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要:文明施工是土木施工管理中的基礎施工要求,也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工作。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內容較多,相關管理人員除了要遵守基本的施工管理規范之外,還需要將文明施工的具體要求落實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各環節中,突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體系化特點。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重要意義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應符合施工現場管理的規范性要求,但是若想切實落實施工管理規范性,管理人員需要從現場管理的細節處入手,強化施工人員文明施工意識,要求施工人員注意施工現場施工行為的有效性,進而可對文明施工的具體效果進行進一步地分析,提高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整體適應性。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文明施工的重要意義分析
首先,在文明施工意識的要求下,施工人員將會重視管理自身的施工行為,將自身的施工行為與土木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具體規范對應起來,并適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具體需求;其次,從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流程性的角度分析,文明施工有利于落實具體的施工管理流程,包括施工管理中的材料管理流程以及設備管理流程等;再者,從施工人員自身能力的角度分析,文明施工要求可促使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表現出更為合適的施工行為,此類施工行為一方面可提高施工人員施工的整體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促使施工人員養成良好的施工習慣,進而可從施工細節方面提高施工工作的整體安全性,并可為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也可符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整體經濟效益要求。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文明施工管理的方法分析
2.1落實施工管理規范,突出文明施工管理針對性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應具有較為明顯的規范性,這種規范性并非指單純地制定管理制度,而是應結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環境的實際情況,提出適應性的施工現場管理要求,并將這種管理要求與文明施工行為和文明施工意識對應起來,提高文明施工管理針對性。首先,管理人員需要明確具體的管理工作要求,包括施工現場施工材料管理要求以及施工設備管理要求,并將這種管理要求與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對應起來,提高行為管理的規范性;其次,從施工現場管理要求的角度分析,管理人員應重點對施工材料應用行為進行監督管理,管理部門也應建立專門化的施工現場監管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從施工材料應用行為的角度分析材料應用的合理性,包括施工材料的運輸行為、存儲行為以及相關材料出入庫的管理記錄行為等,這樣方可有效落實文明施工管理規范,提高文明施工管理辦法針對性。
2.2強化施工人員文明施工意識,落實獎懲制度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應具有制度化特點,并且需要根據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要求以及設備應用管理等要求,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展制度培訓活動。在活動中,管理人員應為施工人員講解與文明施工相關的行為管理規范,并從制度建設的角度分析此類管理行為規范的合理性。以此為基礎,管理部門應制定有效的獎懲制度,針對施工期間的文明施工行為給予一定的獎勵,并發揮優秀員工的模范帶頭作用。針對施工期間存在不文明的施工行為,類如浪費施工材料的行為以及不合理的應用施工設備的行為等,管理人員應對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并進行一定的懲罰,以儆效尤,促使施工人員可端正施工態度,改正不良施工習慣,這樣即可從施工行為方面提高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2.3設立流動監督監管小組,分析和總結不良行為表現形式
分析和總結不良行為表現形式是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優化文明施工管理辦法的基礎要求,也只有這樣方可促使管理部門制定詳實有效的監督監管辦法。首先,管理部門需要設立專門化的流動監督監管小組,要求監督監管小組成員進入到施工各環節中,從施工安全管理規范以及相關材料應用、設備應用管理規范出發,衡量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文明程度,重點關注此類不良施工行為是否會對土木工程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成本管理工作質量產生影響;其次。在得到具體的分析和總結結果之后,管理部門需要依據施工期間常見的不良施工行為,制定針對性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并將與此相關的要求以警示牌或者安全標語的形式懸掛于施工現場,這樣即可提高此類行為管理辦法的警示作用。另外,監督監管小組工作人員也應對施工期間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這也是管理不良施工行為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方可將施工行為管理與施工安全管理有效聯系起來,提高土木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3、結束語
總之,土木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工作需要以建立完整有效的制度體系為基礎,并應用行為管理的方式優化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促使其可養成良好的工程施工行為習慣,并可表現出較強的安全施工意識,符合現代化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設要求。管理部門也應注重分析具體的施工環境特點,提高文明施工管理辦法的環境適應性,為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提供有有效的工作資源支持,并為土木工程施工經濟效益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凱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272+274.
[2]康卓,劉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科技展望,2014(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