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一號窗口’全程幫辦代辦等舉措,將行政審批事項從兩天辦結壓縮到半天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四證’聯發,實現拿地即開工”……這是高郵市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高郵市人大常委會持續關注營商環境,在往年的基礎上,今年又對營商環境考核評價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調研,并開展了《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執法檢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四個高郵”建設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
面對問題不回避。“目前,我們的營商環境還有很多短板弱項需要去填補。唯有‘梧桐樹’枝繁葉茂,才能引來‘金鳳凰’。”3 月10 日,在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進會上,高郵市委書記韋峰擲地有聲。
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對2020 年省營商環境考核評價的9 項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調研。調查發現,除市場監管這一指標外,其它8 項分數均低于省平均值。在開辦企業方面,各環節之間仍未實現并聯辦理;在不動產登記方面,“二手房”交易職能尚未劃轉,“一件材料”存在環節多、材料多的問題……結合事前掌握的情況,調查組提出了多項建議,力促今年1/3以上評價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查找問題不馬虎。4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分成8個小組,深入市行政審批局、稅務局等11個相關部門和13個鄉鎮(園區),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等形式,對全市貫徹落實《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情況開展執法檢查。
“人大執法檢查不是故意為難、找茬,而是通過監督發現問題,在監督中體現支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秋紅解釋說,“這次執法檢查,可以督促政府及相關部門增強優化營商環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營造學法尊法的氛圍。”
解決問題不應付。5 月25 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聽取了執法檢查組所作報告后,形成審議意見書,交市政府研究處理,并將在年底對整改落實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6月初,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了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審議意見,要求立行立改、即知即改,注重輿論引導,主動履職盡責,加強督查考評,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此次執法檢查加深了我們對條例的認識,增強了擔當作為的底氣和勇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說,“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們已經拿出了初步處理方案,正征求各方意見,力爭早日在法律政策框架內逐步解決此類問題,讓企業輕裝上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