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日前,2021年全國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宋德民出席會議并講話。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忠明出席會議并致辭。
宋德民指出,“十三五”期間,特別是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以來,全國教育科研戰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更多研究成果轉化為教案、轉化為決策、轉化為制度、轉化為輿論,為教育改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十四五”期間,教育科研戰線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錨定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一目標任務,推動教育科研事業高質量發展。
宋德民強調,一要注重政治性,進一步加強黨對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二要注重實踐性,扎實開展“三關”重大教育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承擔起教育科研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三要注重規律性,有力提升教育科研質量,營造良好研究生態。四要注重系統性,不斷提升教育科研治理水平,推動教育科研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五要注重時代性,勇于擔當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構建發展新格局。六要注重專業性,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切實為教育決策提供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參考。
“湖南將把教育科研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支撐來抓。”朱忠明表示,湖南教育戰線上的廣大同志要堅持正確方向,深化教育基本理論研究;要主動服務教育實踐需要,聚焦教育領域重大戰略需求、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研究,全面提升服務決策能力;要強化使命擔當,把論文寫在三湘大地上,把科研成果應用到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全面助推科教強省建設。
湖南省教育廳、華中師范大學、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作交流發言。會議還對全國教育科研管理相關文件進行了研討。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部分地方教育部門有關負責同志,31個省、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所)主要負責同志,部屬師范大學和有關高校代表參加會議。(湘教宣)
郴州市340所學校
獲贈信息化教學設備
本報訊 近日,“科教興國,鄉村振興”助力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公益活動捐贈儀式在郴州市舉行。郴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闞保勇,郴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歐陽鋒,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榮偉出席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上,陶行知教育基金會、湖南省青年企業家商會、郴州市青年企業家商會等單位,共向郴州市340所學校捐贈了價值1317萬元的教育信息化軟硬件設備。
闞保勇向陶行知教育基金會等單位表示感謝。他指出,此次捐贈活動有利于郴州市改善教學條件、補齊教育短板、打造更加均衡優質的教育。他要求,相關學校要加強信息化設備的應用與創新,提高師生的信息化素養,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從而推進教育信息化事業發展,助力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郴州市教育局)
湖湘智慧教育
實踐共同體正式成立
本報訊 日前,湖湘智慧教育實踐共同體(下稱共同體)成立大會在長沙市第十一中學舉行,湖南省內16所智慧教育應用水平較高的學校加入共同體。共同體成員校將以課程改革為龍頭,以學校在信息化教學應用中遇到的核心問題為主線,探索智慧教學方向,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會上,共同體發布《行動宣言》,表示將聚焦湖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和國家未來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將智慧教育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區域和各自學校教育現代化發展。共同體成員校將在平等、協作、共享、共贏的基礎上,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精準教學、個性化學習、智慧教研、集備資源、打破壁壘、數據應用、雙主教學、泛在學習、科學決策和科學評價等教育實踐中,彼此進行深度交流、密切合作、資源共享;將在學科教學、校園管理、創新實踐、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打造具有強大內生動力的智慧教育共同體。
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表示,共同體要深刻理解智慧教育是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的有效途徑,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同時,她希望共同體成員校能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智慧教育工作好局面,為推進長沙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湖南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做出貢獻。
(長沙市教育局)
長沙市開展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經驗交流活動
本報訊 日前,長沙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經驗交流活動在長沙市芙蓉區育才第二小學舉行。本次活動由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長沙市各區、縣(市)部分信息技術教研員及信息技術教師代表參加活動。
首先,育才第二小學黨總支書記師青致歡迎辭。她結合當下教育信息化的趨勢,介紹了育才第二小學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探索,并呼吁每一個教育者要懷揣著教育夢想,共同展望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聯盟美好的未來。
接著,天心區信息技術教研員施展帶來了“如何上好信息技術優質課”的主題講座。她圍繞信息技術教師的個人發展,從心理建設、理念更新、課堂設計、賽前準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她還結合自己參加各級比賽的心得經驗,用生動形象的實例演繹了教學理論。育才第二小學教師張亞威進行了“信息技術教育路在何方”的主題講座。他從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兩個維度,將理論與教學中的常見案例相結合,為教師們的常規課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模型。
最后,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黃文斌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并指出了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他表示,大家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推動編程教育、開展人工智能教育,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各區、縣要組建、參與名師網絡教研聯盟,進一步推進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全面發展。
此次活動促進了教師的交流與成長,為教師提高課堂質量提供了方法與思路。
(長沙市教育局)
益陽市組織座談
名師工作室建設管理工作
本報訊 為充分發揮名優教師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構建網絡資源共享和師資培養新機制,提高全市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近日,益陽市教育局組織召開了名師工作室建設管理工作座談會。益陽市教育局黨組成員郭慶葭、教師工作科科長宋琦、基教科科長眭和平、教育技術裝備所所長周鵬來等出席會議,益陽市教育技術裝備所相關工作人員和“十四五”新一輪市級名師工作室擬任主持人共1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郭慶葭就名師工作室建設的背景、目的和意義進行了簡要介紹。各名師工作室擬任主持人圍繞名師工作室建設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并結合實際對名師工作室建設提出了意見。益陽市教育局教師工作科、基教科和教育技術裝備所的負責人對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最后,郭慶葭就名師工作室擬任主持人提出的問題與建議做出了回應。他表示,益陽市教育局將出臺《2021年益陽市名師工作室建設及管理的辦法》,著力將名師工作室打造成為全市教師培優的品牌工程。他強調,大家要增強責任意識,切實把名師工作室的建設作為行業“領頭雁”培養的主抓手;要加強考核管理,定期對名師工作室的運行、研修等情況進行考核考評,加快培育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工作業績優的教師。
(劉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