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鶴
小李拿到父親的肝炎病毒檢測化驗單時一頭霧水,上面寫著各種專業醫學術語、英文縮寫、化學單位等,感覺自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請教同到醫院治療的十幾年老病號,也只能認出其中幾項,對其它檢測項目也茫然不知。護士說,像這樣的情況經常會出現,醫院的肝炎病毒系列檢測包括了乙型肝炎五項、甲型肝炎抗體、丙型肝炎抗體、丁型肝炎抗體、戊型肝炎抗體等諸多項目,涉及到的檢測內容較多,患者不懂是正常的。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肝炎病毒檢測結果,本文將解密肝炎病毒檢測化驗單。
1.病毒性肝炎檢測常見項目
肝炎病毒檢測包含了很多項目,其中常見的項目主要有七種,包括了甲型肝炎一項、乙型肝炎五項、丙型肝炎一項。甲型肝炎以腸道為最主要傳播途徑,潛伏后期患者血液具有傳染性。常用檢測項目主要是甲型肝炎抗體,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說明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以血源為主要傳播途徑,潛伏期、急性期患者血液均有傳染性。常用檢測項目主要是乙肝五項,分別為乙肝表面抗體、乙肝核心抗體、乙肝e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乙肝五項就是人們常說的“乙肝兩對半”,根據不同的檢測結果,可能有大三陽、小三陽等多種不同結果。丙型肝炎以血源為主要傳播途徑,主要檢測項目是丙型肝炎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患者,其血液具有傳染性。由于在所有的病毒性肝炎當中,乙肝的發病率最高,因此下面就以乙肝檢測為例,對常見的幾種肝炎病毒檢測化驗單進行解讀。
2檢測乙肝病毒的項目
乙肝病毒檢測項目中,HBV-DNA是最為常見的一個項目,稱為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這一指標是判斷乙肝病毒是否復制的“金標準”。如果化驗單顯示HBV-DNA“+”,說明有復制性;如果顯示“-”,則說明復制性較低或無復制性。HBV-DNA的數值越大,說明病毒在人體中的復制性越強。不過DNA復制程度并不能對肝臟實際損害程度加以體現,還需要結合肝活檢結果或生化檢查結果,確定是否有肝損傷及損傷程度。對于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都需要定期檢測HBV-DNA水平,在接受抗病毒治療后,也要每3個月檢測一次,以評估治療效果。還有乙肝五項也是非常重要的檢測項目,俗稱為“乙肝兩對半”。如果化驗單上五項指標均顯示“-”,則說明沒有感染乙肝病毒。如果HBV-DNA顯示“-”,HBsAg顯示“+”,則說明是乙肝病毒既往感染,但現在已經不是乙肝。如果抗-HBc、HBeAg、HBsAg均顯示“+”,則為“大三陽”。如果抗-HBc、抗-HBe、HBsAg均顯示“+”,則為“小三陽”。而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只要是HBV-DNA結果為“+”,就說明是乙肝病毒感染者。
3檢測乙肝病情嚴重程度的項目
化驗單上有些項目是體現乙肝病情嚴重程度的。例如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通常這兩項指標水平升高程度,和肝細胞受損程度是一致的,因此是肝功能檢查中的常用指標。肝細胞可能表現為谷丙轉氨酶升高,谷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的比值小于1。血清膽紅素水平和肝細胞壞死程度相關,如果肝損害比較嚴重,則血液中膽紅素水平會上升,造成人體皮膚、鞏膜發黃,出現黃疸的癥狀。如果總膽紅素水平在17.1umd/L以上,則屬于黃疸患者。如果膽紅素進行性上升,谷丙轉氨酶下降,稱為膽酶分離,表明病情有所加重,可能轉變為重癥肝炎。A/G比值指的是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其肝臟產生白蛋白降低,免疫系統球蛋白增加,所以A/G比值會降低。γ-谷氨酰轉肽酶,通常是由乙醇誘導肝細胞微粒體合成產生的。如果這項指標升高,說明肝臟正在受到乙醇的破壞,患者就要控制飲酒,最好忌酒。另外,還可參考B超檢測,對應用于肝臟病變有著較高的準確性。如果B超醫生報告“肝臟彌漫性病變”,就說明是慢性肝炎。如果B超報告肝臟內局限性回聲異常,則需要警惕肝癌。
4檢測藥物副作用的項目
除了上述常見的檢測項目之外,對于部分核苷及核苷酸類似物,還需要進行額外的不良反應項目檢測。例如乙肝常用藥拉米夫定,其上市時間很長,臨床應用廣泛,安全性也比較理想。而服用替比夫定的患者,需要每3個月進行一次肌酸激酶水平檢測。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超過正常范圍5倍以上,同時存在肌痛表現的患者,或沒有肌肉癥狀但肌酸激酶水平仍升高到5倍以上,并且持續3個月無法恢復,或仍表現為進行性升高,則需要立即停用替比夫定,暫時改為其它抗病毒用藥物治療。阿德福韋酯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腎損害,因此需要半年或3個月進行一次肌酐、血磷水平檢測,以確保用藥安全性。
在肝炎病毒檢測化驗中,患者對化驗單上面的很多內容都不了解,無法知曉自己的身體狀況。實際上,化驗單中的各項指標均有其意義,通過對相應項目的解讀,可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檢查結果,進而明確自己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