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芝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服務人才緊缺的現象越來越明顯。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再次強調養老人才的培養問題,鼓勵各類院校開辦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截止到2020年10月,開辦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校有279所,但各校招生人數不一,整體偏少,本專業在校生多的能達到400多人,少的僅10多人,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用人需求。同時大多養老機構負責人反饋,現有專業人才培養不足,流失率很高。如何吸引學生報考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如何讓畢業生留在養老行業是相關高校和用人單位非常關注的問題。已有研究中從社會層面對養老專業人才流失原因及對策進行探討,本研究嘗試從心理學角度進行探索。價值觀作為心理因素影響大學生的擇業和就業,當代大學生就業表現出更多的選擇性和自主性,工作不再是唯一的謀生手段,他們日益注重工作意義和工作影響力[1]。工作影響、工作意義、自我效能、自主性是心理授權的4個維度,在工作相關資源提供、滿足員工較高層次的心理需求、激勵個人成長和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本文調查分析了心理授權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留職意向的影響,為職業教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養老企業用人留人提供參考。
采用隨機抽樣調查,選擇近3年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為研究對象,一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83.3%。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心理授權問卷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李超平教授等人修訂的,一共12個題項,分為4個維度:工作意義、自主性、自我效能和工作影響,每個維度由3個題項組成。4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2、0.72、0.83、0.86[2]。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留職意向問卷是研究者結合專業實際在以往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編制的,由4個題項組成,分別測試畢業生留在養老機構和養老行業的傾向性,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807。本研究除了問卷調查外,同時還對其中21名學生進行了訪談。
1.2.2 統計學工具 本研究采用SPSS 22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
表1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不同性別畢業生心理授權、留職意向的比較(±s,分)
表1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不同性別畢業生心理授權、留職意向的比較(±s,分)
性別 留職意向 工作意義 自主性 自我效能 工作影響男(n=23)女(n=77)t P 11.5±24.07 12.3±83.26-1.041 0.300 10.9±12.68 10.5±62.52 0.584 0.560 8.39±2.97 8.38±2.33 0.022 0.983 10.39±2.79 10.04±2.04 0.562 0.578 7.61±2.79 8.97±1.94-2.192 0.037
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不同性別實習生心理授權、留職意向做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了不同性別研究對象在主要變量上的差異,結果顯示,僅在工作影響變量上男性與女性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t=-2.192,P<0.05),女性的得分顯著高于男性。其他維度上不同性別研究對象未達到顯著差異(P>0.05)。
表2 心理授權與留職意向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及相關系數矩陣
從表2可以看出,工作意義、自主性、工作影響與留職意向的相關系數在0.254~0.483之間,顯示出顯著正相關關系(P<0.05或P<0.01)。本研究中自我效能與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留職意向相關性不顯著(P>0.05)。心理授權的工作意義、工作影響、自主性3個維度影響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留職意向。
表3 逐層回歸分析模型摘要c(模型適合度)
表4 心理授權4個維度對留職意向的回歸分析結果
表3顯示,心理授權4個維度中的工作意義、工作影響對留職意向的方程確定性系數都有顯著差異(P<0.05),可以起到預測作用,工作意義和工作影響對留職意向預測作用顯著。
由表4可以看出,工作意義是最先進入回歸方程的,然后是工作影響。心理授權中其他兩個維度沒有進入方程,最后根據回歸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回歸方程為:留職意向=2.402+0.501×工作意義+0.514×工作影響。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留職意向受心理授權中工作意義、工作影響、自主性的顯著影響(P<0.01或P<0.05)。工作影響、工作意義對留職意向具有很強的預測作用。工作意義是由個體對工作意義和目的的主觀體驗,受崗位角色要求與個體職業價值觀、個體行為匹配性的影響;自主性也稱自我決定力,是個體感知到在工作中有決定能力,如可以自己掌控進度和效果,具有工作方法決定權;工作影響是個體感知到自己在組織管理、工作結果甚至發展戰略中有發言和知情權,有影響性,相反的是對組織戰略、工作結果、組織管理感到無能為力、無可奈何。在社會對養老從業人員認同度不是很強的背景下,教育者和管理者要重視培養和加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從而提升畢業生留職意向,減少流失率。
調查結果顯示,留職意向受心理授權中工作意義、自主性、工作影響的影響。訪談中學生反饋不愿留職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所在的崗位不適合自己、找不到價值感以及自己的意見沒有得到傾聽和反饋,他們希望“上級從行動上重視我的意見和建議”。養老企業或機構可以讓畢業生在實習期間或試用期進行輪崗,找到人崗匹配點,而不是僅僅因為人手緊缺隨機安排畢業生,人崗匹配可讓學生在自己擅長的崗位獲得意義感、價值感。同時,關注新時代大學生的工作價值觀,對他們來說,工作已經不是唯一的謀生手段,工作氛圍、自我實現、薪酬是吸引他們留下來的因素,他們更多地在乎平等和信任,要留住人才,除了傳統的薪酬激勵外,還要重視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重視參與管理以及“我可以自己決定如何著手做我的工作”。
心理授權中的工作意義、工作影響維度對留職意向具有預測作用。在校期間可通過專業見習實習、課程實踐、社團活動等途徑培養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價值感。通過在校期間的專業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有利于日后職場中工作影響的提高,也利于他們提前明確自己在養老行業中的適宜崗位,就業后能迅速找到匹配崗位,縮短適應期,增強留職意向,減少流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