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現代社會是一個精神文明高度文明的社會,和平發展是現代社會共同遵守的主題,但是目前人類在生活生產中還面臨著自我保護的難題。通過統計,全球每年有大約110萬人死于職業病,或者是工傷事故,由此造出的經濟損失高達全球生產總值的5%。因此,近年來對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重要課題。對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進行保護也是我國政府必須要肩負的責任,1956年6月周總理起草并通過了著名的三大職業安全衛生法規,針對我國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制定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規范。目前世界各國對于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也格外的重視,并明確的提出了勞動者在進行工作時,必須享受職業安全衛生的權利。
1職業安全衛生是什么?
職業安全衛生就是通常所說的勞動安全衛生,是指工作場所內所有員工在進行作業時,對其身體健康和安全造成影響的因素和條件。職業安全衛生是研究生產勞動過程以及勞動環境對作業者健康都會造成什么影響,并對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進行改善,進一步保護勞動者身體、避免職業病發生的一門科學。
2職業安全立法的作用
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950年就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間多次制定各項職業安全法,其目的就是為了對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進行保障。勞動者在從事某些化學作業或者物理作業,以及高危險性作業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因素對其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嚴重的甚至會危及勞動者的生命,職業安全進行立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對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進行保障,減少職業病和工傷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對職業安全進行立法可以使企業的生產力得到提高,使企業內勞動生產效率得到提高,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
3衛生保健措施
(1)開展健康監護。為了全面掌握職工健康狀況,必須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職業健康體檢,早期發現職工的健康改變和職業禁忌,對健康受損害的職工要早期治療,對有職業禁忌的職工應調離原工作崗位、予以妥善安排,這也是職業衛生和預防職業病的重要手段。(2)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企業應當實施專人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制定監測管理制度,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了解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程度、防護設備的效果、是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對發現的問題和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崗位及隱患應制定整改計劃,按時完成整改。(3)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是預防職業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防護設備包括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護眼鏡、手套、圍裙、膠鞋等;還有防護皮膚損傷用的皮膚防護膏;防輻射熱的防熱服;在有酸、堿等腐蝕性物質處應設置沖洗設備等;在易發生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崗位應配備防護用具、醫療藥械等。
4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機構職責
(1)對勞動者勞動環境的安全衛生標準進行科學的制定。(2)按照國家的規定對企業進行安全衛生標準的監督。(3)用人單位如果出現職業安全衛生上面的違法行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機構要嚴格的對其進行處罰。(4)對勞動安全衛生工作進行研究和探索。
4.1 企業的義務和權利
用人單位的義務主要包括: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職業安全衛生制度的建立,并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能夠對國家的相關安全衛生要求和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的執行;為企業內的勞動者提供進行作業的符合國家規定的防護用品;企業應定期的對事職業危機作業的員工進行體檢;為企業內員工進行工商社會保險的繳納。
用人單位的權利主要包括: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職業安全衛生紀律的制定,并有權讓員工進行遵守;企業有權利監督和檢查企業內部職業安全衛生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對其中存在的違章操作進行糾正;對于違反職業安全衛生規章制度的員工或者造成勞動事故的員工,企業有權利進行處罰。
4.2 企業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企業內勞動者擁有的權利主要包括:享受保護待遇和保護條件;知情的權利;企業內勞動者有對企業進行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企業內員工又拒絕企業不合理勞動的權利;企業內員工在出現職業安全衛生事故和職業病的時候,有權利向用人單位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
企業內勞動者擁有的義務主要包括:企業勞動者在進行勞動作業的時候必須堅決遵守企業的安全操作規章;必須參加企業的安全培訓和教育工作;對企業進行報告的義務。
5結束語
職業安全衛生是近年來全球都很關心的主題,因此我國政府一定要加強對企業職業安全衛生制度的監督,我國政府有義務對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進行保護,進行職業立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進行保障,減少職業病和工傷事故的發生。還可以促進企業的生產力和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進一步提高各大企業的經濟發展,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