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的不斷進步與快速發展,使信息技術成為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理性思維以及信息獲取能力的重要課程,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是新時代的來臨更側重培育具有綜合素質的優秀學生,所以,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學科內涵,已經成為教師及時關注的問題。教師需要根據高中生的信息意識,尋找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有序開展的原因,并按照教育需要優化授課形式,才能尊重學生學習需要,培養擁有智能思維、設計能力以及開發意識的信息技術人才。
關鍵詞:技術分類;信息整合;高中教育;信息處理
一、制約信息技術課堂有序開展的問題
唯成績論的錯誤思想,限制了教師創新教育形式的能力,只是按照教材內容落實教育工作,卻忽視了素質教育背景下鍛煉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要性,不僅難以展現信息技術學科特色,還使強制灌輸知識的教育內容,影響了高中生思維意識的調動。另外,很多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僅局限在課堂內部中,很少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靈活應用知識的舞臺。這種局限學生知識應用意識的教育活動,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學生信息獲取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育,使枯燥的課堂學習活動,始終無法激發高中生的學習主動性,導致教育實效性降低的同時,也無法展現信息技術學科的開展意義。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高質量構建的路徑
1.設計趣味性實踐游戲
由于高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所以,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性實踐游戲,使學生在輕松地玩耍中對知識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積極的態度下,更加深入地對知識進行探索,也能在自主學習意識的快速增強中,體現素質教育背景下新穎授課形式的教育價值。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時,因為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主要以鍛煉學生應用意識與操作能力為主,所以本節課的教育重點需要學生熟練使用PowerPoint制作形式多樣的幻燈片,在信息的整合與素材的加工中,賦予作品獨特的生命力。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個小組的任務不同:有的承擔發布與評價任務,有的需要做好規劃設計任務,還有的小組需要完成需求分析的重任。在每個小組明確自己的學習責任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按照PowerPoint操作方法,根據自己的責任,選擇圖像或視頻作為素材,在組內整合與組外配合中,按順序形成制作幻燈片的具體流程,從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在教師的帶領下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索。
2.創設問題情境
信息技術有很強的實踐性,不僅需要學生對專業知識進行熟練掌握,還需要在應用中提高探究能力,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為了使學生通過思維的轉換激發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鼓勵學生在積極思考中找到學好知識的有效途徑。
例如,教師講解“網頁制作”的知識時,本節課需要學生通過對網頁站點的了解,學會插入水平線與文字等內容,并學會制作網頁的基本方法。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有什么經常瀏覽的網站?”“網站與網頁是一個概念嗎?”“你認為制作好一個網頁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等,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意識的激發下,快速了解學習重點,并能跟隨教師的節奏在知識儲備的應用中,找到熟練制作網頁內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自信心,在信息素養的養成中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這種以課堂問題為重點的信息技術課堂,往往可以快速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使學生通過主觀意識的增強,找到更好的學習方向,使信息技術課堂高效開展的同時,幫助學生在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保證學習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設計的教育計劃,不能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制約,而是應更尊重學生的綜合素質,使課堂內容更有趣味,保證學生可以在積極地參與中完成學習任務,展現信息技術課堂的專業性、時效性以及整合性,使學生具備與時俱進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改革教育思想,通過教育目標的確定解決存在的教育問題,并激發學生的知識學習熱情,設計更有挑戰性與實踐性的教育活動,從而取得更好的信息技術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健.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41):184,190.
[2]傅祺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學苑教育,2018(2):28.
[3]張秋平.淺析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提升的方法[J].學周刊,2020(34):101-102.
[4]潘軍.如何構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高效課堂[J].讀與寫,2018(20):155.
作者簡介:史清娟(1981—),女,漢族,甘肅東鄉族自治縣人,西北師范大學本科,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第三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