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琴,秦杰,李玉娟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江西 撫州 344000)
乳腺癌是一種多發于女性且病死率極高的惡性腫瘤,患者常以觸摸有乳腺結節或肉眼可見乳頭有膿性分泌物來院就診,嚴重影響女性健康。近年來,由于環境、氣候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及工作壓力的增加,乳腺癌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早期乳腺癌的診斷與防治尤為重要。臨床檢查乳腺癌常用鉬靶X線或超聲檢查[1]。X線對鈣化型乳腺癌特異性高,但由于人們對乳腺的關注較少,且早期乳腺病變無特殊變化,導致人們忽略乳腺性質已發生改變,故限制X線的運用。而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簡潔、方便、準確的優勢,在乳腺癌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因其檢查費用較低,無創且無輻射等特點已成為乳腺癌的首選檢查[2]。目前,臨床多采用多普勒超聲聯合彈性成像檢查,可根據患者病變的程度、性質判斷病灶的良惡性,因此,在臨床應用廣泛[3]。本研究旨在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患者均為女性,超聲檢查提示乳腺組織異常(乳腺結節增生),所有患者均有乳腺癌活檢指征。年齡25~52歲,平均年齡(51.0±2.1)歲;病變直徑6.5~43.2 mm,平均(24.9±5.2)mm?;颊呒凹覍倬鶎Ρ狙芯恐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均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無嚴重精神、心理疾?。晃唇邮苋魏稳橄僦委煟ㄊ中g、放化療)。排除標準:年齡>58歲;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者;病情嚴重且淋巴結擴散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1.2.1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 采用探頭直接接觸的方式,以乳頭為中心劃分為成4個象線,依次從左外上象限開始掃描檢查至內下象線,以先查右側后查左側為原則,全面檢查乳腺組織。若有乳腺結節或鈣化灶,及時記錄病灶大小、形態、部位、邊界等,并觀察其與鄰近組織是否相連,多角度觀察結節形態、組織結構及血流情況等。
1.2.2 超聲彈性成像(UE) 采用雙幅模式,用一定力度按壓探頭,將病灶放大倍數,操作中不斷調整按壓力度,選定感興趣區后,囑患者屏氣并等待3 s,待圖像穩定后,保存圖像,圖像用藍色綠色表示。采用5分法作為評判標準判斷病灶位置,乳腺癌評分≥4分,1分:視野呈現綠色;2分:中間藍色,其余綠色;3分:藍色、綠色各1/2;4分:主要部分呈現藍色,稍帶綠色;5分:視野呈現藍色[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種檢查方法對乳腺癌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性,并分析聯合檢查對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結節的鈣化類型,比較兩種檢查方法陽性值、陰性值的效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查方法對早期乳腺癌診斷的特異性、靈敏度和準確性比較 單獨使用CDFI、UE檢查的特異性、靈敏度和準確性均超過60.00%,聯合檢查特異性為93.10%(27/29),靈敏度為93.55%(29/31),準確性為93.33%(56/60),均明顯高于單一檢查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法特異性、靈敏度和準確性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specificity,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between two examination methods(%)
2.2 聯合檢查對乳腺癌和良性結節鈣化灶分類比較 乳腺癌鈣化類型以Ⅰ型為主,良性結節鈣化以Ⅲ型為主,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聯合檢查對乳腺癌和良性結節鈣化灶分類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cancer and benign nodular calcifications by combined examination[n(%)]
2.3 兩種檢查方法對乳腺癌陽性及陰性值效能比較 彈性成像乳腺癌陽性及陰性值效能明顯高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CDFI與UE對乳腺癌陽性及陰性值效能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DFI and UE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 of breast cancer
近年來,乳腺癌的檢查與診斷受到人們廣泛關注。以往臨床常采用彩色超聲進行診斷,此項技術易造成誤診、漏診,因而在臨床應用中受限[5]。多普勒超聲是一種血流現象技術,主要掃描乳腺腫塊周圍的血流,將乳腺腫塊按照豐富的血流程度分為3級,通常1、2級為良性腫塊,3級則以惡性腫塊為主;而乳腺癌腫塊的血流分布分為周邊型、中央型及穿入型等[6]。因此,乳腺癌腫塊中的血管分布不規則,常以穿入型和中央型居多。彩色多普勒超聲常以血流判斷乳腺癌,對微小乳腺癌和乳腺良性增生結節重疊的情況不靈敏,易造成漏診。本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鈣化類型以Ⅰ型為主,良性結節鈣化灶以Ⅲ型為主;聯合檢查特異性為93.10%(27/29),靈敏度為93.55%(29/31),準確性為93.33%(56/60),均明顯高于單一檢查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聯合彈性成像檢查方法可提高診斷率和準確率。
超聲彈性成像是一種新型的影像診斷技術,不但可按照顏色分辨腫塊性質,而且可直觀的顯示病變組織的軟硬度[7]。在成像過程中,依照腫塊與周圍組織的彈性區別,從而識別病變組織,通過彈性系數判斷病變部位腫塊的軟硬程度,在乳腺腫瘤及良性增生的診斷中應用廣泛。符兆海等[8]運用彈性成像技術,發現浸潤性導管癌硬度最高,乳腺纖維化稍軟,最軟的為乳腺脂肪組織。在彈性成像中,乳腺組織軟硬的程度與病變程度直接相關,惡性腫瘤常因大量纖維結締組織的存在,細胞間距更緊密因此更堅硬;而良性組織多以疏松組織為主,細胞間距大且松軟[9]。彈性成像掃描時顯示硬度越高,組織惡變程度越高,相反,越柔軟,組織病變呈良好狀態[10]。本研究結果顯示,彈性成像乳腺癌陽性及陰性值效能明顯高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彈性成像可更加直觀的顯示病變的良惡程度。
綜上所述,兩種檢查方式均有各自的優勢,但兩者聯合更能提高乳腺癌診斷的特異性和準確性。因此,在乳腺癌的診斷中不僅需大力推廣彈性成像技術,而且需注重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聯合應用,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降低漏診、錯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