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偉,熊妃,許芳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撫州 344000)
卵巢腫瘤以良性為主,少數腫瘤會發展為惡性腫瘤,臨床典型癥狀包括下腹壓迫感、疼痛、腹部包塊等,需引起廣大育齡女性的重視。由于卵巢腫瘤組織學類型較復雜,當患者確診為良性腫瘤后需盡快采用手術方法消除病灶對機體的傷害[1]。隨著微創手術技術的發展進步,目前臨床上大多使用腹腔鏡手術開展卵巢囊腫剔除術處理腫瘤。與傳統開腹手術方法比較,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患者恢復快的特點,但對卵巢功能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2]。本研究以卵巢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經分組后分別開展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和開腹手術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實驗組年齡20~54歲,平均(43.4±3.5)歲;腫瘤直徑3.0~10.8 cm,平均直徑(7.5±3.3)cm;均為單側腫瘤。對照組年齡22~55歲,平均(42.5±2.7)歲;腫瘤直徑3.2~11.1 cm,平均直徑(8.1±3.5)cm;均為單側腫瘤。兩組患者年齡、腫瘤直徑和位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卵巢囊腫疾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實驗組以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處理,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肚臍下緣做切口置入腹腔鏡,觀察囊腫位置及大小,了解囊腫活動情況及其周圍粘連程度,再分別于左右腹麥氏點作孔,置入手術器材,抽取囊液,剝離卵巢囊腫,完整取出囊腫,送病理檢查。對照組以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治療,進行全身麻醉后取平臥位,于患者下腹部正中做切口,按常規標準進行囊腫剔除手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情況、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手術前后卵巢性激素指標: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切口感染、腸道損傷、腹腔感染)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 手術時間 術中出血量 術后肛門排氣 住院時間(min) (mL) 時間(h) (d)實驗組(n=60)88.24±12.3662.33±5.216.89±2.173.87±1.37對照組(n=60)92.22±11.2190.35±11.0215.89±5.028.05±3.02 t值1.84817.80612.7479.764 P值 >0.05<0.05<0.05<0.05
2.2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性激素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E2、LH和F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兩組E2、LH和FSH水平明顯上升,且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varian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varian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注:E2,雌二醇;LH,促黃體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
組別E(2pmol/L)LH(U/L)FSH(U/L)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實驗組(n=60)93.28±32.15288.35±90.240.55±0.231.21±0.421.59±0.484.81±1.68對照組(n=60)94.12±31.58179.88±63.570.54±0.240.88±0.391.51±0.852.97±1.51 t值0.1447.6120.2334.4600.6356.310 P值 >0.05<0.05>0.05<0.05>0.05<0.05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 術后,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女性卵巢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重要器官,卵巢的好壞是女性生育能力的體現。卵巢囊腫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主發人群為20~55歲女性,卵巢囊腫多為良性,惡性較少[3]。良性囊腫會在患者腹腔內移動,導致腹腔感染,進而引發月經紊亂、失眠及自主神經癥狀,易引發惡變,而惡性囊腫未及時處理,將影響患者生命安全[4]。因此,卵巢囊腫需及時接受治療。
以往大部分患者采用傳統開腹手術進行卵巢囊腫剝除術,這一術式可完整剝離患者卵巢囊腫,其應用價值在長期的實踐中得到醫師和患者的肯定[5]。但手術創傷較大,并明顯影響盆腹腔內臟,患者恢復時間較長,并嚴重影響患者卵巢功能,不適用于有再生育需求患者。隨著微創技術在臨床的不斷進步和完善,微創技術逐漸得到患者認可,腹腔鏡手術在婦產科治療中有較廣泛的運用,有資料[6-7]顯示,囊腫與卵巢間具有明顯的血管增生與粘連,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剝除囊腫時可有效避免傷害正常卵巢組織,有效減少對患者體內環境的影響,更能保證患者卵巢的儲備功能。
卵巢性激素指標可反映卵巢儲備功能,E2、LH、FSH等卵巢激素能反映卵巢儲存功能的變化[8]。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前,兩組E2、LH和F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兩組E2、LH和FSH水平明顯上升,且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能明顯改善卵巢儲備功能[9]。卵巢囊腫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炎并影響腹內器官,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可減輕卵巢囊腫患者切口感染、腸道損傷、腹腔感染等并發癥[10]。
綜上所述,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有利于卵巢囊腫患者身體康復,能明顯改善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減少術后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