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佳
長期股權投資活動是能夠對企業在現代市場中競爭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的投資活動。持有待售是企業在進行投資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符合待售條件的資產的統稱。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長期股權投資與持有待售之間逐漸呈現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相互連接的關聯性特征。基于此,本文以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為研究對象,著重對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的關聯性進行分析。
長期股權投資活動的開展對促進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在現代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要想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就要做好長期股權的投資活動。而在企業進行投資經營活動的過程中,持有待售固定資產是企業對固定資產進行折現處理的一種重要方法。要想對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首先就要了解長期股權投資與持有待售的具體內涵。

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是現代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過程中的一種獲取資金和投資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指身為投資方的企業將自身的某些資產以讓渡的方式來換取被投資企業一年及以上的股東權益的投資活動。這種投資活動主要是從股權和利潤分配的角度來實現企業股權和資產轉換的。長期股權投資活動在開展過程中主要涉及的是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因此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好壞會對長期股權的投資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產生重要的影響。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
因為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活動涉及會計核算工作的好壞,因此從會計核算的角度來說,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主要可以分為成本和權益兩種核算方法。成本法顧名思義,是在企業進行長期股權投資過程中按成本計價的方法來對相關的會計信息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能夠自行實施控制的子公司以及不涉及控制和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活動。而權益法則主要是根據企業在開展長期股權投資活動的過程中,除了初始的投資成本按照成本計價的方式之外,在整個投資持有期間調整投資的賬面價值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則主要適用于具有共同控制的合營企業以及重大影響的聯營企業。
持有待售資產
持有待售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在進行投資經營活動的過程中,持有的主要進行售賣而不是能夠持續使用和運作的非流動性資產以及處置組中包含的流動資產。企業在出售這些資產時,不僅要滿足出售此類資產的慣例,還要在獲得有關部門的批準之后才能夠將其劃分為待售資產并進行出售。而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隨著經濟社會的性質不斷發生變化,人們逐漸意識到長期股權投資與持有待售資產之間的關聯性。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持有待售資產主要以企業的非流動性資產為主。而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本身就屬于非流動資產的一種,因而長期股權投資和持有待售二者之間是存在共通性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股份大小的不同可以具體分為增持和減持兩個主要的類別。以下主要對長期股權投資中的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之間的關聯性和處理規則進行具體的分析。
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關聯性
要想對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就要了解對企業在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減持的會計處理時需要采取哪些主要的措施和持有待售對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產生的影響。
1.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的會計處理。在對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減持開展會計處理工作時,根據股權減持的比重不同,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企業在進行長期股權投資中發生股權減持行為,主要是基于企業的控制權和重大影響力而言的。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新會計準則的出現和應用不僅為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為企業在長期股權投資減持的會計處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加科學的處理依據。
依據新會計準則對企業投資經營活動的指導,對于股權由80%變更為60%的情況來說,企業要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股權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要依據個別財務報表以及合并財務報表兩種情況來對其進行處理。對于股權由60%變更為30%的情況來說,企業要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部分減持性質轉變為具有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要從成本法轉變為權益法。應用權益法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是能夠符合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企業的要求。而對于股權由30%變更為10%的情況來說,企業要將長期股權投資的性質由具有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轉變為無重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應用權益法的會計核算工作就已經不再適用于企業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的會計處理工作了,因而要將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由權益法轉為成本法。
2.持有待售資產對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產生的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性質的變化,企業要想在現代市場中進行發展,并且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保持企業的整體協調性,就要對長期股權投資等與企業的投資經營活動相關聯的投資經營活動進行具體的規劃。持有待售與長期股權投資在一定程度上都屬于企業的非流動性資產,企業在進行部分減持的長期股權投資時,會計人員能夠通過劃分和處理持有待售資產來完成企業股權減持的過渡工作。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新會計準則針對經濟社會的性質和市場性質的變化對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和持有待售資產之間的關聯性做出了更加清晰明確的解釋。在新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中,持有待售資產對企業在長期股權投資工作中股權的變化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之間關聯性的處理規則
將持有待售的理念融入現代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過程中,對保障企業在現代市場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處理長期股權投資與持有待售之間的關系時,重點需要關注以下兩個方面的規則:
1.關于母公司減持的處理規則。在對長期股權投資與持有待售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時,主要依據的就是我國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制定出來的新會計準則。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企業在進行部分減持長期股權投資時,主要依據的是企業是否具有控制權和重大影響。而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又涉及母公司與子公司兩個主體,在企業進行部分減持長期股權投資時,對企業影響較大的是母公司。因此,要想處理好長期股權投資與持有待售之間的關系,首先就要依據母公司減持的處理規則來對其進行處理。具體來說,母公司減持的處理規則主要分為不喪失控制權和喪失控制權兩種情況。在新會計準則的規定中,對于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而言,企業不能將對子公司采取的投資活動劃分到持有待售資產的行列。而對于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來說,則要將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的整體投資經營劃分為持有待售資產。采取這樣的措施不僅能夠保持母公司有關長期股權投資的賬目信息與持有待售資產賬目的一致性,還能夠有效規避企業在部分減持長期股權時容易出現的各種風險。
2.關于共同控制方或重大影響方部分減持的處理規則。根據持有待售資產的相關概念可以得知,企業在投資經營活動中的非流動性資產需要滿足一定的持有待售資產的認定條件并獲得有關部門的批準才能夠被劃分為持有待售資產。在以往企業進行部分減持長期股權投資時,往往采用長期股權投資中的權益法來對其進行核算。而在將持有待售資產的相關概念引入到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中之后,就可以對部分減持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持有待售資產的核算方法來對其進行核算。
綜上所述,處理好企業長期股權投資與持有待售之間的關系,對促進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長期股權投資和持有待售之間關聯性和處理規則的分析,能夠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的經驗。
(云南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馬永義.辨析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減持與持有待售的關聯性[J].商業會計,2020(13):10-12.
[2]丘翠華.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與投資收益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20(19):172-173.
[3]王亞丹.投資企業跨類型增減持中投資收益的確認問題[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07):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