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龍

小學語文閱讀練習,一方面能及時反饋教師“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夠鞏固學生“學”的效果。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閱讀練習,做到科學設計、合理布置與有效講評,讓學生在閱讀練習中提升自身語文的閱讀素養,在閱讀講評中深入感受語文的魅力。以《梅花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四課)的講評設計為例,摭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練習的講評策略。
一、緊扣標題善提問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習題設計中,標題并非可有可無的存在,而是十分重要的“文眼”,或高度概括閱讀內容的主旨,或構成行文的關鍵性線索,或暗設伏筆引發閱讀興趣。首先,從標題入手,整體感知文意。其次,圍繞標題,巧妙設計問題。
師:請大家自己小聲讀一讀標題,根據標題,你想到了什么?
生:梅花魂,魂是什么?梅花怎么會有魂?
生:梅花的魂是不是作者或他人賦予梅花的一種精神?
生:梅花魂,也許背后有來歷。
師:想不想趕快弄明白《梅花魂》,究竟寫的是什么,請大家帶著問題,快速瀏覽文章。
學生快速瀏覽文章以感知文章大意,同桌之間互相交流,進而加深對文意的理解。這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試題:作者以“梅花魂”為題目,表現了海外游子〖CD#10mm〗。該試題的設計,意在使學生快速提取信息,進一步明確文章標題的作用,即作者以“梅花魂”為標題,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表達海外游子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二、圖文并重善轉化
在閱讀講評練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圖表信息中的疑問點找出來,用心領會問題的設計意圖。
1.閱讀《梅花魂》,本文以梅花為線索寫了哪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BG(〗
〖BHDFG5mm,FK35mm,KF〗
圍繞梅花所寫的事件〖〗 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BH〗〖BH〗〖BH〗〖BH〗
〖BG)F〗 2.該片段主要寫“我”弄臟了墨梅圖,引發了外祖父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上的變化。請用橫線標出外祖父的表情,用波浪線標出外祖父的語言,用虛線標出外祖父的動作,并將這些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表情:拉下臉訓斥。
語言:孩子要管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
師:“我”弄臟了墨梅圖,外祖父便很生氣。是外祖父不喜歡“我”嗎?
生:不是外祖父不喜歡孩子,而是墨梅圖是外祖父的心愛之物,是外祖父的情感寄托。
在語文閱讀練習中,圖片、表格等是對文字的補充與延伸,學生能否將其轉化為文字性思維,將直接影響到閱讀效果,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運用圖片、表格等,鍛煉學生將圖表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三、由表及里善引申
不少作者在表述文意時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委婉曲折道來,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或借景抒情。這就要求讀者細讀文本,由淺入深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寫作用意。
師:當“我”讀到思鄉的古詩詞時,外祖父“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我們常說“熱淚盈眶”,那么外祖父的淚為什么是“冰涼的”呢?
生:心是冰涼的。
師:(由表及里,層層深入)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你有沒有心是冰涼的時候。
生(思考交流,明確):傷心孤獨又沒有父母安慰時,心會冰涼;受了委屈而無處訴說時,心會冰涼。
師:讓我們回到文中,再來讀讀看看,是什么觸發了外祖父的眼淚,讓他流下了冰涼的淚水。
生(快讀文段,提取關鍵信息):古詩詞。
師:當“我”讀到思鄉的古詩詞時,外祖父“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外公教“我”讀了哪些詩詞,這些詩詞有沒有共同之處。
生(讀詩詞,探主題):古詩詞的主題相同,都是抒發鄉愁的。
師:至此,我們終于明白,那些帶著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化特征的古詩詞,那些抒發著鄉愁的古詩詞,觸發了祖父的內心。至此,你能說說文中為什么說外祖父的心是冰涼的?
生:因為外祖父身在異國他鄉,內心孤獨而又思念家鄉,思念親人,這是外祖父一顆赤子之心的強烈體現。
師(由外祖父的眼淚引申到墨梅圖):讀懂了外祖父的赤子之心,外祖父愛墨梅圖的原因,外祖父送我墨梅圖的用意,似乎所有的謎團都能解開了。我們一起來讀讀品品。
師:外祖父為了修復墨梅圖,他“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去掉“輕輕”“慢慢”兩個詞,似乎不影響意思表達,能去掉嗎?說說理由。
生:“輕輕”“慢慢”表現動作之輕,用心之細。
師:聯系自身,什么樣的東西損壞了,才會讓你認真呵護?
生:對自己來說珍貴的東西,有意義或有價值的東西。
師:這體現了外祖父對墨梅圖的什么情感?
生:十分珍惜,喜愛之情。
師:外祖父愛惜墨梅圖,真正的用意何在?
生:體現了一顆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師:外祖父送墨梅圖給作者,其用意何在?
答:外祖父送墨梅圖目的是〖CD#10mm〗。(外祖父希望“我”成為有骨氣的中國人)
師:再讀文本,作者僅僅是贊頌梅花嗎?作者在贊頌誰呢?
生:不僅僅在贊頌梅花,更重要的是通過梅花的精神品質來贊頌具有梅花品格與氣節的中國人。
體味外祖父鄉愁的濃厚與赤子之心,是閱讀的難點所在。對此,教師抓住關鍵性細節,以外祖父的眼淚為解讀視角,緊扣“冰涼”二字,由表及里層層引申,讓學生聯系自身生活體驗、解讀外祖父的“冰涼”之淚,從中體悟外祖父的鄉愁之淚,進而由外祖父的鄉愁之淚聯系到外祖父深愛墨梅圖的原因,分析梅花的精神品質,層層深入,學生理解起來又不費力氣。當然,為了讓學生抓住關鍵語段來品評鑒賞文章,教師可以在學生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提出細節性的小問題。
四、比較分析善優化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梅花魂》的評講閱讀中,教師引用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讓學生對比理解《梅花魂》中“我”的外祖父的落淚緣由,加深對外祖父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的感悟。
師(小結):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情深時。外祖父三次流淚,分別是思鄉之淚、無奈之淚、深情之淚,這淚水中訴說著外祖父的深愛與思念,也訴說著廣大中華兒女的堅貞的品格。
教師貫通教材與課外,引導學生緊扣“淚”字聯系比較,加深對文旨的把握,如此,高效課堂的建構也就水到渠成。
作者單位:甘肅省岷縣中寨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