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初中數學教師要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意識,就應在行動上采取積極措施,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計算能力。本文在分析初中生計算能力缺失原因的基礎上,探討了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8-0055-02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and Improve the Skills
——Discussion on Cultivating the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Nanhua Junior High School,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WANG Yonghong
【Abstract】I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want to further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awareness, they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help student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calculation skill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calculation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alcul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for referenc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ability
一、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缺失的原因
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缺失,不是一個短期的現象,也不是單個因素造成的,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查閱分析相關文獻和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對輔助計算工具產生依賴性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電子信息時代,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產品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絕大部分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家長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行為不加約束和限制,而初中生又缺乏足夠的自制力,在學習中產生了對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沉迷于電子產品快速和準確給出計算結果的服務,從而很少主動參與到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久而久之,很多學生就養成了不愿意動腦解決問題的習慣,產生了一種數學計算的惰性,計算能力提高也就無從談起。
(二)缺乏對數學計算能力的正確認識
數學考試中存在一種現象:很多學生會將時間更多地投入拔高性質的最后兩道題的解答中,對于計算題,往往在做完之后就“束之高閣”。即使拿到評閱試卷后發現計算錯誤,很多學生也不愿意過多關注,認為對成績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只要在下次考試時予以“足夠”重視,就會避免這些問題。很多學生認為數學學習的關鍵在于解題方法和思路,沒有意識到計算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也會將時間傾斜到解題思路和方法的講解上,對計算題重視不夠。這樣一來,學生也會認為計算不重要,進而產生輕視之心。
(三)形成錯誤的計算觀念
計算錯誤是很常見的數學解題錯誤類型,教師也經常提醒學生要挖掘計算錯誤的原因并積極改正,但很多學生習慣于將計算錯誤簡單地歸咎為粗心大意,這既不嚴謹也偏離事實。初中數學的難度相比于小學數學有了較大的提升,計算并不是重復的機械運算,其中蘊藏了很多計算技巧,這正是大部分學生都缺乏的能力。很多學生錯誤地認為數學計算只需要按部就班進行即可,拿到題目后往往在不認真審題的情況下就開始從左至右一步一步完成算式計算,從而形成了錯誤的計算觀念,造成錯誤率居高不下。
二、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
發現問題是為更好地解決問題提供依據,數學教師只有立足現實問題,兼顧學情,才能找準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結合點,夯實基礎,提升技巧,采取合適、有效的方法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注重起點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計算觀念
輕視數學計算,重視解題思路培養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較為普遍的現象,不僅是大部分學生,甚至部分教師都存在這方面的錯誤觀念。因此,數學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計算在數學學習中的基礎地位,并有意識地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和認知。比如,教師可以在不同課堂教學環節有意識地向學生普及計算能力的重要性,或者開展一些關于計算能力培養的主題討論活動,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計算的重要價值。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數學計算能力的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從而對改變他們的錯誤觀念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對電子產品的使用也要形成正確的觀念,電子產品更像是一把雙刃劍,只有發揮其在學習活動中的正確作用,才能對數學學習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這既需要教師予以正確引導,也需要家長配合監督,同時也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自覺性。數學學習并不是要與電子產品完全絕緣,而是應該通過有效的家校互動,強化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和監督,讓電子產品逐漸脫離玩具的低級趣味,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和提高的機會。
(二)強化非智力因素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數學計算中,一些非智力和技巧因素看似不重要,卻是造成學生頻繁算錯的罪魁禍首,很多學生的計算錯誤,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比如看錯、抄錯題目,機械運算,計算不檢查等,都是導致計算錯誤率大幅上升的重要因素。對學生而言,這些非智力和技巧因素在計算中扮演著基礎性作用,只有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才能夯實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根基,為學生計算技巧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因此,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督促學生認真聽課、思考、獨立完成作業,引導學生規范書寫、細心推敲,不急于求證答案。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自覺檢查、驗算和改錯的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規范書寫格式的指導,格式的規范性既能夠清晰地表達出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步驟,也能有效防止錯寫、漏寫等常見的計算小毛病。教師也應該做好表率作用,上課時板書,平時批改作業,字跡務必規范整潔,同時解題步驟要條理清晰和全面,尤其是不要隨意省略步驟,因為教師少寫一個步驟,學生很可能會受到影響,進而少寫更多步驟。此外,要求學生少用電子產品,減少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糾正他們的計算惰性。總之,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運算習慣,是夯實學生計算能力基礎的重要舉措,教師只有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和恒心,一抓到底,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三)夯實數學基礎知識,扎牢數學計算基礎
在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基礎上,在數學計算教學中還應加強另一基礎要素——數學基礎知識的培養。對數學計算而言,這些基礎性知識包括定義、公式、定理、公理、運算法則和推論等。學生只有在熟練掌握這些基礎運算知識之后,計算能力的提升才能實現由量變到質變。在計算教學中,這些基礎知識的理解是提高計算準確率的關鍵,單純地要求學生記憶公式,是計算教學急于求成的表現,也會影響學生完成計算的心態和結果。在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放慢速度,對學生進行適時點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并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學會把一些跨越性較大的、較復雜的問題適度簡單化。
(四)滲透計算技巧教育,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熟能生巧成為很多數學教師的一大法寶,這為題海戰術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而言,熟能生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求學生完成一定量的計算練習很有必要,但是機械地完成重復的計算練習不僅效率低下,也不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因為學生計算技巧的培養不是靠單純的練習獲得的,必須是在學生熟悉定理、定律和算理的基礎上,再加上教師的巧妙點撥。隨著數學教改的深入推進,計算早已不再是簡單的重復運算,其中蘊藏了很多運算技巧,這些運算技巧的使用對于學生快速準確地解題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開展計算教學時,也應該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對計算技巧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三、結語
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數學教師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既要重視一些“不起眼”因素的作用,比如培養學生正確的計算觀念、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要注意一些拔高因素的作用,加強對學生計算技巧的培養。學生只有掌握較好的計算能力,數學成績提升才具備相應基礎,也為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芳琴.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9(18).
作者簡介:王永紅(1982.7-),男,漢族,甘肅高臺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教學。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