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祝爛
(福建省永安市食用菌技術推廣站,福建永安366000)
福建省永安市700 m以上高海拔的行政村有30多個。近年來,隨著夏季香菇市場行情的好轉,農民栽培香菇的積極性逐步提高,栽培規模也不斷擴大。然而,隨著香菇栽培規模不斷地擴大和新菇農的增多,夏季層架式栽培香菇爛筒的問題時有發生,給生產者帶來巨大損失。筆者根據調查結果和生產實踐經驗,分析和總結夏季層架式栽培香菇爛筒發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控措施,以供菇農參考。
在香菇菌筒制作、菌絲培養等整個生產過程中,由于受到氣候、環境、管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香菇爛筒。爛筒的菌筒表層局部出現受害,初期表現為菌絲逐漸萎縮、消失,菌筒變軟,而后綠霉污染不斷增多,并附有黏液狀黑色分泌物或其他霉菌,培養料發黑、腐臭,有大量的蟲原體和病原物,菌筒基本不長菇或很少長菇(圖1)。主要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部分菇農對香菇品種、溫型、菌齡等生理特征特性不夠了解或沒有完全掌握,導致在栽培用種選擇上出錯。若使用一些不耐高溫或菌絲生長抗逆性不強的菌種則容易引起爛筒。
有些菇農片面追求香菇高產量,在配料時隨意增加氮源含量或添加高氮源物質,使氮源比例過高,或者在拌料時隨意提高菌筒含水量,這些均極易造成香菇爛筒。
多數菇農在滅菌時采用常壓簡易滅菌灶,滅菌升溫時效掌控不足,甚至經常在滅菌中間降溫或認為滅菌時間越長越好,以及“悶灶”時間過短、開灶過快,這些均影響料袋的滅菌效果,導致后期雜菌污染,造成損失。
許多菇農對菌筒是否需要剌孔增氧或何時剌孔增氧把握不準,如在香菇菌絲抗逆弱或在高溫時刺孔,使香菇菌絲很難恢復生長,從而導致大量雜菌侵襲,造成嚴重污染從而爛筒。
多數菇農在室外塑料大棚里培養香菇菌絲,但由于大棚構造簡單,通風管理不到位,遇到高溫天氣,就會嚴重影響菌絲生長發育或高溫“燒菌”,造成菌絲體嚴重衰弱,被雜菌侵染。這是近幾年香菇爛筒和香菇子實體生長不正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季栽培香菇,菌筒補水是必須的、也是重要的生產技術環節。但許多菇農對補水技術掌握薄弱,如補水用的水溫過高、補水量過大,從而導致香菇爛筒。
近幾年,生產管理較好的農戶栽培香菇時,爛筒現象發生較少,甚至不出現爛筒。筆者進行了總結,主要有以下幾個防控措施。
三明真菌所L18、浙江慶元慶科212的香菇菌絲生長溫度為5~32℃,出菇溫度為15~28℃,較適合夏季高溫栽培。2018年福建省永安市食用菌技術推廣站引進的浙江慶元慶科212香菇品種,在永安市海拔700 m以上區域栽培,其表現較好。該品種具有產量較高、品質較優、抗逆性較強等優點。

圖1 香菇爛筒
從近兩年的生產實踐得出較不易出現大面積爛筒的栽培配方:堆積發酵的雜木屑79%,麩皮20%,石膏1%;培養基含水量為62%左右;pH自然。
以慶科212為例,永安市高山區夏季香菇栽培季節安排在當年11月至次年1月底制作菌筒,次年5—10月出菇較為合適。接種方式采用接種釘接種,可提高接種效率和成品率,減少雜菌污染。
建棚應選擇地勢較高、通風流暢、夏季日照時間較短、近水源和排水良好的坡地、田地,周邊無污染、交通方便的地方。菇棚建設要求棚頂高4.5~5.5 m,寬6~8 m,檐兩端離地面高3.5~4.5 m,菇棚四周設排水溝,菇棚外層為遮陽網,內層使用上海生產的綠得膜薄膜(棚內溫度比一般塑料薄膜可降低3℃左右),棚內搭出菇層架。棚頂和菇架上方安裝自動噴水設施,隨時調節控制大棚內溫度。菇棚內菌架與菌架之間的走道和菇棚外的棚間隔要稍寬松些,以利于空氣流通。
菌筒刺孔增氧宜選在晴天,棚內溫度在20~25℃的早、晚進行。不宜在雨天和高溫及高濕條件下開展菌筒刺孔,否則,菌筒刺孔后,孔口不能很快逾合,容易侵染雜菌,造成爛筒。刺孔增氧原則上安排2~3次。第1次刺孔增氧是在香菇菌筒菌絲快滿袋時,以拔出菌種釘為刺孔方式,即將接入菌筒的菌種釘全部拔出后直接將其擺架培養。如果菌筒在棚內堆疊養菌,切忌菌筒堆疊過高、過多,因為高溫時很容易因“燒菌”而引發爛筒。第2次刺孔增氧是在菌種釘拔后的25~30 d進行。第3次刺孔增氧要視菌筒菌絲的生長狀況而定,如果菌筒含水量偏高、菌皮硬實可刺孔,反之,不再進行刺孔增氧。
菌筒補水要點有三。一是菌筒一般袋重1.9~2.0 kg,當菌筒上架培養或出菇后,袋重只有1.3~1.4 kg,就應進行補水,使袋重達原菌筒重的80%~90%即可。二是在第2潮菇前補水。每一潮菇采完后,應停止噴水,加強通風降低菇棚內空氣相對濕度,讓菌絲恢復生長10~15 d后開始補水。三是補水要選晴天及早、晚進行。補水要用水溫較低的井水或山泉水,加大菌筒內外溫差,誘發原基形成。補水后3~5 d棚內一定要通風,否則,菌筒會發生嚴重綠霉。
香菇菌筒的蟲害主要是菇蚊、菇蠅等成蟲或幼蟲。防治措施以滅殺成蟲為主,可在大棚內懸掛黃板黏蟲或用防蟲網減少進入大棚內的成蟲。病害有各種雜菌、細菌等。重點要做好各生產環節的技術把關,同時,做好環境衛生,保持清潔干凈,減少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