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
摘要:對于高中歷史這門科目來說,靈活運用知識以及知識積累和拓展是相當重要的部分。然而,要想學好歷史這門科目,學生的積極參與與探索之心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逐步引導使學生了解并且喜歡上這門科目,并且養成愛讀書,多積累,拓展知識面的好習慣,終會對學生大有好處。因此,本文就對如何培養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深入探討,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深刻的思想啟迪推動大家思想上的深入融匯和交流溝通。
關鍵詞:高中歷史;發展學生思維;積極拓展知識面;建立知識框架;積極自覺探索知識
想要空曠的地方建起高樓,就必須要打好地基。學習就像建房子一樣,打好知識基礎,才有可能建立知識的宏偉大樓,如何打好知識基礎呢?那就需要積極拓展知識面,豐富知識內容。對于學生來說,豐富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歷史這個知識之間關聯性較強的科目來說,學生除了要掌握課本內的知識外,還應在生活中多讀書積累一些歷史知識,然后建立起正確的知識框架。歷史的知識框架,結構的構建是很豐富的,比如依據時間建立起知識框架,或者根據事件聯系建立起知識框架等。知識框架不僅在歷史科目中作用很重要,同樣也適用于其他科目。依據腦中知識,建立起知識框架,有助于遇到有關習題,迅速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應該以極大的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身對于歷史的思考,加強對學生的歷史教育。
一、積極拓展知識面
積極拓展知識面,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知識的廣度,這有利于學生加強對于歷史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自己對于歷史的思考,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學生要多進行閱讀,增加知識的儲備量,也要學會融會貫通,增強對于歷史知識的熟練運用。對于學習歷史,學生腦中有大量知識,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時間感,使學生能夠掌握在不同題目下知識的運用。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歷史趣味知識,可以增加教學樂趣,因為歷史知識的歷史性,使一些歷史事件更加生動,這會使知識變的有趣,對提高歷史知識有著積極的作用。
例如,“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課上講授更多的課外歷史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自覺對知識進行拓展。中國早期政治制度不同時期有不同特點,知識點非常多,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拓展歷史知識,并調動學生積極性,自覺進行拓展知識訓練,增強知識的廣度。歷史考試這一節是個重點,比如“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分封制與宗法制,其目的意義以及特點。據此可以進行知識面的拓展,比如“郡縣制”,教師拓展知識面的方法,首先可以通過上課講解,使學生了解知識。其次,可以推薦相關書籍,讓學生在空閑時間進行閱讀,最后讓學生回歸課本,從而拓展知識面。
二、建立知識框架
高中學生的知識水平較高,所以作為高中階段的歷史授課,我們應該積極引導他們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建立知識框架。那么如何建立知識框架呢?首先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知識的相關聯性,將一些事件有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歸在一起,依據一些關聯詞,將他們串聯起來,分析歸納概念的相關性和差異性,創造條件進行聯系,將知識依據時間或空間聯系起來。知識框架的建立,可以讓我們做題時對于知識的搜尋不再盲目,也會使對于知識的尋找更加快速。
例如,“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可以在授課之前讓學生寫下思維導圖,將知識聯系起來,并在課外搜索相關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白呦虼笠唤y的秦漢政治”中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以及確立皇帝制度,設立三公九卿中央官制,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及一些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我們可以根據一些事件的作用來進行知識的梳理及構建知識框架。教師可以不在把視線全部放在課本上,可以脫離課本。讓學生自己發揮,進行知識的整理,通過時間維度,相同作用的舉措進行整理。從而讓學生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結構,更好地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問題。
三、積極自覺探索知識
作為高中生,學生往往有很強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學生積極自覺探索知識的非常重要的動力。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快樂。讓學習成為一種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也更好的讓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督促使他們學習,幫學生養成積極探索知識的良好習慣。
例如,“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由分封制到郡縣制,再到分封與郡縣相結合的制度,以及后來為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一些制度的演變,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歷史事件來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中,積極探索知識,不要把教學當成刻板的知識灌輸機器,教師對于每一個學生要主動引導,讓學生習慣于思考,使他們創造思維的綠洲,在相對于枯燥的高中,教師不要只局限于課堂,不要扼殺學生的奇思妙想,知識之間的聯系,可以是天馬行空的,要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智慧,這才是學習的重要之處。
總的來說,就是讓學生通過豐富的知識,創立知識框架,然后培養自覺探索知識的習慣。一些有積極探索精神的人總具有堅持的性格,他們不斷的進步,使自己知識淵博,從現在到將來,各種知識的聯系只會更加靈活,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隨地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意,所以,學生要堅持積極自覺探索知識,持之以恒進行思考,堅持不懈不放棄,使自己充滿創造力。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知識更加牢固和具有條理性。
參考文獻:
[1]范紀元. 高中歷史課人文素養教育現狀的反思[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2]范曄.談高中歷史教學應具備的大文科素養[J].中學課程資源,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