我國應急管理工作必須完善和發展。例如SARS事件、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極具突發性的事件,體現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而大數據剛好可以滿足這類應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借助集線上、線下大數據處理體系,不僅可以充分整合管理資源,保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的及時響應和處理,也能在短時間內分析其發生規律,有利于構建風險防范體系,促進我國應急管理的發展和完善。學者近年來加強對應急指揮、應急預案、應急處置的研究就是在我國應急管理工作完善與發展的趨勢下產生的。
最后,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不斷更新研究方向。近年來出現了如智慧應急、智慧城市、交通大數據以及城市應急管理等關鍵詞,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近年來開發城市建設,推行互聯網覆蓋,實現信息化安全等原因引起的,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在最近幾年的研究中,新興研究領域的占比已呈增加趨勢,可以預估的是,未來關于公共智慧化應急領域的研究將會越來越多,并且還會出現更多可以拓展研究的新興領域。
關于大數據與應急管理的聯合性研究逐漸深入
首先,大數據與應急管理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二者的研究重合領域逐漸顯現。大數據與應急管理逐漸趨向于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系,不僅可以在應急管理的過程中探索大數據的新功能和新內核,同時也可以提高應急管理的全面分析和精準預測能力,從而達到應急管理工作中對于時效性的要求。而學者們關于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及趨勢就受二者關系的影響,在一些有重點內容重疊的領域以及二者優勢互補趨向明顯的領域均有優秀成果出現。
其次,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和實踐越來越明晰。研究者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思維處理應急管理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數據處理、整合和檢測。學者加強對于大數據與應急管理的聯系性研究,注重挖掘大數據在應急管理領域中的應用,不斷增強敏感性和關注度,體現了在以大數據為依托構建完善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確保各項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科學性和合理性的研究趨向。研究主要包括以大數據技術為主的信息化應急領域、以應急管理為主的應急事件體系領域以及大數據與應急管理二者融合而成的新型智慧公共建設領域。
最后,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運用具有重大研究意義和雙重影響。就學者研究內容而言,大數據和應急管理的融合研究不僅具有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性,更具有在公共領域研究發展的重要意義。大數據的應用不只是體現在它在應急管理各個階段具體而明確的信息整合、分析、監控與預測,更體現在更高層面的上層建筑的進步中,包括它的應用對我國應急管理風險防范體系、應急管理總體效能以及新型公共智慧建設等方面的重大影響。但也要注意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負面效應。
當前該領域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
我們也可以發現該領域的研究存在如下問題:首先,研究框架過于集中于大型熱點詞匯,有些論述存在框架過大、范圍較廣的情況,深度細致探究存在不足,缺乏對于二者之間更加具有關聯性的細分領域的研究。其次,對于傳統領域的研究仍占大部分,缺乏探索創新式成果,雖然研究內容中不乏智慧城市、智慧應急等新式研究方向,但其中關于公共衛生、人口信息等傳統研究領域仍存在研究時間跨度較大、研究內容冗長繁雜的情況,甚至存在研究內容頻繁相互借鑒的不良情況。最后,關于大數據與應急管理領域的研究受已經發生的事件和研究的影響較大,研究內容和研究時間都具有滯后性和延遲性,大多是基于事件本身的總結性研究或者是基于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重復性見解,成果不具有獨立性和前瞻性,無法提供更加前沿的預示和指導作用,對于風險預估和信息評測的幫助較小。
近年來,大數據與應急管理研究領域的發文量逐年上升,雖有波動過程,但并不影響它總體的發展趨勢。而且我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愿意在該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說明該領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學者們的研究以大數據、應急管理、突發事件、智慧城市、公共衛生、事故災難、互聯網等為重點,針對大數據在應急管理體系中的應用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或現有事件,對該領域進行綜合研究。雖然存在著研究框架寬泛、研究領域受限以及創新性研究不足等問題,但我們可以合理預測,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視與支持的推進,針對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更廣泛、更具體的應用將會成為未來研究的重點探索方向。
(中國礦業大學)
參考文獻:
[1]李國杰.大數據研究的科學價值[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信, 2012,8(9):8-15.
[2]陳惠敏.我國應急管理的發展歷程[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 2019,39(22):99-100.
[3]鄔賀銓.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J].求是,2013(04):47-49.
[4]馬堯.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現狀及建議[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0 (11):23-25.
[5]劉琛,范國敏,卜祥麗.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J].大眾標準化, 2020(21):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