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鳳

摘要:目的:分析帶狀皰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表達和疾病嚴重程度間關系。方法: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間入院治療的76例帶狀皰疹患者,分析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表達和病情嚴重程度間相關性。結果:CD3+與CD4+水平隨病情嚴重度而降低,CD8+水平隨病情嚴重度而升高,對比不同疾病程度患者的以上指標水平有差異(P<0.05)。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CD3+與CD4+和病情嚴重度負相關,CD8+與病情嚴重度正相關。結論:帶狀皰疹患者的CD3+與CD4+等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可以根據其水平變化預測疾病程度,進而擬定治療方案。
關鍵詞:帶狀皰疹;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表達;病情嚴重程度
【中圖分類號】R75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195-01
帶狀皰疹的致病菌是帶狀皰疹病毒,是發病率較高的皮膚性疾病,可能導致水痘等表現,其潛伏于機體內的神經細胞中,當機體免疫力下降后病毒會被激活,進而侵犯外周神經與皮膚組織,導致炎癥反應[1]。帶狀皰疹發病后會伴有后遺神經痛等表現,需要全面評估病情,科學擬定治療方案。為此,本研究選取76例帶狀皰疹患者,分析CD3+/CD4+/CD8+等表達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間入院治療的76例帶狀皰疹患者。其中,男患比女患為40:36;年齡從22歲間斷至77歲,均值(54.25±1.91)歲;病程從5d間斷至9個月,均值(2.05±0.42)個月;輕度患者28例,中度患者30例,重度患者18例。
1.2 方法
采集受檢者抗凝血,量為200μL,將其分別裝于兩個試管內,其中一管加入CD4+單克隆抗體,量為20μL,剩余一管加入CD3+與CD8+單克隆抗體,量分別是20μL,做好雙標記。于室溫條件下孕育抗體30min,而后在各個試管中添加溶血劑,去除上清液后使用洗滌液進行1次洗滌,各個試管中加入固定劑,量為150μL,溶血結束后離心處理5min,轉速為1000r/min,使用磷酸鹽緩沖溶液0.5ml將試管內溶液混為懸液,使細胞濃度介于1*105至1*106/ml,使用上流式細胞儀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經由SPSS21.0軟件完成,計量數據經t值對比與檢驗,假設校驗有意義則P<0.05,使用Spearman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
2結果
2.1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CD3+/CD4+/CD8+表達水平
CD3+與CD4+水平隨病情嚴重度而降低,CD8+水平隨病情嚴重度而升高,對比有差異(P<0.05)。
2.2 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CD3+與CD4+和病情嚴重度負相關,r=-0.438,P<0.001和r=-0.366,P<0.001;CD8+與病情嚴重度正相關,r=0.478,P<0.001。
3討論
帶狀皰疹多發病于免疫力下降和過度勞累時,會導致周圍神經與皮膚炎癥[2]。T淋巴細胞是免疫調節的主要細胞,其負責細胞免疫,在帶狀皰疹疾病進展中負責細胞免疫應答,可通過T淋巴細胞亞群數量與功能保持正常的免疫能力,可作為免疫功能的主要評估指標。T淋巴細胞亞群具有相互作用性,能夠保持免疫系統的動態平衡,若細胞亞群數量有所變化會導致免疫功能紊亂,最終導致病理改變[3]。CD3+是外周血T淋巴細胞成熟的標志,而CD4+對于B細胞具有輔助活化作用,可促使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生成大量抗體,增強巨噬細胞功能。以上兩項指標在帶狀皰疹發病中具有顯著參與性,CD4+數量下降是免疫功能受損的病因之一。此外,CD8+含量升高也會導致帶狀皰疹病情加重,其是反映帶狀皰疹病情的指標之一[4]。
結果中CD3+與CD4+水平隨病情嚴重度而降低,CD8+水平隨病情嚴重度而升高,對比有差異(P<0.05)。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CD3+與CD4+和病情嚴重度負相關,CD8+與病情嚴重度正相關。說明外周血T淋巴細胞可評估病情嚴重度,需要早期監測以上指標,科學化判斷疾病程度,擬定合理化治療方法,盡快改善患者病情,獲得較佳療效。
參考文獻:
[1]靳艷茹,楊帆,劉孝兵,等.帶狀皰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表達及其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臨床誤診誤治,2020,33(2):95-99.
[2]孫華玲.不同年齡段帶狀皰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及意義[J].皮膚病與性病,2020,42(5):702-703.
[3]苗軍,任瑞英,劉海燕.帶狀皰疹和皰疹后神經痛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計數與細胞因子表達水平的變化[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9,27(7):410-414.
[4]馮衛國,王錳.龍膽瀉肝膠囊聯合氦氖激光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療效及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PGE2和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11):2763-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