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福明,黃秀玲,范佛遠,曾令軍
(韶關市南雄市人民醫院,廣東 韶關 512499)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coronaryheartdisease,CHD),簡稱為冠心病,其重癥表現為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angina,UA)。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為糖尿病,目前我國老齡化社會問題不斷加劇,同時,合并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高齡患者顯著增加,而這類患者普遍存在嚴重、多支的冠狀動脈彌漫性病變,且伴有程度較嚴重的冠狀動脈微循環功能障礙[1-2]。尼可地爾可作為ATP敏感的K+通道激動劑,對冠狀動脈血管和阻力血管具有擴張作用,促進血流加快,可顯著降低心絞痛患者并發心血管風險[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尼可地爾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及對血肌酐、天冬氨酸轉氨酶等血清學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5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7)。觀察組男17例,女10例;年齡76~90歲,平均年齡(78.32±5.67)歲。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78~90歲,平均年齡(79.76±5.74)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均符合2012年國際糖尿病聯盟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美國Brauwald‘sheartdisease第9版[4]定義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年齡>75歲(世界衛生組織將老年期的年齡標準界定為>75歲)。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外周血管疾病、嚴重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伴有精神病和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膿腫、血液病;中途退出。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血糖達標控制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標準二級預防方案治療,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將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 mmol/L、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8%。根據患者的病情轉歸,給予具備針對性的二級冠心病標準預防治療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尼可地爾(Nipro Pharma Corporation Kagamiishi Plant,H20160540),每次5 mg,每天3次。兩組均持續給藥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基礎指標、心絞痛改善效果、血清學指標。根據《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率》的標準判斷:顯效為治療后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發作次數減少≥75%;有效為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且<75%;無效為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血清學指標包括天冬氨酸轉氨酶(AST)、血肌酐、C反應蛋白水平(CRP);基礎指標包括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B型腦鈉肽、冠狀動脈血管評分、三酰甘油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基礎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LDL-C、HDL-C、B型腦鈉肽、冠狀動脈血管評分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三酰甘油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礎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基礎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組別LDL-C三酰甘油HDL-CB型腦鈉肽 冠狀動脈血管Fensini評分(分)(mmol/L) (mmol/L) (mmol/L) (ng/L) 左主干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觀察組(n=27)3.62±0.822.85±0.411.43±0.54112.23±53.6213.52±3.1214.98±4.627.32±5.962.35±1.23對照組(n=25)3.82±0.722.63±0.311.64±0.35109.25±50.6111.36±5.7116.89±5.329.62±4.762.65±1.34 t值0.9312.1691.6490.2061.7101.3851.5300.842 P值0.3560.0350.1050.8380.0940.1720.1320.704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血肌酐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AST、CRP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AST,天冬氨酸轉氨酶;CRP,C反應蛋白
組別AST(U/L) 血肌酐(μmol/L)CRP(mg/L)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27)38.25±4.2635.42±4.3676.10±10.1377.12±12.1312.75±2.416.81±2.35對照組(n=25)40.36±5.2138.35±4.1276.12±10.3479.35±12.4613.56±2.4010.59±3.31 t值1.6042.4610.0070.6541.2134.776 P值0.1150.0170.9940.5160.2310.000
2.3 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心絞痛改善效果比較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CHD的危重病癥之一是UA,首選治療為內科介入,必要時可采用外科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并盡可能采取血運重建相關血管,但由于高齡患者體質條件所限,尤其是心、腎功能質量降低,再加上部分老年患者存在一定固有觀念,且老年患者并發癥較多,一般不支持采用內科介入或外科開胸手術實施重建冠狀動脈血流,因此,這類患者的臨床病癥的控制通常具有一定復雜性和困難性[5-7]。所以,即便積極采用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抗缺血治療,仍易復發心絞痛。
尼可地爾屬于類硝酸酯作用的K+-ATP通道開放劑,能促進細胞內流出K+,同時,抑制Ca2+流入,并產生微血管舒張和血管平滑肌松弛,以此對心肌微循環血液灌注形成調節功能,且其類硝酸酯類可生成一氧化氮,促進血管平滑肌鳥苷酸環化酶血管激活,提高細胞內環鳥苷酸,從而發揮氣道冠狀動脈舒張作用,促進冠狀動脈血流流動[8-9]。同時,尼可地爾產生的類硝酸酯作用,能減少心臟前負荷,減少Ca2+內流,避免心臟承受過重的后負荷,能合理增加冠狀動脈血流灌注,尼可地爾在起效的同時,不會出現低血壓和反射性心動過速及心博指數改變,安全性較高。劉虹宏等[10]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絞痛、心電圖總有效率、各項基礎指標、血清學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說明采取尼可地爾治療效果明顯,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尼可地爾治療,可合理改善患者心絞痛和心電圖情況,降低AST、CRP指標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后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