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興化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辦實事作為學習的落腳點,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切實把學習成效體現在為民履職的生動實踐中,真正讓群眾感受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變化和實效。
去年6 月底,一夜暴雨讓尚城一品小區汪洋一片,200 多戶車庫被浸入水中,最深處達50 厘米。“雨稍微下大一點,水就排不出去,從管道里面往上倒排,路面和一樓車庫都漫了水,出門就要穿雨鞋。”……小區居民紛紛抱怨。
“過去由于種種原因,興化市污水管網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布局,有環保部門牽頭建的,有農業部門牽頭建的,也有我們住建部門牽頭建的。去年5 月9 日,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由我局按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模式組織實施。”興化市住建局一名負責人說。
“盡管全市建成了一部分污水處理設施,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一定提升,但管網鋪設質量和設施使用效率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興化市第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劉金鵬提交了“關于加強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管理的議案”。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積極響應群眾關切、代表建議,將督查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作為全市人大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號工程”。4 月15 日,興化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全市鄉鎮(街道)人大工作會議,全面部署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
督查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只是興化人大及各級人大代表“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舉措之一。目前,水鄉大地2400 多名五級人大代表正以多種形式開展著“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4月30日晚,興化大部分地區遭遇強對流天氣,戴南、新垛、安豐等鄉鎮供電線路損壞,13290戶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受到極大影響。泰州市人大代表、國網興化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朱赤寧作為現場負責人,組織350多名搶修人員晝夜奮戰近20 個小時,搶修倒桿95 基,斷線126處,5月1日晚5時,全市所有影響居民用電線路全部正常供電。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興化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監督民生實事票決項目、市十大重點工程,開展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督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引導代表學史力行,履職為民,在譜寫繁榮繁華夢水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中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