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等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當我們極力掙扎時,自我精神和心理反而會讓自身更加在意這些事情,從而讓人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嚴重者出現焦慮癥、抑郁癥。
1認識焦慮、抑郁
抑郁障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抑郁癥。精神跟身體一樣,也會患病。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上心理疾病。人只要活著,不僅會有肉體活動,還會有精神層面的活動,只要進行活動,就一定會有出故障的時候。精神疾病的表現很多,如情緒低落、對事物喪失任何興趣。這種精神上的種種不適感就是精神活動的證據。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大腦經常處于緊張狀態,沒有時間休息。抑郁障礙是以情緒或心境低落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的總稱,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和行為改變,可伴有精神病性癥狀,常反復發作,間歇期可完全緩解,部分患者有殘留癥狀。
焦慮癥,臨床上又將其稱為焦慮性神經癥,屬于神經癥的一種,在臨床上十分常見,主要特征為焦慮情緒體驗,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分為慢性焦慮和急性焦慮。慢性焦慮又被稱為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急性焦慮又被稱為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兩種焦慮都可使患者出現坐立不安、緊張擔心的情緒,而這種情緒是不針對明確的客觀對象的。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如出汗、心悸、運動性不安、手抖、尿頻等。一定要將焦慮癥和正常的焦慮心態區分開來,如果焦慮程度顯著不符合客觀的處境和事實,或焦慮時間持續太長,可以懷疑普通焦慮情緒已經轉化為了病理性焦慮。
2別與焦慮抑郁為友
焦慮、抑郁會阻礙我們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釋放壓力,別讓焦慮抑郁成為自己的“朋友”,發現有焦慮抑郁傾向,應及時進行自我調整。
2.1 經常肯定自我,樹立自信
焦慮會讓患者有出汗、心悸、運動性不安、手抖、尿頻等癥狀,這時患者應反復提醒自己、催眠自己,告訴自己“這是沒有問題的”、“這件事我是可以解決的”“我比在座的人都要棒”等,提高自信心,慢慢緩解手心出冷汗或呼吸加快等自主癥狀,讓智能反應占上風,最后真正平靜下來。
2.2 學會放松自己,放寬心面對
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干擾患者,使其無法放松,無法不焦慮地去面對生活。其實,患者在面對這些事情的干擾時,只要停下來,冥想一小會兒,或暫停下來放松幾秒鐘,就可以使焦慮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例如,當QQ提示音響起來時,可以先做一個深呼吸,先暫停幾秒,再拿起手機看消息,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故意放松幾秒的習慣。這種習慣可以讓自己快速鎮定下來,讓自己能夠掌控焦慮,而不是被焦慮所掌控。有條件的話,患者可到海邊吹吹風或去看看遼闊的草原,“治愈”內心,使內心得到放松,把生活中的煩惱拋到腦后。
2.3 轉移注意力
當下的工作壓力讓你透不過氣,你的焦慮值已經達到了頂峰,焦慮癥已經有發作的跡象,你的心煩和緊張已經讓你受不了了。那么,可以嘗試暫時轉移注意力,拋下工作壓力,看看遠方的風景,讓眼睛得到放松,從而讓眼前的壓力暫時得到緩解;你可以主動起身,向更舒適的地方走去,給自己沖泡一杯咖啡或熱可可,暫時逃離沉悶壓抑的工作空間,逃離那讓人焦慮的環境。
2.4 大大地深呼吸
深呼吸是我們常用的緩解緊張和壓力的方式。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人考試前都會以深呼吸來緩解考試焦慮。其實,不要小看深呼吸這個簡單的動作,它是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眼前的焦慮和壓力,達到幫助我們消滅緊張情緒的目的。當你的焦慮癥發作時,你的呼吸會加快,會冒冷汗,脈搏也會加速,這時如果深呼吸,你的呼吸速率就會被動減慢,讓身體獲得暫時的“休息”,從而減輕焦慮感,緩解焦慮癥狀。
2.5 保持樂觀的心態,持有正能量
如果你缺乏信心,身患焦慮癥,那不妨試著去樂觀面對生活,用正能量來面對你所過的每一天和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長期如此,你自然能消除不安和焦慮,獲得自信。