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倫

智慧,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智慧就是分析、判斷、發明創造、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智慧教學,就是教師既教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素養,又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教學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發明創造、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目的,創造出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轉識成智。
那么如何才能實現數學智慧教學呢?
第一、就是要有發展的數學教學觀念,是實現數學智慧教學的前提
數學教學觀念是數學教師對數學教學的看法和觀點,是教師進行教學實踐的指導思想,作為一個數學教師,應該具有發展的數學教學觀念,以學生的發展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引導學生學好適應社會需要的數學素養,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智慧,這個觀念要貫徹教師教學實踐的始終。
第二、教師愛崗敬業的敬業精神,是實現數學智慧教學的保障
只有教師愛崗敬業,熱愛教育事業,喜歡孩子,處處以學生發展來組織教學,不斷地鉆研業務,學習新的課程標準,領會其精神實質,掌握教學規律和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及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才能實現數學智慧教學。
第三、要教會學生提問和質疑的本領,是實現數學智慧教學的基本
古人云:“學貴有疑”,敢于懷疑才可能引發思考,才可能創新。數學教學就是要引導會問,會提出問題,再以問導學,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于此,學生才有個性、才有創新、才有希望、才有進步。在上新知識前,出示課題后,問學生:根據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每個學生至少提出兩個問題并寫在本子上,然后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若和自己相同的問題就不匯報了,比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出示課題以后,老師問:你想知道什么?讓學生每人提出兩個問題并寫在本子上,然后匯報,教師根據學生提的問題整理成自學提綱:1.什么是圓?圓有什么特點?2.與圓有關的概念是什么?是怎么解釋的?然后學生依據自學提綱、自學課文。課后還要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還有什么疑問?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師生之間互相提出質疑,學生之間互相提出質疑,允許學生質疑權威發表見解,這樣更能鍛煉學生多方面的思考能力,允許學生打亂課堂教學預設,以學生發展為本,使課堂充滿生機,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火花。
第四、創建思考的學習氛圍,是實現數學智慧教學的關鍵
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敏銳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就要有獨到的見解。要能說出自己的見解,就要營造敢想敢學的思考的學習氛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平等交流,自由討論,暢所欲言的環境。
第五、合作學習與獨立學習相結合,是實現數學智慧教學的重點
獨立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是內因,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問和質疑的能力,但是,獨立學習具有學習知識的片面性,提問的單一性,學習方法不能優化等方面的局限性。
那么,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就正好互相補充,兩者合一達到最佳效果。小組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適應性,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互相幫助、相互了解,并培養學生善于傾聽的習慣。
教學中,可以運用“六環節教學法”進行教學。比如,在上圓的認識時,第一環節,獨立學習,先讓學生提問,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整理出自學提綱,然后學生根據自學提綱,獨立自學課本圓的認識內容,完成自學提綱中的問題。有不明白的問題記錄在課堂本上。第二環節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4人或6人一組,由組長分任務,每個同學匯報解答出自己的問題,其他同學補充質疑,把小組活動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寫下來,在全班合作上提出來。第三環節,全班合作,將小組合作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由其他組的同學給予解答,如果全班同學都不會的,再由教師適時適當的點撥。第四環節,鞏固練習,完成老師根據教學重難點、易錯點編出的題目,主要是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第五環節,同桌互相出題,互相考查練習。第六環節,回顧總結,反思領悟。先讓學生回顧學習內容,想想還有什么問題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發現?
第六、學生要會“悟”,是實現數學智慧教學的升華
數學教學中,主要是要引導學生“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智慧,學生只有悟出來的東西,才真正會用數學,才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才能牢固的掌握和理解。
1.要利用教學中的機會對學生加強思維訓練,引導學生“悟”。
2.每節課結束時,引導學生總結,想一想:還有什么問題嗎?回憶一下,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獲和發現?與同桌說說。
3.寫數學日記和學習反思。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領悟出智慧,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再認識,對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學習上的得失進行整理領悟,內化成能力。比如在學習了:甲數的與乙數的相等,乙數與甲數的比是多少?一個學生在日記中寫道:今天學習了(題目略)這道題有4種方法,第一種,運用等式性質像解方程一樣,兩邊同時乘3得甲數等于乙數×,乙數:甲數=5:3;第二種,兩邊同時除以或,可得甲數=乙數×或乙數=甲數×,可知乙數與甲數的比為5:3;第三種,假設甲數等于3,乙數就等于5,所以,乙數與甲數的比為5:3;第四種,運用到數知識,假設等式兩邊都等于1,則甲數是的倒數3,乙數就是的倒數5,所以的乙數與甲數的比為5:3。今天的學習,使我明白了,許多題都不止一種解法,只要仔細去想就能找到解法,我還是喜歡第四種方法,因為它可以直接求出甲乙兩數是多少。另外,我以后做題要細心一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教師愛崗敬業,能夠隨時想到,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發明創造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就是智慧,就一定能實現數學智慧教學,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王九紅編著《小學數學教學智慧研究》.
[2]金文芳于2012年5月15日上傳《創建智慧課堂,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