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
對產權交易機構來說,交易安全不僅是自身需要,也是交易相關方高度關注的重點。可以說,交易安全是交易的基石。作為產權交易機構,如何確保交易安全呢?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初步探討。
1? 何為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是指在交易過程中,交易當事人依雙方為交易行為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主張交易行為有效,從而基于該有效的交易行為取得交易之新利益,以保障交易當事人利益、交易效率及交易秩序的制度。有交易中介機構參與的交易,交易安全還涉及到交易機構。從根本上講,交易安全是為了保障交易順利進行,目的是保障交易各方合法權益,最終使得交易按照預期目標達成。
2? 交易安全需關注的幾個重點
2.1? 交易標的權屬清晰、無爭議是交易安全的首要條件
《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標的應當權屬清晰,不存在法律法規禁止或限制交易的情形。試想,如果轉讓標的權屬不清晰或者具有權屬上的爭議,則該轉讓標的一旦進入交易環節,必然會產生交易糾紛,交易安全自是無從談起。為此,產權交易機構在受理項目時,審核轉讓標的的權屬問題是一項十分基礎而重要的工作,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2.2? 充分披露轉讓標的現狀和瑕疵,能充分保障受讓方的知情權
充分披露轉讓標的現狀和瑕疵,也是保障交易安全的應有之義。實際上,就是事先讓受讓方充分了解轉讓標的的基本情況,買的明白,才能買的放心。作為轉讓方,不能為了賣個好價錢或者為了順利轉讓出手,故意隱瞞轉讓標的的瑕疵,這不僅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也為后續的交易埋下隱患。作為受讓方,也應對轉讓標的做充分的了解,避免自身的原因未掌握相關情況,而在成交后再反悔,則可能產生違約責任等法律風險。產權交易機構作為交易雙方的連接方,按照交易規則披露轉讓標的現狀和瑕疵,按照交易規則接受意向受讓方的受讓報名。意向受讓方向產權交易機構提出相關疑問的,產權交易機構應及時征詢轉讓方意見,并答復意向受讓方。
2.3? 忠實有效地執行交易制度
產權交易相關制度是確保交易有序進行的保障。有效執行交易制度能最大限度地防范交易風險。要堅決杜絕違背制度操作的情形發生。在發生實際業務執行現有制度無法正常推進交易的特殊情形時,也應依法修正制度,按照程序組織交易,確保轉讓方和受讓方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交易制度應平等保護交易各方利益,不偏不倚。在執行制度時,要無歧視地執行,而不能“選擇性執法”。若產權交易機構違反法律法規和交易制度實施交易,則是對交易安全的破壞。如此一來,交易機構的公信力將會大打折扣,導致無人敢在產權交易機構交易了。產權交易機構做的不是一錘子買賣,必須以合法合規為底線,才能行穩致遠。
2.4? 確保網絡交易安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交易已是大勢所趨,未來的交易將可實現完全的無紙化交易。《民法典》第512條規定了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的,如何確定交付時間,或者提供服務的時間。電子合同首次出現在法律中,體現了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網絡交易最核心的還是交易安全。由于在產權交易機構交易的標的金額都較大,一旦發生網絡交易事故,后果將難以想象。因此,在網絡交易技術上,要充分考慮交易風險,做好技術研發,嚴防病毒等侵害和攻擊,確保網絡交易安全可靠。
2.5? 確保資金結算安全
資金結算是交易環節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資金結算方面有很多風險點需要防范。比如,要嚴格按照約定條件結算。在未達到結算條件時,超前結算,會造成交易糾紛。達到結算條件后,遲遲不予結算,也同樣會發生風險。產權交易機構每天有大量的資金進進出出,要嚴防串戶混淆,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處理賬務。實施網上結算的,要確保結算系統安全可靠,嚴防病毒等侵襲。要按規定做好結算紙質文件的備份存檔。
總之,作為產權交易機構,應當不斷完善交易制度,規范從業人員執業行為,緊緊圍繞“確保交易安全”這個核心目標,不斷提升交易綜合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