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杰,王立中,李遠征
(1.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心血管內二科,北京 100020;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康復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北京 100043)
慢性心衰是由炎癥及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而引起的心肌損傷,是目前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后會不同程度的損傷患者的心肌結構和心功能。慢性心衰的典型癥狀有體液潴留、乏力和呼吸困難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是臨床用于改善心肌重塑的主要藥物之一,是目前治療慢性心衰的有效藥物之一[1]。有研究[2]顯示,貝那普利具有延緩心室構建和改善心功能的影響,而他汀類藥物對緩解炎癥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5例慢性心衰患者,旨在探究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應用于慢性心衰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治療的75例慢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奇偶數分組方式分為單一組(n=37)和聯合組(n=38)。單一組男26例,女11例;年齡31~68歲;平均(50.20±5.71)歲;根據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分級:Ⅱ級12例,Ⅲ級12例,Ⅳ級13例。聯合組男25例,女13例;年齡33~65歲;平均(52.37±5.22)歲;根據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分級:Ⅱ級14例,Ⅲ級13例,Ⅳ級11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強心、利尿等對癥治療,單一組僅給予貝那普利(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390,規格:10 mg×10 s)藥物治療,每次口服10 mg,每天1次,連續治療2周,之后加倍劑量繼續治療。治療周期為2個月。聯合組給予貝那普利與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規格:10 mg×7 s)聯合治療。貝那普利用藥方式同單一組。阿托伐他汀口服,每天1次,每次20 mg,治療周期為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炎性因子水平[3]。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靜脈血4 mL,離心處理5 min,離心速度3 500 r/min,分離血清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②心功能指標。治療前后采用心臟超聲檢測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室舒張末徑、左室射血分數等心功能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C反應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明顯低于單一組(P<0.05),治療后,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 腫瘤壞死因子α(μg/L)C反應蛋白(mg/L) 白介素6(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單一組(n=37)136.85±15.20123.85±11.02a18.13±3.1015.20±2.11a9.01±1.617.05±1.03a聯合組(n=38)137.02±16.52105.20±9.91a18.37±2.9810.20±1.95a9.12±1.434.62±0.98a t值0.0467.7110.34210.6620.31310.469 P值0.4820.0000.3670.0000.3780.000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室舒張末徑均明顯低于單一組,左室射血分數明顯高于單一組(P<0.05),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組別 心室收縮末期內徑(mm) 左心室舒張末徑(mm) 左室射血分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單一組(n=37)47.63±6.1145.82±4.28a60.64±7.1256.80±4.06a41.60±4.9551.20±5.02a聯合組(n=38)47.34±5.8840.76±4.04a60.30±6.7251.63±3.88a41.37±4.4456.46±5.30a t值0.2095.2660.2135.6390.2124.410 P值0.4170.0000.4160.0000.4160.000
心力衰竭是心肌病、心肌梗死、血流動力負荷過重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損傷性疾病,易產生泵血或心室充盈功能低下,而慢性心衰因長期處于心力衰竭狀態,極易引發并發癥危及生命。有研究[4-5]顯示,過度激活炎癥因子在心血管系統炎癥反應慢性心力衰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C反應蛋白是肝臟在白介素6調解下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可直接反映機體內的炎癥水平。白介素6屬于多功能炎癥因子,會直接影響細胞生長,該炎癥因子在活性化狀態下會產生大量炎性細胞。腫瘤壞死因子α是單核因子,增加內皮組織因子的釋放和合成,有效控制內皮細胞血栓調節素的表達。以上炎癥因子均參與心室重塑,可作為病情判斷的指標[6-7]。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腫瘤壞死因子α、C反應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明顯低于單一組(P<0.05)。治療后,聯合組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室舒張末徑均明顯低于單一組,左室射血分數明顯高于單一組(P<0.05)。說明聯合藥物治療下可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8-9]。貝那普利可降低機體內醛固酮水平,阻止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Ⅱ,有效緩解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阿托伐他汀具有穩定斑塊、降脂、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等功能,同時可抗炎、調節免疫功能等,減少氧自由基的形成,對患者的心肌細胞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5,10]。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并改善心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應用于慢性心衰患者臨床治療的優勢明顯,可明顯降低炎癥反應,改善心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