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繼奎
臨床上應用最多的兩類抗菌藥物就是青霉素類及頭孢菌素類。二者分子結構相似,存在交叉過敏性特征。青霉素過敏者選擇用頭孢菌素,后期也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概率約5%~10%,但很少出現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嚴重反應。考慮到這一內容,針對青霉素過敏者,如果具備十分明確的頭孢菌素應用指征,臨床上則可以使用頭孢菌素,但初次給藥時應明確如何使用頭孢菌素并注意特別觀察。具體使用注意事項請見下文內容:
1青霉素類與頭孢菌素類的共同點
要想明確青霉素過敏者能否使用頭孢菌素并如何使用頭孢菌素,首先要對二者共同點及不同點等進行了解,進而更好地區分二者使用情況。
這兩類抗菌藥物都具備β-內酰胺結構,具有相同的核心結構;二者還具有相同的作用機理,都是干擾細胞壁,限制細菌生長繁殖,抑制肽聚糖合成的第三步,阻止肽聚糖鏈交叉連接,最終使細菌堅韌的細胞壁難以形成。
2青霉素類與頭孢菌素類的不同點
易過敏是青霉素存在的顯著特征,而頭孢菌素類過敏反應發生率比青霉素類要低。皮試是青霉素類使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針對頭孢菌類進行注射時是否需要皮試尚存在爭議,但皮試是醫生建議的一個環節,口服頭孢類菌素并不需要皮試。
頭孢菌素類耐藥率也比青霉素類要低,在細菌產生青霉素酶的情況下,會破壞青霉素結構,隨之產生耐藥性。頭孢菌素類具有較好的青霉素酶穩定性,青霉素類具有復雜化的分類特征,不僅可分為天然及半合成等青霉素,還有耐酶、耐酸等青霉素之分,而分為五代的頭孢菌素類則具有簡單明了的分類特征;青霉素類及頭孢菌素類具有不同的抗菌譜,多數偏陽性菌的是青霉素類,且有較廣的酶抑制劑抗菌譜,但頭孢類具有更廣的抗菌譜,且在代數增加的情況下,會呈現出越來越廣的抗菌譜;二者對臟器相關毒性存在差異化特征,青霉素具有更低的毒性,耳毒性、腎毒性是第一代頭孢具備的毒性特征。
3青霉素過敏者能否使用頭孢菌素
對青霉素過敏患者來說,可使用頭孢菌素,但一般建議先進行頭孢皮試,皮試確定為陰性的情況下方可使用。如果患者頭孢菌素過敏,則不建議選用青霉素,對頭孢菌素過敏的大多數患者都存在青霉素過敏現象。
4青霉素過敏者使用頭孢菌素的注意事項
青霉素過敏屬于Ⅰ型變態反應,IgE抗體是該反應相關主要抗體,是分泌性免疫球蛋白之一。IgE在過敏體質或超敏患者血液中含量明顯較正常人高。如果患者對青霉素過敏,通常會考慮應用頭孢菌素,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對青霉素或頭孢菌素過敏的患者,在選擇其他任何抗菌藥治療時必須慎重再慎重,同時考慮換藥是否會導致患者就醫費用增加、是否可能會有更多不良反應、是否會有二重感染
原則上,青霉素過敏者使用頭孢菌素,只要不是由IgE介導引發的青霉素過敏即可考慮。一旦青霉素過敏者以往反應表現與IgE介導的病理機制相符,或并不具備明確情況,就必須要先進行皮試。進行皮試過程中,需注意患者短期內是否使用過抗組胺藥,以免出現假陰性;如果患者對消毒液有過敏現象,也會有假陽性。β-內酰胺環是青霉素及頭孢菌素都具備的物質,會有交叉過敏反應,但發生交叉過敏反應的概率極低。如果患者曾經出現過致敏性反應,要提高重視程度。
青霉素過敏者使用頭孢菌素時應注意,即便是皮試結果陰性,但仍然可能會發生過敏反應;如果患者進行頭孢菌素皮試后有陽性結果呈現,但必須要使用此類藥物時,可考慮脫敏給藥,但在具體使用時應確保操作人員專業性較強,同時做好準備工作,確保及時救治隨時發生的嚴重不良反應。
5小結
如果患者既往沒有發生嚴重的青霉素過敏反應,使用一些頭孢菌素類藥物則具備安全性;如果患者既往出現過由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情況,特別是患者在使用青霉素后短期內有過敏性休克等嚴重現象,則不建議使用頭孢菌素。但是,不論面臨的情況如何,對青霉素過敏者來說,使用頭孢菌素類藥物也要注意并時刻保持警惕,同時把溝通工作以及一切搶救措施應急預案做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