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亮

我國慢性胃炎發病率已經高達50%~80%,胃炎屬于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對人們身體造成一定的威脅。那么,你知道胃炎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危害嗎?胃炎發生后,如何開展針對性的治療,保障患者身體健康呢?以下針對胃炎危害及治療知識進行簡單介紹,希望可以對大家有一定幫助。
1胃炎的危害
急性胃炎發病相對較急,患者可出現惡心、腹痛、食欲減退、腹脹、噯氣、嘔吐等,影響正常生活。如果是沙門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導致的急性胃炎,可能會伴隨出現發熱、腹瀉、脫水、休克等;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可能出現嘔血或黑便;急性腐蝕性胃炎患者在吞服腐蝕劑以后,口腔、胸骨后、咽喉、上腹部會出現劇痛,伴隨惡心、嘔吐、嘔血,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胃炎患者會在唇、口腔、咽喉黏膜位置存在灼痂;不同類型的胃炎患者臨床癥狀存在極大差異,對患者身體損害程度也不同,大量患者會出現生存質量下降;上腹部疼痛無規律。疼痛多是彌漫性上腹部灼痛、脹痛、隱痛等;嚴重萎縮性胃炎患者可能會出現消瘦、腹瀉、舌炎;自身免疫性胃炎會伴隨貧血。
2胃炎的治療及護理
2.1 急性胃炎
臥床休息;治療過程中盡量使用清淡食物,若嘔吐、腹瀉顯著,可根據患者情況適當進行水分及補充電解質,服用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存在細菌感染時可服用抗生素;對部分患者可進行特殊處理,如急性化膿性胃炎如果藥物治療效率極低或無顯著效果,應采取手術治療;針對強堿或強酸造成的腐蝕性胃炎,可給患者使用蛋清、牛奶或其他液態黏膜保護劑,治療中產生劇烈疼痛者,可根據情況適當應用嗎啡。
2.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給予藥物治療,避免使用的藥物種類有消炎藥、阿司匹林、紅霉素等,主要是由于這幾種藥物可能會對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比較常用的慢性胃炎治療藥物有膠體次枸櫞酸鉍、胃膜素等;也可服用調節胃腸功能的藥,如多潘立酮;出現打嗝、腹脹、反流,可選擇胃動力藥治療。慢性胃炎與急性胃炎選擇相同的藥物種類就是抗生素,不過抗生素種類不同,慢性胃炎可選擇羥氨芐青霉素、克拉霉素等,可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如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增強治療效果。慢性胃炎疼痛嚴重者可選擇阿托品、顛茄片或654-2、普魯本辛;有嘔血或便血的患者,可口服甲氰米胍;預防膽汁反流,可給予消膽胺、鋁碳酸鎂。
2.3 一般護理
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生活狀態、職業、教育背景等,以患者身體條件、病情為依據予以評估,了解健康需求,制定健康護理計劃。向患者詳細介紹與胃炎有關的基礎知識理論,如發病機制、發病特征、臨床癥狀誘發原因、治療過程、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加深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另外,還需以臨床癥狀、病情為依據,制定科學的運動計劃,提醒患者飯前可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
日常生活中,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于勞累,使身體處于良好的狀態。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胡亂用藥,同時觀察可能會產生的不良反應。
2.4 飲食護理
日常生活中需禁止煙酒攝入,積極配合治療,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并加強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還需做好對糧食的衛生檢查,防止糧食發霉,注意使用水的衛生。以工作與生活情況為基礎制定飲食計劃,重視飲食衛生。飲食宜易消化、清淡、蛋白質含量較高,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少食多餐,所食用的食物需滿足病情恢復需求;提醒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牛奶、豆類、肉蛋、魚,盡量避免飲食過飽,固定三餐時間;進食過程不宜過快、過燙及過硬,少吃含鹽量過高的食物,禁止煙熏及腌制食物;飲食宜規律,避免過熱、過咸、辛辣;積極治療慢性口、鼻、咽部感染。
3小結
胃炎會對患者本人造成較大的身體傷害,應加強對胃炎的治療。醫生需根據患者病情選擇藥物,重視在治療中配合科學的護理,提升胃炎治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