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慶
摘 要: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將教學內容微型化、碎片化,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文章分析微課對思想品德教學的影響,探討微課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教師要基于微課進行課前預習、課程導入與互動,拓展知識,活化課堂,做好課后復習。
關鍵詞:思想品德;微課;教學目標;教學計劃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9-0130-02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主要是將教學內容微型化、碎片化,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在思想品德課的具體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微課的運用,并正確處理資源和應用的關系,注重微課的通暢性、高效性,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品德的學習中,在實現課堂高效構建的同時,促使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一、微課對思想品德教學的影響
1.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通常具有內容豐富、時間短、生動形象等特點,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更能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例如,對“當危險發生的時候”進行教學時,由于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相對有限,對各種危險源和危險的事情無法有效判斷,教師可制作形象生動的視頻,并輔以學生比較喜歡的動畫,把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及造成的后果制成卡通動畫,以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相關知識,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高。
2.有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
思想品德的傳統化教學中,思想品德教師通常會按照課程的教學要求、個人經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對教學內容實施調整,這種教學模式通常會對學生自主學習造成阻礙。而通過微課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的參與度就會相應減少,其更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獨立學習與思考的能力,而且能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3.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思想品德的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無法顧及到全部學生。而微課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學習課程,比如,講解“我們能為地球做什么”時,學生就可通過微課有針對性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相關學習內容,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實現個性化發展。
二、微課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基于微課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相關教學內容,對自己無法理解與掌握的知識具有清晰的認識,還能使學生帶著疑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與高效性。思想品德教師可將微課運用到課前預習中,以此引導學生進行高效預習,并使學生的預習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在每次上課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無法理解或掌握的知識制作成微課,其中不僅包括重難點知識,還需配上有趣且生動的視頻或動畫,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掌握教學重難點,以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實現高效學習。例如,對“誠信是金”進行教學時,其教學的重難點主要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誠信的含義,并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做一個誠信的人,知行合一的人。因此,為了使學生實現高效預習,教師需將有關誠信的故事制成微課,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使學生理解誠信的含義,明白誠信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為后期的課堂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基于微課進行課程導入與互動
要想徹底激活思想品德課堂,就要以課前導入作為切入點,充分借助微課這一新型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在優化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結合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微課情境,包括媒體情境、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典例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借助一定的微課情境,激活課堂的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以良好的狀態參與到思想品德課堂學習中。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的時候,應開展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構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最大限度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基于此,思想品德教師應靈活運用微課,給學生營造出“微互動”的對話課堂,引領學生在互動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促使學生在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迸發思維的活力,最終實現思想品德的深度學習。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師在強化課堂互動的同時,應結合教學內容,搜集與其相關的配樂朗誦、視頻、音樂、角色扮演等素材,并借助一定的錄制手段,精心錄制微課,引領學生在微課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參與到思想品德知識的學習中。
3.基于微課拓展知識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優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時候,不能只局限在思想品德教材中,還必須拓展教學內容,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知識拓展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綜合素養。思想品德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緊緊圍繞思想品德內容,從網絡上搜集相關的內容,精心制作微課視頻,最終達到拓展思想品德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思想品德教師在拓展課堂內容的時候,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全面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微課,并將其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引領學生在課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微課進行學習。如此一來,就能真正實現層次化教學,踐行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教學理念。
4.基于微課活化課堂
思想品德教學包含講解理論知識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兩部分內容。在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時,部分教師照本宣科,不僅教學全過程較為枯燥,而且還會影響課堂氛圍,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效果。對于理論性相對較強的知識,教師通常無法進行清楚的解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微課的運用,以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將思想品德的相關知識動態地呈現出來,通過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促使學生有效理解相關知識點。在進行具體操作時,教師則可將操作的全過程制作成微課,對其進行模擬演示,這相較于簡單的語言描述通常更立體、生動,從而使學生更輕松地掌握相關實踐操作。例如,教學“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時,教師可通過微視頻呈現相關內容,讓學生對各個民族有直觀的了解。教師也可以將各個民族的資料制作成獨立的微課,這樣,學生想學習或了解哪個民族的時候,直接點看就可以學習,可以有效彌補學生認知上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