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
隨著國家新三板注冊制改革的加速推行,各部門也針對性出臺了多項改革措施。本次新三板改革存在包容性強、預期明確、市場化程度高、參與度高、可以轉板上市等多項亮點。但是由于新三板上市企業與主板上市企業相比普遍規模小,管理人員素質低,專業性差,因此企業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不利于市場健康發展。作者通過分析上市企業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措施,以保護投資者,進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2020年4月《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在中央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進行審議并獲得通過。正式拉開了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大幕。與此同時新三板市場改革進程也在加速推行。2020年4月27日,新三板市場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全國股轉公司全面開始受理與審查新三板企業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允許其在精選層掛牌上市。
中國證監會已于2020年3月向全社會就《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該指導意見明確了目前階段可轉入板塊主要為科創板與創業板。在轉板主體上,可以是精選層掛牌已滿一年且符合轉入板塊上市條件的企業;在轉板程序上,企業需要聘請有資質的證券公司進行上市保薦,由交易所進行審核,因為轉板不涉及公開發行,所以在轉板環節是不需要中國證監會的核準或者注冊;在風險防范上,意見里特別強調,要嚴格轉板審核、加強監管協作、壓實中介責任,轉板不會存在監管套利。
全國股轉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自新三板改革實施以來,市場日均成交金額、有成交股票數量分別較改革實施前提升25.3%和30.7%,新三板主要指數普遍上漲。得益于改革推行,新三板交易效率和定價功能提升明顯。新三板改革后的亮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包容性
科創板聚焦于硬科技,創業板包容了傳統產業,但要求傳統產業跟四“新”相結合,比如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它有一系列的負面清單安排,相比于這兩個市場板塊,新三板的行業包容性更強。
預期明確
新三板的企業在公開發行之前有完整的、連續的監管記錄,全國股轉公司與企業,相互了解,同時在新三板進行公開發行,企業可以做到邊融資、邊交易、邊上市,降低企業的機會成本。
市場化程度高
企業公開發行等融資方式和股票定價機制較以往相比更加市場化。
頭部效應明顯
資金往往會匯聚在板塊當中的頭部企業,而精選層公司就是新三板的頭部企業,相比于去滬深交易所融于三千余家公司之中篩選頭部企業,精選層公司會更容易在新三板受到資金的青睞與追捧。
限售期短
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親屬以及本次發行前直接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東有一年的限售期,而對于非發行人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其他戰略投資者,限售期僅為六個月。
參與度高
新三板掛牌上市公司對企業股票發行對象數量不再限制。在公開發行方面與滬深交易所目前采用的抽簽搖號的機制安排不同,新三板實行比例配售,基本上可以做到“申者有其股”,增加了投資者參與的機會。
可轉板上市
新三板為企業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資本市場成長的路徑安排,且轉板上市能夠降低企業上市的機會成本以及市場轉換成本。
交易靈活
新三板上市規則更加契合中小企業的特點。
投資者可以更好地進行稅務規劃
按照原來上市規則。企業要想摘牌去滬深交易所,在公開發行前的所有股份均視為原始股份,轉讓時需按規繳納20%個人所得稅。但如企業選擇精選層,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交易或者定向發行獲得的股份不視為原始股,再次轉讓時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會計信息的規范性、及時性、有用性披露,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使用,進而影響對企業的投資熱情與信心。近年來,新三板年報信息披露經常出現“黑天鵝”事件,有的新三板上市企業申報的財務報告十分簡單,沒有為投資者的投資提供參考價值的數據;有的新三板上市企業申報數據前后不一致現象十分嚴重,屢現報端,這些都對新三板市場的公信力造成很壞的影響,一些優秀企業也連帶著受到傷害。這些現象的出現,說明新三板上市企業在信息披露規范性方面有著很大的不足。
新三板會計信息披露規范性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新三板會計信息披露規范性方面,主要存在著新三板上市企業未按規定時間進行信息披露、新三板上市企業未按規定披露相關關聯交易、新三板上市企業未按規定披露資金占用情況、新三板上市企業財務信息虛假披露等一系列問題。
例如:2015年年度報告中,新三板上市企業海龍精密未能真實準確披露與實際控制人張陳松娜的數筆關聯交易,被深圳證監局處以10萬元罰款;銀都傳媒在2014年和2015年年報新三板上市企業銀都傳媒均未如實披露關聯方關系;2018年2月,因董事長多次違規,未進行信息披露,新三板上市公司奧蓋克遭證監局警告并罰款40萬元;2018年7月,廣東證監局公布了對新三板掛牌公司溫迪數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的調查結果及處罰決定,對新三板上市企業溫迪數字及時任董事長總經理關麗芬、財務總監王立軍、董秘羅淑妮共計罰款120萬元。
新三板會計信息披露及時性存在的主要問題
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及時是我國新三板上市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環節的又一比較嚴重的問題。例如不按規定時間拖后披露企業季度報告、年度報告,不及時披露關聯方資金占用情況等。有些大型企業和集團可以利用不及時的會計信息披露這一漏洞,達成操縱市場以及進行內幕交易的目的,這對于市場的健康發展是很不利的,這種現象往往會使中小型投資者的利益受損,并且打破市場的相對平衡。另一方面,不及時的會計信息披露還可能使企業自身遭受損失,如某企業可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將會計信息披露的時間延后,但是這種延后可能會使自己丟失一些潛在的投資客戶群體,不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
當大量的新三板企業存在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現象時,就有可能造成過于泡沫化的股市,當處于某一契機,若股市泡沫破裂,就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很多企業可能會因此而破產。總而言之,不及時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僅可能會不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還可能造成投資群體的利益受損,更有可能造成市場失控、經濟停滯的嚴重后果。
新三板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有用性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三板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有用性,主要體現在投資者能否利用新三板上市企業披露的有限信息,合理做出投資決策。因為,一個企業的會計信息不僅能夠真實反映企業運行狀況,而且還有助于投資判斷企業未來走向何方。如果新三板上市企業信息披露不完整,甚至有錯誤,故意隱瞞一些相當重要的實質性信息不進行披露,這樣的信息并不能使投資者真正的了解企業真實運行情況,也不能滿足投資者決策需要。
新三板會計信息披露現改進措施
1.持續完善新三板上市企業內部治理機制。
存在信息披露不規范的上市公司,大多數是由一些傳統的家族企業改組而成,公司治理結構不規范,公司董事、監事、高管等相關人員也大多從家族內部成員中聘任,不具備基本的財務基礎。企業管理者對新三板企業信息披露規則不清楚、不理解,或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完善新三板上市企業內部治理機制,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更重要的是需要招聘專業人員并進行培訓,保證信息披露真實準確。
2.行業監管者應開辟企業內部財務人員舉報通道。
企業內部財務人員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企業原始數據,如果新三板上市企業信息披露處理的數據與原始數據存在差異,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如果行業監管者開辟了財務人員舉報通道,監管層對企業的監管就會更加準確及時,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存在的問題,工作量也能大大減輕,可以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作為新三板上市企業管理者,也會更加重視信息披露工作,努力做到真實準確。
3.行業監管者應加強對違規上市企業的處罰力度。
目前存在違規行為的新三板上市公司,除極少數企業被停牌上市外,更多的企業只是簡單的罰款了事。而這些罰款與因信息披露違規所帶來的收益相比,顯得十分無力,造成一些企業管理者存在著違規成本低,即使被發現也沒有什么大問題的思想。所以,行業監管者應加強對違規上市企業的處罰力度,并將處罰結果及時進行通報,做成處罰案例給現有上市公司管理者進行培訓,以儆效尤。
本文分析了新三板市場改革中的主要亮點,并針對新三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相對于新三板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其他方面研究還有欠缺,有待于日后進一步拓寬和加深研究。
(石家莊國大置業房產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彤,孟憲寶.新三板企業信息披露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134。
[2]馬建崗.BD公司大股東監督約束機制研究 .鄭州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