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娜
摘 要: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只有不斷創新求索,才能不斷完善,以上是我在“唱歌教學”教學實驗中的點滴體會,正確與否,愿與大家共探討。
關鍵詞:唱歌教學 小學音樂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歌曲教學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市音樂教研員孫老師也經常在教研活動中要求我們,唱歌教學要引導學生把歌曲唱會、唱好、唱美。要充分挖掘作品所蘊含的音樂美,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夠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在嶗山區教研員紀老師的帶領下,我校音樂組成員一直關注“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教學策略”的實踐與研究,并以它為指導,引導學生在參與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和感受音樂的魅力,有效的提高課堂上的音樂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音樂素養,爭取把歌曲唱會、唱好、唱美。
在小學音樂教學期間,唱歌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以下主要是我對小學音樂課堂唱歌教學幾點小小的心得。
1 激發興趣
興趣是任何學習的最為原始的動力,根據我們區的“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的綜合教學法”,我經常在課堂的導入部分采用激趣導入的方式,像是通過文字、圖片和節奏等多種方式,恰當且科學的將教育內容進行表達,同時吸引其對于音樂的興趣,適當的引導其更好的理解和學習音樂。
例如:在進行歌曲《小蜜蜂》教學時,在聆聽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圖形譜結合想象的手法,找到歌曲中相同的旋律。降低難度,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更好地激發出學生們對唱歌學習的興趣。
2 唱會歌曲
唱好歌的基礎是唱會歌,學唱歌曲有很多方法,“聽唱法”和“視唱法”是我們熟悉、常用的教學法。針對性的按照不同年齡階段的各種心理特征以及教學內容,找到其更愿意主動學習、且更適合其學習的內容。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春天舉行音樂會》的教唱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1.一聽,春天要舉行一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氣氛怎樣?
2.二聽,都有誰參加了這場音樂會?
3.三聽,春風春雨春雷春水他們在音樂會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三年級的孩子模仿能力更強,在反復聽過幾次之后往往都可以跟著一起進行哼唱,聽唱法的運用能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縮短教學時間,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去幫助其進行深入的學習。
3 唱好歌曲
在唱歌過程中學會進行情感的傳遞,各種發音的精準以及感情的表達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以上內容綜合起來才是唱好歌的體現。而技能的學習也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并且大部分的技能學習都是需要進行反復且長時間的練習。
在四年級(上冊)《哦,十分鐘》,用手勢來加入到四分休止符的復習中,像是耶!來體會一下停頓的時間,更加幫助他們認識到四分休止符,同時學會如何唱歌。休止符的正確運用,更加增添了歌曲的歡快,表現出對課間十分鐘的熱愛。
4 唱美歌曲
音樂作為文化教學中非常關鍵的內容,也是人類文化的成功體現。而民歌、戲曲和國外歌曲適當的學習能夠更為恰當的表達出人文特點,在開展教學期間,應當將此類型歌曲充分融入進相應的環境下,進一步開闊其視野,幫助其更深入的體會到音樂的樂趣。
比如,五年級(下冊) 中《編花籃》是一首河南歌曲,可以先讓學生體驗河南方言特點及河南人性格特點,用河南方言朗誦歌詞,倚音作為裝飾音使歌曲具有濃郁的河南鄉土氣息,幫助學生對音樂形象進行理解和把握,激發學生學唱民歌的興趣,引導他們唱會、唱好、唱美河南民歌。
5 適度拓展
音樂課的教學拓展,主要目的就是便是培養好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在結合具有音樂特點和文化的內容,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音樂的魅力,充分感受和感知,從而實現對音樂的學習。
比如,三年級(上冊) 的《美麗的黃昏》是二聲部輪唱歌曲,演唱的難度并不大。根據歌曲旋律簡單的特點,我增加了陶笛吹奏的內容,一聲部看紅色旋律線,二聲部看藍色旋律線,通過多次吹奏,二聲部輪唱更容易掌握。這樣利用唱歌教學的內容,實現了教學目標,也培養了學生讀譜的能力,極大發揮了教材的價值。
學生有了陶笛吹奏二聲部旋律、舞蹈律動感受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特點后,對于這些作品的理解就會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對于唱會、唱美歌曲,有極大的幫助。
6 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為了更好地對唱歌教學進行研究,我們可以抓住一切學習機會,參與一系列的聲樂培訓,進行了聲樂的研究與探索。這是我們組老師積極參與王麗娜教授的聲樂講座。這是在“大師進校園”活動中,我們組老師積極參與觀摩學習。通過專家的引領我們也更加系統深入的認識聲樂技能,并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另外我們會積極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展示學生課堂學習的風采。借助學校“創藝節”這一平臺,每年會為學生們舉辦班級合唱比賽。這是上學期踐行“十個一”學校創藝節班級網絡拉歌比賽的照片,比賽過程中,從選曲,到表演形式,到整個練習過程,都由學生獨立完成。通過不斷的研究與教學探索,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演唱能力與音樂表現能力。
總之,通過唱歌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唱歌的過程中體會音樂的魅力,把歌曲唱會、唱好、唱美,積極有效的提高課堂上的音樂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2011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吳斌.關注音樂[J].中國音樂教育,2006,(1).
[3] 章連啟.試論課程改革體制下的音樂知識技能觀[J].中國音樂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