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華
摘要: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的發生不僅會損害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嚴重威脅其家庭幸福。據相關病因學資料顯示,誘發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可包括長期久坐、不注意私處衛生、性伴侶較多、頻繁分娩、婦科疾病等。由于在早期發病時患者無明顯癥狀,為了避免侵犯其他的器官組織,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臨床應提前預防、及時診斷,并根據篩查結果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治療干預措施。
關鍵詞:子宮頸癌;防治辦法;護理措施;研究進展;組織侵犯;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333-01
0 引言
子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研究指出,該類疾病的發生容易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和諧產生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1]。近幾年來。隨著人乳頭瘤(HPV)病毒感染率的不斷上升,子宮頸癌在我國的患病率也在逐漸增漲,且患病人群慢慢趨向于年輕化。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子宮頸癌發病率約占世界第二位,每年新發病例數約為13.15萬,每年死亡人數約為5.3萬[2]。為了能夠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與病死率,我國政府已經把本病設為了重點防治疾病,并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普查、普治”等活動,但是由于受諸多客觀因素的限制,子宮頸癌的防治與護理工作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鑒于此,筆者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和文獻,重點將子宮頸癌的防治與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1 關于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臨床最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研究顯示,子宮頸癌在女性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且該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性,多見于湖北、陜西、江西、山西、甘肅等地[3]。雖然臨床尚未明確子宮頸癌的發病機制,但據陳順泰、花寶金等學者[4]長期研究指出,本病的發生多與下列因素具有密切關系:(1)初次性交時間與性伴侶數目;(2)性衛生及分娩次數;(3)HPV病毒感染;(4)種族及地理環境等其他因素。早期發病時,患者通常無明顯癥狀及體征,但隨著該類疾病的持續發展,患者會出現陰道流血、陰道排液、嚴重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經痛等癥狀。目前,臨床用于輔助診斷子宮頸癌的方法主要有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碘試驗、陰道鏡檢查、活檢以及氮激光腫瘤固有熒光診斷法等[5]。為了有效預防及控制子宮頸癌的發生,臨床應盡早選擇科學、合理的防癌篩查方式。
2 子宮頸癌的防治
2.1 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據相關研究資料指出,HPV病毒感染是引發子宮頸癌的一項主要因素,如果能夠盡早接種以HPV病毒基因為基礎的子宮頸癌疫苗,不僅能有效防止機體內人乳頭瘤病毒的變異,還能積極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6-7]。田鵬飛、仇麗霞等學者[8]研究指出,子宮頸癌疫苗的應用雖然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但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部分女性在接種該疫苗后會出現發燒、暈眩、全身紅疹等過敏性反應,甚至也有人會出現麻痹、肌肉無力等嚴重性并發癥。
2.2 完善子宮頸癌篩查制度并予以落實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地域相對廣闊,人口基數較大,且存在各地區經濟、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因此導致各地區對于子宮頸癌這類疾病的重視程度也各有差異[9]。在北京、上海等醫療技術比較發達的地區,子宮頸癌的發生概率也相對較低;但在甘肅、山西、陜西等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仍然具有較高的子宮頸癌的發生概率。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子宮頸癌篩查制度,并確保該篩查事業的落實效果,不僅能及時鑒別患者是否患有子宮頸癌,而且能夠盡早發現宮頸病變問題,及時排除瘤變隱患[10-11]。
3 子宮頸癌的護理
目前,臨床治療子宮頸癌的主要方式為手術切除,但大部分患者易受不良情緒、術后依從性不足、并發癥、不良反應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從而對疾病康復和預后造成十分嚴重的干擾[12]。因此,臨床在對子宮頸癌患者實施廣泛子宮切除術或盆腔淋巴清掃術的同時,還應充分重視并積極配合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
3.1 健康宣教
作為護理干預措施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宣教的合理應用能夠為子宮頸癌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服務,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認知的同時,還能使患者進一步了解或明確自身的病情狀況、身體狀況以及住院情況等內容[13]。據報道,子宮頸癌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等特征,直接導致大部分患者在發病期間容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絕望等不良情緒[14]。上述心理問題的出現不僅會給臨床治療帶來諸多不利因素,而且還會對手術治療效果及預后恢復產生一定阻礙。因此,臨床應組織醫護人員及時對患者、家屬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宣講,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也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引導患者以放松、樂觀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此外,醫護人員還應加強對預防措施的宣傳,倡導廣大女性晚婚晚育,著重宣傳早期篩查的重要性,引導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進而避免不潔性行為的發生[15]。
3.2 心理護理
在圍手術期中,大部分患者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如果不能及時予以疏導和緩解,可能會誘發手術應激反應,并對手術的順利實施造成阻礙[16]。特別是對于術后恢復期的患者而言,愉悅的心情和樂觀的心態能夠對病情康復產生十分有力的作用,同時也便于營造良好的恢復環境,促使家屬給予患者耐心、貼心的關懷和照護[17]。所以,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及時處理好與患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建立和諧、互信的護患關系對患者提供各種生活護理及治療護理;加強疾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護理,促使患者及家屬明確臨床治療的必要性,并預先告知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協助患者及家屬做好飲食干預、基礎護理等工作,從而使患者安全、平穩地度過疾病治療期。
3.3 個性化護理
除了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等干預措施外,醫護人員還應對患者提供恰當的人文關懷[18]。由于受地域、自身素質、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等相關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對于子宮頸癌的認識相對欠缺。美國著名的護理專家奧倫曾說過,當一個人無法進行連續有效的自我護理時就產生自我缺陷,就會渴望或需要其他人的護理照顧和幫助[19]。因此,醫護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疾病改善狀況,并利用不同的護理系統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4 結語
據相關研究資料指出,子宮頸癌是唯一可以通過臨床早期干預實現根治的惡性腫瘤[20]。因此,為了有效防治子宮頸癌,確保廣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醫護人員需引導其積極開展子宮頸癌的篩查。獲得篩查結果后,醫護人員還應對高危患者進行及時、高效的護理干預,加強健康教育宣傳的同時,還應督促其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避免性生活紊亂、不潔性行為等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宋鈺,孫立新. 早期子宮頸癌手術治療方式的研究進展[J]. 腫瘤研究與臨床,2018,30(7):497-500.
[2] 王卉,王文豪. miR-375在宮頸癌中的研究進展[J].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20,47(2):138-142.
[3] 卓娜,柏璐,張曉紅,等. 早期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進展[J]. 現代腫瘤醫學,2019,27(22):4125-4128.
[4] 陳順泰,花寶金. 中醫藥防治宮頸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研究進展[J]. 吉林中醫藥,2020,40(2):275-277.
[5] 楊美清,田建輝. 中醫藥防治宮頸癌的研究進展[J]. 中醫藥導報,2019,25(21):87-89.
[6] 宗麗菊,向陽. 晚期及復發宮頸癌免疫治療的研究進展與未來[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8,34(11):1211-1216.
[7] 錢莉莉,徐菲,周穎. 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在子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8,34(11):829-832.
[8] 田鵬飛,仇麗霞. 子宮頸癌治療的研究進展[J]. 腫瘤研究與臨床,2018,30(3):211-214.
[9] 張貴清,劉俊俐,張麗玲,等. 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四川中醫,2019,37(10):216-218.
[10] 王培紅,梁靜. 基于時機理論對宮頸癌患者照顧者照護體驗的研究[J]. 上海護理,2019,19(5):13-18.
[11] 常鵠,李紀賓,陳元立,等. 健康宣教傳播乳腺癌和宮頸癌相關防治知識的調查分析[J]. 中國醫藥,2019,14(7):1029-1032.
[12] 馬琳琳,何慧,高敬書,等. 中醫藥防治宮頸癌研究進展[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32):3629-3633.
[13] 李毛毛. 復發性子宮頸癌化療的研究進展[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8,34(10):745-749.
[14] 姬素芬. 全程強化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及健康狀況調查簡表評分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6):1047-1048.
[15] 瞿黎. 延續性護理對宮頸癌患者廣泛子宮切除后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5):2073-2075.
[16] 劉曉婉,屈清榮. 延續性護理對宮頸癌患者廣泛子宮切除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山西醫藥雜志,2019,48(5):627-629.
[17] 何玲. 延續性護理對子宮頸癌患者療效良好[J].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8,37(11):4831-4836.
[18] 曾祖華,陳朝霞,潘彧. 腹腔鏡手術聯合護理干預對子宮頸癌細胞凋亡率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研究[J]. 現代醫學,2018,46(2):176-180.
[19] 王君,周義文,馮瓊. 快速康復護理在子宮頸癌圍術期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147-150.
[20] 楊紹平,閔麗華,陳友雯,等. 同伴支持協同護理在早期宮頸癌患者術后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 護理管理雜志,2019,19(1):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