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雨
作為心臟猝死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驅表現,不穩定型心絞痛以胸部不適、胸痛等為主要表現,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重要組成部分[1]。該病以老年人為主要發病人群,嚴重者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匹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時能夠對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進行改善,從而降低炎性反應,對不穩定型心絞痛病情的進展進行延緩,但是單一用藥,療效有限[2]。近年來,聯合用藥成為治療趨勢,前列地爾在壓低ST 段、改善心絞痛癥狀等方面具有確切療效,被廣泛關注[3]。本研究旨在觀察前列地爾與匹伐他汀聯合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特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60~81 歲,平均年齡(68.13± 7.27)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5.31±1.48)年;心絞痛類型:自發性心絞痛9例,惡化性勞累性心絞痛 31例,初發性心絞痛10例。試驗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61~81 歲,平均年齡(68.67±8.47)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5.53±1.57)年;心絞痛類型:自發性心絞痛8例,惡化性勞累性心絞痛33例,初發性心絞痛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4]①診斷均符合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確診;②治療前半個月內未服用降血脂藥物;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 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有明顯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心肌梗死患者;③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④有出血傾向者;⑤合并嚴重心律失常、內分泌系統疾病、急慢性心力衰竭、腫瘤性疾病者。
1.3 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依據病情進行常規治療,包括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口服匹伐他汀(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50,規格:1 mg/片)進行調脂治療,2 片/次,1 次/d,于每日睡前服用。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靜脈輸入100 μg 前列地爾(武漢愛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501,規格:100 μg)+10 ml生理鹽水,1 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4 d。治療過程中如發作心絞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參考文獻[5]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的CO、LVEF 進行測定;同時采用免疫熒光法對BNP 水平進行測定。③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O、LVEF、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O、LVEF 水平高于治療前,BNP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患者的CO、LVEF 水平高于對照組,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發生頭暈頭痛1例,腹痛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試驗組患者發生腹痛腹瀉1例,惡心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老年群體的常見疾病,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如未有效對病情進行控制,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口服用藥。而他汀類藥物是臨床對該疾病的首選治療藥物,能夠對血脂水平進行有效調控[6]。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具有穩定斑塊、延緩斑塊進展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其中,匹伐他汀即為他汀類藥物的代表藥物,屬于他汀類的第三代藥物,是通過對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 (HMG-COA)還原酶進行抑制而起效,并能夠改善內皮功能,臨床應用效果較佳[7]。前列地爾能夠有效降低ST 段波動情況,并能夠對心絞痛癥狀進行改善。且其能夠對心肌重構進行有效抑制,并能夠降低BNP 的含量,使心衰癥狀得以緩解。該藥物屬于天然前列腺素類物質,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能夠對機體內血管中平滑肌生成有效抑制,使血管內血脂水平得以降低,進而對血塊的形成有效抑制。并能夠使血小板膜內腺苷酸環化酶得以激活,對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進行抑制,使心臟血管能夠擴張,使血管內血流通暢度以及血流量顯著提高。進而使機體內缺氧情況得以緩解,對缺血性心肌損傷起到預防效果,進而使心功能有效改善。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O、LVEF、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O、LVEF 水平高于治療前,BNP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患者的CO(7.28±0.42)L/min、LVEF(59.94±8.37)%高于對照組的(6.16±0.54)L/min、(50.78±7.09)%,BNP(531.58±174.68)pg/ml 低于對照組的(728.85±194.58)p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前列地爾與匹伐他汀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對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控制有顯著效果,能夠增強CO、LVEF 及BNP 水平的調控效果,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行前列地爾與匹伐他汀聯合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