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
齊齊哈爾市傳染病防治院肝病四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乙肝后肝硬化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該疾患者者病程時間較長,有著久治難愈、反復性發作的特點。到了疾病晚期,患者可能會表現出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其臨床癥狀主要為黑便以及嘔血,疾病的出現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其他影響。相關文獻指出[1],乙肝后肝硬化同時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較高。針對于此類疾患者,除卻為其開展行之有效的治療以外,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也非常重要,其能夠提升臨床治療成效。有文獻證實,針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其接受治療過程中應用優質護理能夠取得滿意成效[2]。為證實該理論的真實性,結合實際情況,該文便利選擇2017年9月—2019年9月來該院接受疾病治療的16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對部分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加以干預。現報道如下。
便利選擇該院接受疾病治療的16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診斷,患者符合衛計委最新頒布的關于此類疾病臨床診斷標準。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該研究通過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執行。
納入標準:經診斷確定為乙肝后肝硬化同時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為B級;自愿參加研究調查;意識清晰。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疾病所引發的內部出血者;免疫系統缺陷者;嚴重精神疾病者;晚期癌癥者;拒絕參加研究調查者。
現按照就診順序,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4例。對照組男64例,女20例;平均年齡(47.54±1.65)歲。觀察組男62例,女22例;平均年齡(48.95±1.7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受試者均接受常規化治療。以此為基礎,對照組受試者接受常規化護理干預,具體包含工作人員全面觀察受試者疾病變化、有效評估其出血量、查看受試者是否存在持續活動性出血的不良情況。不定期檢查其血常規、糞便潛血試驗及常規以及相關生化指標,開展行之有效的飲食指導。同時也要對受試者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加以檢查。
觀察組受試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優質化心理干預 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為一類急癥。由于發生突然,患者會表現出諸如嘔血、便血等容易造成恐慌的臨床癥狀。針對于這種情況,院內護士應當利用有效方法積極穩定患者的不良情緒,以免病情加重,造成出血加重的情況[3]。因為該疾病病情反復,患者往往會多次出血,進而陷入絕望、痛苦情緒之中[4]。所以說,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相關護理過程中,應當學會與患者科學交流,全面穩定患者自身情緒[5]。
另外,在其發生嘔血情況以后,護理人員要陪伴其左右。第一時間處理好血跡及污染物,并做好記錄,做好口腔護理。通過此法,全面削減這種不良情況針對于患者內心造成的影響,也可預防感染等并發癥。
1.2.2 優質化預見性干預 所謂預見性護理干預,主要指的是針對于可能出現的各類不良情況,做好準備。提前開展協調工作、護理人員之間密切配合,盡可能減少針對于患者的救治時間,有效提升搶救成功率。積極減少再出血發生概率,全面促進患者疾病轉歸[6]。
在患者入院之后,工作人員應當對其開展優質化評估工作。當發覺患者自身所存在的潛在性高危因素后,要做到從容應對。若患者在發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時,有效評估出血的顏色和具體出血量并記錄,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有效預見失血性休克[7]。同時,針對于出血癥狀的患者,要及時創建多條靜脈通路,吸氧,幫助患者置于合適的臥位、備血、輸血、補液等搶救舉措。力求在第一時間完全糾正患者失血性休克。
值得說明的是,在開展補液工作過程之中,應當保證應用最高安全輸血速率[8]。有效降低輸血過程中所發生的諸如阻塞、不暢、脫管等事件發生概率。減少患者輸血反應發生率,在根本上確保患者不存在輸血針管掉落以及針刺失敗的不良情況出現。妥善對受試者開展止血和補液。完成輸血工作以后,有效分析患者病情。如果發現受試者接受補液后其自身血尿素氮水平仍舊表現出連續性增高的情況,且受試者的血紅蛋白持續降低,休克癥狀未見好轉,應當懷疑患者出血仍未停止。在此刻,應當馬上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止血處理。
1.2.3 飲食護理干預 科學的飲食護理干預可幫助受試者疾病轉歸。當患者處于急性大出血期間內,務必要保證禁食禁水、絕對臥床休養。在禁食期間內,院內護理人員應當為患者做好營養補給工作。當成功止血以后,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方依照完全禁食-進流食-半流食-軟食-普食的順序逐漸過渡。
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進行全面評價。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使用該院自制的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分析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出血量。
干預前,兩組受試者的SAS以及SDS分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上述指標改善情況明顯更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及SDS分數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及SDS分數比較[(±s),分]
組別SDS分數干預前 干預后SAS分數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84)對照組(n=84)t值P值56.25±6.22 57.52±6.28 1.317>0.05 23.25±3.52 35.26±4.57 19.082<0.05 57.82±7.52 56.25±5.55 1.540>0.05 22.15±4.28 34.15±3.69 19.462<0.05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干預后睡眠質量、軀體能力分數更高,疼痛分數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組別 疼痛分數 軀體能力 睡眠質量對照組(n=84)觀察組(n=84)t值P值4.6±0.7 2.5±0.4 23.873<0.05 2.7±0.4 3.0±0.5 4.294<0.05 4.8±0.4 5.4±0.6 7.626<0.05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止血時間更短,出血量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出血量發生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出血量發生情況比較(±s)
組別 出血量(mL) 止血時間(min)對照組(n=84)觀察組(n=84)t值P值677.28±35.26 455.28±29.63 44.178<0.05 37.58±5.29 30.26±4.24 9.896<0.05
乙肝后肝硬化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到疾病晚期,由于受試者存在食管以及胃底靜脈曲張的情況,繼而造成消化道出血的不良狀況。針對于此類患者來講,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對患者實施行之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干預,極有可能引發患者死亡。由此能夠看出,有效落實科學化以及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
為在根本上分析針對于乙肝后肝硬化同時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成效,該組針對觀察組患者應用此法。結果證實,干預前,觀察組SDS(56.25±6.22)分,SAS(57.82±7.52)分,與對照組兩項評分相近(P>0.05)。 干預后,觀察組SDS(23.25±3.52)分,SAS(22.15±4.28)分。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干預后SAS及SDS分數明顯更低(P<0.05)。這也代表了針對于此類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其內心不良心理,改變既往患者內心負性情緒[9]。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院內護士通過和患者積極交流,全面關注患者內心情緒變化、動態性調整患者心理情況。張順平等[10]研究表明,針對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來講,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全面改善患者內心不良心理。干預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SAS以及SDS分數明顯更低(P<0.05)。該組研究表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干預后生活質量得分明顯更高(P<0.05)。且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受試者干預后出血量更低、止血時間更短(P<0.05)。這也代表了優質護理干預服務有助于降低患者出血量,提升生活質量。馮艷霞[11]研究表明,對于此類疾患者來講,實施優質舒適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心理壓力,舒緩其不良情緒。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分別為(42.8±8.6)分、(40.2±8.5)分,低于對照組(50.5±7.8)分、(47.3±8.5)分。 孫華等[12]研究表明,對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優質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取得滿意成果。該文指出,護理后,觀察組出血停止時間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P<0.05)。與該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針對于乙肝后肝硬化同時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為其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能夠取得滿意成效。此法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及再出血發生率,縮減出血量,消除其內心不良情緒,安全性強、有效性高,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