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芳
產婦在分娩后48~72 h,在體內泌乳素的作用下,孕期已發育的乳腺腺泡開始泌乳。泌乳開始時,乳房血管充血,淋巴管擴張淤積,乳房逐漸膨脹,導致產后乳房腫脹,影響正常哺乳,并對產后產婦恢復不利。那么,產婦產后乳房腫脹應該怎么辦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產后乳房腫脹的原因
(1)產后激素變化。激素變化可讓產婦分泌大量奶水。研究報道,產后第1天產婦平均產奶量約40 ml,產后第3天產婦平均產奶量約400 ml,此時,寶寶的胃容量大約30 ml。產婦產奶多,寶寶吃得少,乳汁堆積,引起乳房腫脹。(2)產后大量的血液、淋巴液涌入到乳房,也可導致乳房脹痛。(3)哺乳期乳房發炎時,也可誘發乳房腫脹疼痛。另外,如果產后乳頭內凹,乳汁過于黏稠,寶寶難以吸收,也可能引起乳房腫脹,出現疼痛癥狀。
2產后乳房腫脹的表現
泌乳后,乳腺管通暢者,經新生兒吸吮后,乳房內乳汁排出,殘存的乳汁宜用手擠出或用吸乳器吸出,可緩解乳房腫脹癥狀。泌乳后,乳腺管發育不良,阻塞不通,或僅部分通暢者,乳房內乳汁淤積,乳房又脹又硬,表皮光亮緊繃,既紅又熱,且觸痛明顯。有副乳腺者,在乳房泌乳的同時,副乳腺也在泌乳,腋窩處可觸及腫脹的副乳腺。泌乳后,乳脹嚴重者,腋下淋巴結也隨之腫大,并有觸痛。乳汁淤積于乳房內形成硬結者,常伴有體溫升高表現,應盡早處理,以防形成乳腺炎。
3產后乳房腫脹的處理辦法
(1)冷敷。用沾有冷水的濕毛巾或冷水袋外敷乳房,可減輕乳房充血表現,進而緩解乳房腫脹。(2)下垂型乳房腫脹,可用寬大的布制乳罩或細軟布支撐乳房,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環,有助于淋巴液回流,減輕乳汁淤積、脹痛癥狀,緩解產后乳房腫脹。(3)清除乳房內積乳,消除腫塊。使用吸奶器將多余的乳汁吸出;徒手擠出積乳,產婦洗凈雙手,捏住乳房,輕輕擠出乳汁;按摩,在沒有催乳師的情況下,家人或產婦本人修剪指甲,洗凈雙手,沿乳房皮膚輕輕朝乳頭方向按摩,按摩10次后,間歇牽拉乳頭5~6次,先一側乳房,然后以同樣手法按摩另一側,排出積乳;請未長牙的嬰兒幫忙吸食脹滿的雙乳,若找不到合適的嬰兒,也可請丈夫刷牙漱口后吸出乳汁,清除乳房腫脹硬結,緩解產后乳房腫脹癥狀。如經過上述處理,仍不能消除乳房積乳、硬結,可給予藥物治療。維生素B6200 mg,每日2次。一般情況下,服藥后2 h左右乳房腫脹癥狀便可緩解。由于長時間大量服用維生素B6可能引起泌乳完全停止,甚至導致“回乳”,因此慎用維生素B6,癥狀緩解后立即停止用藥。(4)合理喂養。正確喂養體位與銜乳對緩解產婦產后乳房腫脹非常重要,哺乳開始時擠出少量乳汁,可緩解疼痛,幫助嬰兒含接乳頭,同一側乳房讓嬰兒吸吮兩次。哺乳時摘掉乳罩,對側乳房的乳汁自然地流到毛巾或衣服上。乳房腫脹疼痛若持續超過1 d或2 d,特別是在哺乳期早期,腫脹的惡性循環可通過排空乳房的方式來打破,喂奶后,可使用吸奶泵吸凈兩側乳房的乳汁,雖然是一時之策,但是對緩解產后乳房腫脹非常有效。一天讓寶寶多吃幾次,每天可喂奶8~12次。
4產后乳房腫脹的預防措施
(1)產后早期哺乳。分娩后產婦在產房留觀期間,可幫助新生兒吸吮乳頭,促進乳汁分泌。同時,詳細介紹母乳喂養的方法及優點,幫助產婦盡早哺乳。(2)按需哺乳。產后鼓勵產婦按需哺乳,不僅可預防產后乳房腫脹,而且可滿足新生兒生長發育需要,建立良好的母乳喂養模式,喂奶不受時間限制。(3)正確哺乳。產婦要保持站位或坐位進行哺乳。其中,在采取坐位時,產婦要盡量將寶寶的臉對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托住寶寶的頭、肩部與臀部,用拇指輕輕壓乳頭上部,改進乳房形態,便于寶寶含接,等到寶寶嘴巴張大時將大部分乳暈塞入口中,讓寶寶吸吮乳頭以及大部分乳暈,寶寶下頜靠近乳房,吸吮時,寶寶的腮部飽滿,做吞咽動作。
5結束語
產婦產后乳房腫脹若未能及時處理,可能出現乳腺管阻塞、乳腺炎、哺乳困難等并發癥,影響正常哺乳,且不利于產婦身體健康。因此,一旦發生產后乳房腫脹,建議盡早處理,以免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