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關于法人的性質,有虛構論、否定論和實在論。本文從法律理論和現實的角度對這三種理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對法人與人的本質進行了比較分析。本文闡述了對法人性質的一些看法,并運用該方法分析了目前對法人性質的幾種解釋。正確理解法人本質,對正確理解、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法人本質;法理分析
一、法人本質學術法理及現實分析
法人擬制理論,顧名思義,是指法人是自然人,具有為法律目的所承認的人格。法人擬制理論沒有解沒有涉及法人的本質,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其作為法人的本質的探索,也有一定積極意義。
法人否定理論否定了法人的存在。其理論的主要認為作為實體上的法人不存在,因為法人的日常經營管理事實上都是由其背后自然人進行運作,法人的意志表達也由其成員創(chuàng)造和表達。因此,賦予權利義務主體資格是沒有意義的。不難發(fā)現,其理論框架也不涉及法人的本質
根據法人實在理論,法人是一個客觀實體,可以具體分為有機體理論和組織理論。首先,有機體理論認為法人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有機實體。作為一個客觀存在的有機實體,法人應當像自然人一樣被賦予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的主體資格。但如果根據有機體理論,所有客觀存在的實體都應成為權利和義務的主體。而事實上顯然并非如此。因此有機體理論存在缺陷。組織理論比有機體理論更為全面,認為法人是權利義務的主體。這是當前學術界較為公認的觀點。
二、法人本質與法人本質屬性
法人本質理論的發(fā)展也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理論,但從以上分析來看,一些主流理論并沒有真正涉及到法人的本質。那么我們如何理解法人的性質呢?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其本質是什么。當我們討論事物的本質時,我們應該考慮或研究事物的各個方面:本質必須使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并從根本上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質不是對現象的簡單分類。我國民法總則對法人的概念作了明確規(guī)定。但知道法人的本質,并不能推斷出法人的本質是什么。法人的本質屬性是我們知道一個對象是一個法人后它有一些特殊性的輪廓基本許多屬性,最多只能在屬性使它與其他不必要的屬性有區(qū)別,但什么是法人的本質并不是很好,所以我們發(fā)現通過法律定義的研究只知道它的本質屬性,但沒有什么是法人的本質。其次,要明確本質屬性與本質的區(qū)別。事實上,只有在承認法人存在的前提下,才能探討法人的本質屬性。但是,法人的本質與法人的本質屬性之間的區(qū)別尚不明確,未能對法人的本質作出回答。
三、人的本質與法人本質對比分析法人本質
不同的研究領域對人的定義不同。我們不能機械地把人類的本性定義為一種會工作、會說話、會制造工具、會使用工具的靈長類動物。語言的使用歸根到底是一種人類的社會關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定程度上社會關系才是人的本質屬性。
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幾個關于法人性質的新討論。
有些學者認為法人是法律賦予的一種人格。法人人格的來源或本質是法人能夠承擔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具有社會價值,法人才會被法律賦予人格。但是按照這種觀點要理解法人作為一種功能的本質似乎有些困難,更不用說法人扮演這一角色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因此,法人作為一種角色的性質還不夠深入。從我們以往的本質和本質屬性分析方法來看,法人制度的作用與合格法人的人格相比,仍然是一種外在表現現象,因此將其作為法人的本質并不十分恰當。
有其他學者指出,“所謂法人,是指具有獨立權利義務主體資格的團體”。從這一定義來看,法人在本質上確實反映了一種法律主體資格。為了適應社會經濟變化和發(fā)展的趨勢,新出現的社會團體被賦予了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的地位。在這一定義中,筆者將法人定義為具有獨立的權利義務主體資格的群體,其實質就是法人資格。這一判斷大致符合上文本質與本質屬性的區(qū)別。符合我們之前認為的基本屬性是表達式的本質,也就是說,法人本質上反映了一個資格,這是法律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定義,一個社會組織法律根據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它比現有數理論更加合理。
那么為什么在這個定義中我們不把人格作為一個法人的本質呢?我們知道法人是相對于自然人而言的,法人之所以被稱為人是因為他具有人格。人格是人在法律上的外在屬性,人格在法律上表現為能夠成為法律上權利義務主體的能力。將其作為法人的本質與我們之前的比較并不一致。用我們以前人類社會的比較,人格是一個人的人格和情感特征。把人的個性、情感特征和人格作為人的本性顯然是有偏見的。
四、結語
現代法律制度發(fā)展日臻完備,法人制度已成為民法的重要基礎之一。目前我國的《民法總論》也明確規(guī)定了法人制度。但是,目前學界對于法人本質的問題還沒有完全有定論。隨著時代進步,相信在未來關于法人本質的問題會有更深入和更完備的回答。
參考文獻:
[1]林嘉主編.外國民商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2]馬列著作選讀.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版.
[3]陶晶晶,顧梁莎.法人的本質及其責任[J].中國商論,2017(05):166-167.
[4]龍艷芳,王圣利.論法人的本質[J].企業(yè)導報,2015(11):166-167.
作者簡介
劉學(1982—),男,漢族,四川營山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yè),四川現代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