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波
當代企業的青年職工大多出生在改革開放后,其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都較為優越。而建筑施工企業有其特殊性,對建筑施工企業職工來說,居無定所,常年奔波在外這是工作的常態。同時工作中面臨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條件艱苦等工作壓力。長期在這種工作壓力下,青年職工容易出現心理緊張、情緒低迷等不良心理狀態;對職業生涯甚至未來生活感到迷茫,喪失工作積極性,缺乏自信;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離崗。但是新時代的青年職工富有活力,崇尚個性,充滿激情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是主要的推動力量和創新力量,我們只有采取新方法和新要求去關注青年職工的心理健康,對青年職工個性發展加以引導,充分挖掘其工作和創造的潛能,助其成長成才,才能讓企業朝著良性的方向不斷發展,推動企業的改革創新。
當代青年職工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
青年職工作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對生活充滿激情,工作干勁十足。他們在學生時代樹立的理想與當前工作的現實存在較大差距。學生時代,由于尚未接觸社會,衣食住行的消費基本上由父母提供,不少青年學生對工作后的環境、工作條件、薪酬待遇等期待較高。很多青年職工在入職前理想的工作條件是薪資報酬高、利益分配均衡,工作生活環境優越,人際關系簡單融洽等。但是,入職后,現實的薪酬、工作環境等可能與其理想有落差,特別是建筑施工企業尤為明顯。對于新入職1-2年的青年職工來說,他們所處的工作環境與現代化都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相對封閉的工作環境當中慢慢將自身孤立封閉,難以融入集體。此外,在工作條件相對較差的環境中,其收入卻往往不具有明顯優勢,因而導致工作積極性降低。
當代青年職工思想多樣化
據相關統計,當代企業中40%的青年員工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在某些行業這個比例更高。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中,學歷層次較高的青年員工比例逐步上升。
一方面,他們具備較高的知識水平和較為寬廣的眼界,接受過專業的業務培養,有著活躍的思維和超前的思想觀念。不再愿意在固定模式中發展,更愿意大膽的沖破束縛,顛覆傳統價值觀理念,從以往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表達,每個人更注重表達內心思想,興趣導向型擇業態度更明顯。在工作中,他們更傾向做一些有吸引力、有創造性、有挑戰性的工作任務,以彰顯個體價值。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夠的人生閱歷,看問題方面感性大于理性,對于事物的本質認識不全面。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繁榮的今天,他們接受著紛繁復雜的各類信息,容易受網絡負面信息影響,加之個體意相對獨立,對個人空間和個人價值實現的需求強烈,在工作中又容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包容胸懷,難以站在集體的立場、他人角度思考處理問題,大局意識不強等問題。
企業人才培養制度不夠完善
企業制度隨著時代發展雖不斷更新完善,但在思想開放的今天,部分企業對于青年人才的培養制度仍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不能契合社會思想開放的發展速度。主要表現在人才溝通、人才專業化培養、企業文化及思想提高三個方面。青年人才溝通反饋途徑較少,僅通過談話等一些傳統的方式進行,導致青年想反饋沒途徑,沒平臺。公司人才晉升分為技術和管理兩條通道,但是人才晉升過程中階段細化目標,考核制度仍不完善。人才專業化培養體系特點不鮮明,無亮點,在人才開發培養過程中沒有全面認識到人才培養的本質,一味強調數量,忽略了質量。近些年,各行各業爭奪人才市場之風愈演愈烈,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人才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盲目擴張人才數量,忽視人才專業化,優質化的結構配置,導致企業基層管理人才欠缺,人才配置結構不合理。另外,大多數企業對文化建設及職工思想建設不夠重視,方式不夠創新,僅停留在開會宣講、標牌展示等傳統層面。建設隨意性強,缺乏系統性的規劃設計及制度保障。建設過程中僅重視“講出去”,忽視職工參與度,導致企業文化氛圍不強,本應該成為企業文化一部分的青年職工變成了文化建設的重要阻力。
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企業人才培養需注重人才選擇和教育培養兩個方面。人才選擇是人才培養的基礎,首先應做到發現職工的潛能,通過了解員工的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發展規劃等確定不同職工的潛能方向,才能因人制定相適應的人才培養計劃。人才的選擇應適應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引進高質量對口人才為核心明確界定目標人才,合理配置企業人才結構。對于基層管理人才,選擇方式應多樣化,以滿足企業發展改革所需的基層管理人才。教育培養應建立系統培養體制,應注重全方位培養,培養成強管理、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建立人才培養目標考核制度,要求各基層單位年培養目標并進行考核,并加強職工培訓和繼續教育力度,培養教育方式應多樣化,以理論聯系實際工作,有效解決問題、收獲經驗。創新“導師帶徒”開展方式,將人才培養制度作為常態化工作進行開展。
健全創新思想教育體系
加強青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從企業領導到基層項目領導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位,從上到下形成齊抓共管的思想教育體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思想教育不僅要落實到基層,而且教育方式應時刻創新,以提升實效性。在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年交流的主要平臺的當代社會,企業應當充分挖掘網絡資源,運用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先進理論體系、社會熱點、國家大政方針、社會經濟動態等知識深入貫徹到青年職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發揮青年職工的主體作用,激發青年職工的主動性,讓青年職工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學習,在思想觀念上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另外,要結合青年充滿活力,積極陽光的特點,根據實際項目情況,定期開展文體活動等進行青年職工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增強凝聚力,緩解職工的心理壓力。加快建立思想教育反饋機制,以此反映思想教育成效,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思想教育開展方式。
優化改善工作環境,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一是要優質的工作環境更容易打造出積極向上的企業團隊。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優化改善工作環境,盡量減少青年職工現實工作環境和理想工作環境之間的落差,從而減少環境差異產生的消極逆反心理。二是要加強團隊建設,通過團隊積極協作,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打造職工之間和諧陽光的人際關系,讓青年職工輕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同時也能讓青年職工在人員組成結構多樣化的環境下更好地清楚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積極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增強青年職工抗壓強度,促進青年職工心理健康建設。三是要建立公平競爭晉升和階段性激勵制度,消除企業內部壓力,讓員工的訴求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中得到實現。四是企業領導和工會應加強對一線職工工作生活的關心,深入了解青年職工的切身需要,滿足職工需求,同時也讓職工了解企業改革發展對青年職工的各方面要求,拉近企業與青年職工的距離,以此營造出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工作關系。
關注青年職工心理健康,引導青年職工成長成才是當前建筑施工企業改革發展必須重視的一項重要任務。只有加強職工思想建設,不斷優化工作環境,提升職工工作積極性,不斷加大企業的人才培養力度,為青年職工的發展和職業規劃做好鋪墊,搭建好平臺,才能加快促進青年職工的成長成才,從而推動企業轉型,為企業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謝華.商場現代化--從“職業倦怠”談企業職工心理健康的維護[J].商場現代化,2008(2).
[2] 高彩艷.改革與開放--關于加強職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研究與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2(08).
[3] 王成義.工會論壇--要重視和研究青年職工的心理健康[J].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