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麗,劉麗萍,盛南洪
(1.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22;2.中國醫科大學醫學信息學院,遼寧 沈陽 110122)
醫生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良好的終身學習意愿是醫學生必備的素質[1],只有當醫學生有終身學習意向和熱情時,才能主動發揮其學習潛能,保證對新知識、新技能熟練掌握,保證較高的崗位勝任力及競爭優勢。信息素養是發現、利用和評估信息的一種技巧[2],具有較高信息素養水平的個人能夠意識到信息需求,有效地檢索資源、利用和評估信息[3-5]。終身學習意愿與信息素養水平之間有策略性及互相加強的關系[6]。信息素養自我效能是一個人對他能獲得、利用、評估信息能力的信念。有學者認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意愿隨著信息素養自我效能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現正相關關系[7]。本研究試圖在醫學研究生人群中驗證二者的相關性,以便進一步開發提升醫學生終身學習意愿的干預措施。
本研究于2019年7月至8月選取中國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中的部分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是對41個專業按照研究生總數隨機抽取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在取得知情同意情況下,共發放問卷225份,回收有效問卷193份,有效率為85.78%。本項目已獲中國醫科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
本研究調查的一般情況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年級、英語水平。主要研究變量包括終身學習意愿及信息素養自我效能。
終身學習意愿的測量采用Hojat開發的終身學習意愿量表(JSPLL),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中文版本共有14個條目3個維度:學習信仰和動機(6個條目)、對學習機會的關注(5個條目)、在信息搜尋過程中的技術技能(3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李克特4點賦分,分值越高表示終身學習意愿越強[8]。
信息素養自我效能的測量采用Kurbanoglu開發的信息素養自我效能量表(ILSES),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6]。ILSES原量表共有28個條目7個維度:界定信息需求(1個條目)、創建檢索策略(3個條目)、查找和檢索資源(8個條目)、評估和豐富信息維度(5個條目)、解釋及綜合和使用信息維度(2個條目)、交流信息維度(7個條目)、評估信息結果和過程(2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李克特7點賦分,總分越高信息素養自我效能越高。
量表的漢化:在征得原量表作者Kurbanoglu授權允許后,采用標準的漢化流程對量表進行翻譯和文化調適。由情報學專業兩名教師將量表翻譯成中文,同時征求公共衛生專業和英語專業教師的意見,聯合討論量表各條目概念和表述與語意的一致性程度;由兩位專業人員進行回譯,將回譯版本與原量表的表述進行比較,查找分析不同之處,并進一步修訂量表的中文表述,形成最終中文版本。
項目分析:采用Pearson進行相關分析,各條目得分與量表總得分的相關系數最小是0.595,最大是0.838。進一步通過臨界比值法按量表總分降序排列,對高分組(前27%)和低分組(后27%)賦值1和2,對各條目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均具有顯著差異(P<0.05)。
量表的效度:中文版ILSES的效度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來評價。經KMO和Bartlett檢驗,結果均具有顯著性差異(χ2=5 395.477,df=378,P=0.000),適合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轉法,提取4個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是74.126%。根據條目內容與條目間關聯命名4個維度,分別為利用圖書館檢索目錄和指南(ILSES 8~ILSES 10)、查找和檢索信息資源(ILSES 1~ILSES 7、ILSES 11)、使用和評價信息資源(ILSES 12~ILSES 19、ILSES 28)、撰寫和交流科研論文(ILSES 20~ILSES 27)。
量表的信度:ILSES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遼寧省醫學研究生的終身學習意愿及新媒體信息素養教學干預效果評估”(JG17DB564)的研究成果0.974。利用圖書館檢索目錄和指南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7,查找和檢索信息資源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2,使用和評價信息資源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52,撰寫和交流科研論文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50。
應用SPSS 22.0對數據進行統計。首先,描述JSPLL、ILSES量表及各維度的測量情況,研究生的性別、年齡、年級、英語水平;其次,應用單因素方差或t檢驗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的研究生JSPLL差異,應用Pearson相關分析初步判斷醫學研究生JSPLL和ILSES的相關關系;最后,應用多元分層回歸檢驗ILSES的影響因素。
結果顯示,醫學研究生終身學習意愿的最大值為56,最小值為30,平均得分為(45.08±5.57)分。信息素養自我效能的最大值是 196,最小值是 44,平均得分為(131.07±27.41)分。具體見表1。
表1 終身學習意愿、信息素養自我效能量表及各維度的得分情況(±s,分)
表1 終身學習意愿、信息素養自我效能量表及各維度的得分情況(±s,分)
變量 最小值 最大值終身學習意愿(JSPLL)學習信仰和動機對學習機會的關注在信息搜尋過程中的技術技能信息素養自我效能(ILSES)利用圖書館檢索目錄和指南查找和檢索信息資源使用和評價信息資源撰寫和交流科研論文得分30 13 5 3 4 4 3 1 2 9 8 56 24 20 12 196 21 56 63 56 45.08±5.57 20.49±2.64 15.22±2.54 9.36±1.44 131.07±27.41 14.36±3.60 38.09±7.86 41.70±9.35 36.90±9.31
在193名醫學研究生中,男性68人,占35.2%,女性125人,占64.8%;年齡平均25歲,最大38歲,最小21歲。年齡在27歲及以上的研究生相比其他年齡的研究生具有較高的ILSES水平(P<0.05);博士三年級相比其他年級研究生具有較高的ILSES水平(P<0.05);英語熟練及以上水平的研究生相比其他英語熟練程度的研究生具有較高的ILSES水平(P<0.05)。博士三年級相比其他年級有更高的JSPLL水平(P<0.05);熟練及以上英語水平相比于良好、一般和較差英語水平的醫學研究生有較高的JSPLL水平(P<0.05)。性別對醫學研究生的ILSES水平及JSPLL水平影響均不顯著(P>0.05),年齡對醫學研究生的 JSPLL 水平影響不顯著(P>0.05),見表2。
表2 醫學研究生的基本情況及單因素分析(±s,分)
表2 醫學研究生的基本情況及單因素分析(±s,分)
變量n ILSES得分F/t P JSPLL得分F/t P年齡(歲)21~23 24~26≥27 4.7160.0102.3860.095性別1.1940.276-0.2960.767年級男女研一38 119 36 68 125 75 65 29 7 6 1 1 2.5320.0303.2930.007英語水平研二研三博一博二博三熟練及以上良好一般較差22 67 92 12 128.94±27.87 128.00±27.83 143.47±22.21 134.00±25.63 129.48±28.30 126.26±31.91 133.50±23.47 127.37±23.14 134.14±20.74 134.66±28.23 155.36±17.10 144.68±23.83 136.05±28.40 125.08±26.35 124.25±23.90 4.4880.005 46.07±5.83 44.40±5.41 46.30±5.65 44.92±5.53 45.17±5.62 45.29±5.91 45.06±5.63 43.03±3.78 44.28±2.75 43.50±6.02 50.63±4.94 48.31±5.93 45.49±5.90 44.18±5.00 43.83±5.47 3.7340.012
表3 年齡、信息素養自我效能與終身學習意愿的相關分析
年齡與信息素養自我效能呈正相關(P<0.05),與終身學習意愿不相關(P>0.05);信息素養自我效能與終身學習意愿呈正相關(P<0.01)。信息素養自我效能各維度與總量表相關(P<0.01);終身學習意愿各維度與總量表相關(P<0.01)。信息素養自我效能與終身學習意愿各維度相關(P<0.01);終身學習意愿與信息素養自我效能各維度相關(P<0.05或P<0.01)。
將年齡、性別、年級的5個啞變量、英語水平的3個啞變量作為控制變量放入線性回歸模型的第一層,分析結果表明,博士三年級相對碩士一年級在終身學習意愿水平上提升0.208個標準差(P<0.01);一般英語水平相對于熟練及以上英語水平在終身學習意愿水平上下降0.326個標準差(P<0.01)。在第二層,控制一般變量情況下,信息素養自我效能提升1個標準差,終身學習意愿水平提升0.378個標準差(P<0.01)。具體見表4。
表4 醫學研究生終身學習意愿的多元分層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醫學研究生終身學習意愿水平(45.08±5.57)分略高于國外醫學生的終身學習意愿水平(43.52±4.65)分[1],略低于中國臨床醫生的終身學習意愿水平(46.97±5.47)[8]。Babenko等[1]對美國內科醫生的調查發現,在性別、專業和學位上存在微弱的終身學習意愿差異;而本研究中發現,在年級和英語水平上存在微弱的終身學習意愿差異(P<0.05)。
本研究中發現,信息素養自我效能與終身學習意愿顯著正相關(P<0.01),這與 Oguz A 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丁寧等[8]對某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調查發現,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終身學習意愿顯著正相關,與本文結果一致。如果對自己的信息素養能力較自信,就更愿意從事信息問題解決活動,更容易成為自我調節的學習者。通過培養醫學生信息檢索、信息利用、信息評價與利用能力,提升信息素養自我效能,進而促進自我動機、自我導向、自我賦權和自我驅動的增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終身學習意愿的提升。因此,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自我效能是提升終身學習意愿的關鍵因素,推進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的課程改革將是未來干預醫學研究生終身學習意愿的主要手段之一。
醫學研究生分碩士、博士兩個類型,每個類型還根據學制分不同年級。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醫學研究生終身學習意愿、信息素養自我效能存在顯著差異(P<0.05),因此,我們認為應該面向不同年級開設信息素養課程及采用不同的信息素養教學方式方法。目前,信息素養類課程一般被命名為文獻檢索與寫作、信息檢索與應用等,作為醫學院校的公共必修課,在本科階段完成授課。實際上,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軍,對信息素養能力具有更強烈的需求,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對信息素養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同時,低年級學生信息素養自我效能相對高年級學生低,碩士生的信息素養自我效能相對博士生低。因此,各年級醫學研究生對信息素養的需求不同,應針對不同年級開設不同類型、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信息素養系列進階課,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
研究發現,英語水平與終身學習意愿顯著相關(P<0.05),英語水平越高,終身學習意愿越強。此外,英語水平與信息素養自我效能也顯著相關(P<0.05),英語水平越高,信息素養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英語水平影響終身學習意愿、信息素養自我效能水平,因此,在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課程中融入英語能力的培養,對提升信息素養自我效能,進而提高終身學習意愿將有很大幫助。在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需要閱讀大量英文論文,并且撰寫與發表英文文章,因此英語與信息素養是醫學研究生的兩個必備能力。在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英文信息資源檢索與評價、英文論文交流與評價等案例,要求學生用英文進行課堂作業撰寫及考試答卷。
本研究發現,信息素養自我效能與終身學習意愿顯著正相關(P<0.01),信息素養自我效能與終身學習意愿各維度顯著正相關(P<0.01)。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能力,將在職業學習的信仰和動機方面更端正、在參加學術活動方面更積極、對學習機會的關注方面更及時和擅長、在信息搜尋過程中的專業技術能力方面表現更優秀。因此,信息素養教學應重視在實踐中的教與學。根據前期的理論學習,高年級研究生可在導師的項目選題與申報階段,指導如何追蹤國際專業領域研究前沿,如何借助文獻檢索篩選新穎課題、查找課題的理論創新與應用價值等;在項目實施階段,指導搜尋合適的研究工具與方法、實驗指南等;在論文撰寫階段,指導如何管理、引用參考文獻;在成果評價階段,指導如何從引文、社會關注度及臨床轉化等方面論述成果的學術與社會影響力。
信息素養能力是醫學研究生的必備素質。獨立的信息素養課程由于缺乏與專業課程的緊密融合,信息素養課程教師缺乏學科專業背景,案例選取往往不夠前沿。另外,在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專業科研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中投入較多。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嵌入信息素養能力的培養能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專業課教師可與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建立合作關系,實施整合教學、共同授課模式。在專業課的教學準備中,由專業課教師與學科館員共同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活動,如在培養醫學研究生批判地利用與評估信息、研究科學問題及團隊配合能力時,可以由學科館員指導檢索病例信息、選擇可靠信息來源、鑒別信息真偽、評價信息質量,與專業課教師合作,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醫學生運用信息資源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