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茜 鐘海林
摘要:當前時代,各類電子科技產品日新月異,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誕生,加快了智能化電子產品的發展速度,也帶給了青少年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和成長環境,其日常學習及生活中,電子產品也逐步發展為至關重要的工具。然而,電子產品盡管帶給了青少年更便利的學習與生活,但卻嚴重影響著他們的視力。本文分析了電子產品對青少年視力的影響,并探討了應對策略,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電子產品;青少年視力;影響;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R770.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383-01
視力——作為青少年體質健康重要反映指標之一,影響意義深遠。我國近年來青少年視力不良每況愈下,原因在于計算機、手機或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使用頻率逐步提升,青少年由于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睫狀肌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的時間較長,無法得到松弛,會造成睫狀肌痙攣,最終影響視力。因此,社會各界應當引起重視,立足于多方面保護青少年視力。
1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原因
1.1心理分析
青少年在社會人群中較為特殊,處于相對尷尬的地位,依然渴望得到父母的保護,很難具備成年人的成熟和穩重,但骨子里存在著天生的無畏無懼心理。同時,青少年所處年齡段,心理及生理都處于持續成長的階段,面對社會中的新鮮事物時興趣相當濃厚,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此外,青少年產生盲目攀比或跟風心理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沒有得到妥善控制,極易引發沉迷電子產品的情況。
1.2家庭因素
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中來自家庭影響的因素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家庭中青少年的地位。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中,全家的中心在于青少年個體,父母為了提供給他們更好地吃、穿、用、學,大部分都會出現過分滿足、縱容的情況。甚至有個別家長為了孩子能與“潮流”緊隨,會為他們購買最新潮的電子產品,彰顯時髦感。而新時代的青少年具備極高的領悟性,無需他人指導基本就能掌握電子產品的使用,而部分家長錯誤的認為這體現了孩子的聰明,放松管理,長久如此導致孩子逐漸沉迷電子產品,耗費大量時間玩耍,甚至對正常生活與學習構成影響。另一方面是家長對電子產品的態度[1]。多數家長盡管對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危害具備清晰認識,然而他們中保持中立或放任不管態度的數量不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了解孩子使用智能電子產品也有一定好處,甚至當作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的獎勵。
2電子產品對青少年視力的影響
2.1影響視力發展
青少年在電子產品使用中,眼睛十分貼近屏幕,注視屏幕時間一旦較長,就會有視疲勞形成,此時會頻繁眨眼且遠視狀態提前結束,長久如此就會近視。同時,平板電腦或觸屏手機屏幕帶閃爍,青少年在觀看過程中為了適應光源變化,瞳孔就會不斷收縮。此外,瞳孔調節的睫狀肌長時間維持緊張狀態,晶狀體會出現過度屈曲的現象,時間一長造成睫狀肌痙攣,此時會有假性近視形成。
2.2視力受損
電子產品屏幕屬于直接發光體,反復閃爍、色彩亮麗,有較大的刺激性,極易引起視覺疲勞。青少年長時間使用后,會蒸發較多淚液,此時眼睛帶有干澀感,“自我保護”功能自動啟動,增大眨眼頻率。頻繁眨眼程度如果較淺,通常都能消除。而一旦轉化為習慣,會加大矯正難度。所以,觀看電子屏幕時間一長,引起近視的可能性極高。
2.3影響社會交往能力
青少年與人交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他們需要對世界形成全面地認識,而非投入虛擬世界或電子媒介片面中。而與人交往過程中,青少年需要對交往對象表情和動作甚至氣味進行分辨、觀察、辨識,這一過程中體現了視覺、觸覺和嗅覺的相互感知,在青少年交往能力的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如果現實生活人際交往鍛煉不足,必然會影響青少年交往能力,甚至對其性格發展構成影響,時間一長可能會冷漠、孤僻,且合作精神欠缺。
3電子產品對青少年視力影響的改進對策
3.1合理引導和控制
家長是幫助青少年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關鍵,通過對使用時間的嚴格規劃,如擬定每日固定使用的時間,避免青少年沉迷電子產品或過度使用,這樣能緩解他們眼睛的疲勞感,避免由于眼睛長時間得不到休息引起視力疲勞的情況,同時能消除學習中注意力分散、影響學習效率及成績的情況。所以,家長需要引起重視,合理限制、指導青少年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此外,家長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影響相當大,如果家長對電子產品使用觀念有誤,必然也會影響青少年。個別家長在面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僅是口頭上加以限制,而自身依然長時間使用,必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家長應當做好榜樣、率先垂范,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意識。
3.2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加大鍛煉力度
青少年在校期間,學校應當組織他們在課間休息時間積極參與戶外活動,適當進行眼保健操,以便放松眼部,緩解眼睛疲勞[3]。同時,青少年在家時家長也要重視戶外活動環境的創造,關注青少年自愿參與戶外活動習慣的培養。
3.3定期檢查視力,做好預防工作
社會及學校應重視青少年視力保健體系的建立與健全,并貫徹落實青少年視力保護工作,通過定期檢查,及時發現、治療,這樣一來即便青少年產生了弱視情況,也能在敏感期完成治療,消除近視的危害。同時,家長要對青少年眼部主觀感受予以關注,一旦發現有情況需要迅速就醫。
4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學校及家庭應當正確引導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積極宣傳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危害,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確使用的意識。同時,家長需要做好榜樣,管控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充分發揮電子產品在生活與學習方面的優勢,消除負面影響,保護好青少年的眼睛。
參考文獻:
[1]楊春.被電子產品“摧毀”的兒童視力[J].中華家教,2020,(Z1):40-41.
[2]劉屹堃.電子產品對我國青少年視力影響的定量調查研究[J].教育觀察,2019,8(05):4-8.
[3]董曉鵬,劉盛鑫,王奇凡,葉盛,張欣.天津市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對視力不良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01):1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